这部作品曾惹宫崎骏大怒,却在几十年后成为经典
如果说到伴随成长的动画电影,想必一人一部宫崎骏并不过分。相比于这位动画大师,他身后的吉卜力工作室你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 。

许多人都以为只要有龙猫LOGO就是宫崎骏的作品,其实不然。有些吉卜力的动画电影,(如《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听见涛声》等)真的不是宫崎骏老爷子做的。其中有一部电影更是曾惹怒宫崎骏,这部作品就是《听见涛声》。
《听见涛声》

这部影片的导演望月智充是个籍籍无名的外来户,他导演的动画与吉卜力的其他动画格格不入,成了这个创造童话的工作室里的一个“怪胎”作品。
和宫崎骏以及高畑勋的一贯风格不同,《听见涛声》没有非常起伏有趣的故事,也没有伟大的情怀和野心,整部影片以一种午后阳光的徐徐感有条不紊的讲述着青少年淡淡的友情和爱情。

因为家庭问题而从东京般到高知女孩,武藤里枷子,和主角杜崎拓成为了同班同学。一次,由于武藤和杜崎拓的一次东京之旅,二人产生了感情。但是,由于二人的任性,双方都没有能够表达出自己真正的心意。就这样,高中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一次同学会,同学突然提起没来的武藤,说是在东京见到过她。至于为什么回东京,"东京有我想见的人!" 武藤当时是这样对同学说的。问她想见的是什么人,她只回答说:"一个睡浴缸的人"。杜崎听后恍然大悟。当年,武藤和杜崎去东京时,杜崎睡的便是浴缸......


清新恬淡,片中随处洋溢着的,都是只属于青春的悸动和伤感,亲切得令人不由微微而笑,同时又充满了酸酸甜甜说不清的情绪。

那不也是青春的一种样子吗?因为不懂如何表达感情,不懂如何在爱情与友情中自处,青春里总是有很多迷茫、焦虑与阴差阳错。也正是因为那些不经意的巧合,才有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高知的海岸
铃木敏夫回忆说,宫崎骏看了这部片子以后火冒三丈,说《听到涛声》完全没有拍出男主角的内心世界,“和女生坐飞机时怎么可能若无其事地看杂志?”,“住一间旅馆怎么会把持得住自己不发生点什么?”

宫崎骏没能理解杜崎拓“拧巴”的心理,他并不是里伽子的追求者,而是被迫卷入状况的自以为是的旁观者。
在最初版本的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最后在闹市区的斑马线上再次相见,然而望月智充对此不太满意,他想做出一种“好像看到又好像没看到”的无法相互确认的效果来。一番讨论后,杜崎拓和里伽子再次相遇的场景被定在了月台,和开篇呼应,杜崎拓余光扫过对面,看见了熟悉面孔的下一秒经过的列车便挡住了两人。这个场景之后意外地由新海诚发扬光大,成了动画电影上最经典的场景之一。

月台上的重逢
《听到涛声》这部描绘高中生情感的写实动画,迄今为止还被许多人误以为是宫崎骏的作品。或许有一天他们会知道这部作品出自他人之手,甚至不会喜欢它,但是那又怎样呢?它总会在喜欢它的人心里占据那么一块不算大但却很有分量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