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营养治发烧,一碗好面
上个星期,点点发烧,带她去医院,回家的出租车上,我问她:“中午想吃什么?”
点点没精打采地靠着我说:“健康营养治发烧,一碗好面。”
我问:“这是什么面?牛肉面?番茄面?意大利面?”
点点摇头:“不是,就是点外煮的啊。”
点点所说的“健康营养治发烧,一碗好面”,其实就是白水煮面条。清水烧开,面条过一遍水,水倒掉,再烧一锅清水,烧开后,倒入面条,用筷子挑几颗盐粒,小火焖煮几分钟,滴三、四滴生抽,搅拌一下出锅。面少汤多,没有菜肉,没有油星,清清爽爽一碗面条。
我妈不在我这儿的时候,点点生病,我也是煮白水面条给点点,跟我妈学的。不过我小时候,因为常生病,吃的花样也多,不仅仅是这样的白水面条。
我们老家,有一种用米粉蒸出来的面条,叫做扬米面,扬米面要搭配鸡汤一起煮,才最正宗,扬米面扁扁长长,本身的孔隙比挂面要大一些,更容易入味。大病初愈,吃鸡汤米面,恢复起来最快,所以也是月子里一定要吃的食物。
如果是发烧咳嗽,只能煮清水米面,只放盐不放酱油,但是能搁几颗黄心菜的菜心。最好吃的黄心菜只长在观音桥附近,那里不但有黄心菜,还有全城最脆甜的萝卜。观音桥是个好地方。
我妈煮不来复杂的饭菜,却很会给我做病号饭,光是稀饭,就能配萝卜干、萝卜菜、咸鸭蛋、蒸板鸭、板鸭汤、雪里蕻、臭豆腐、酸豆角……算是相当豪华的稀饭了。
萝卜干只能在秋冬季节腌制,要观音桥的小白萝卜,洗干净切成丁,在院子里铺上塑料布,整整齐齐摆好萝卜丁,大太阳底下曝晒,直到晒干水分,白色萝卜丁呈现出微黄的颜色,这时把萝卜放进大盆里,加大盐,我妈戴上手套,搅拌、揉捏,再将它们分装进粗陶的坛子,封口。一坛一坛的萝卜干摆在墙边,几天后,想吃的时候抓一小碗,撒上炒熟的黑芝麻,淋上麻油,香气就能治病了。
萝卜菜可以同时腌,腌萝卜菜分两种,一种是青萝卜菜,一种烂萝卜菜,青萝卜菜清脆爽口,烂萝卜菜软烂醇香,总之都是配粥的一碟子好咸菜。
咸鸭蛋腌起来费时费事,要想吃有红油的咸鸭蛋,必须要西门岗上的红泥巴,鸭蛋洗净,红泥巴拌盐,每一只鸭蛋都要被红泥裹得厚厚实实,再码放进粗陶罐子,一般两个星期会好,时间不算长,就是去西门岗上挖泥巴实在不好挖,并且要吃的时候,洗起来太麻烦了,那时候没有热水器,冬天要把一只裹满泥巴的鸭蛋洗干净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咸鸭蛋放在粥锅上蒸,熟了之后,敲掉大头的壳,用筷子掏出蛋白,然后就能看见橘红色的蛋黄流出澄亮的油。
板鸭我妈不会做,不过知道从哪儿买,她到东门的小汽车站附近等,有从大圩来的,拎着几只板鸭,刚刚下车,那一准就是从大圩来的。大圩的板鸭香,鸭肉紧实,油少。板鸭切块,放在漏勺里,热水里捞一滚,装碟子里蒸。板鸭可不能蒸在粥锅上,碟子里容易潽米汤。要在大锅饭上蒸,才能清爽,如果鸭子肥油多,就得在碟子底层铺一层豆腐。
板鸭不能就饭吃,稍微咸了点,吃板鸭一定得配煮得稠稠的稀饭,最好吃的部位是胸脯的肉,腿肉却不行。一碗稀饭两块鸭子差不多就够了,一碟板鸭要吃好几顿,吃到最后,只剩汤了,还能吃一顿,用板鸭汤拌稠稀饭,小时候我就能吃三碗,一点都不觉得齁咸,吃不够软糯喷香的白米粥。
臭豆腐不是现在那种油炸的臭豆腐,也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我们小时候吃的臭豆腐,是用腌烂萝卜菜的菜汤臭出来的,腌雪里蕻的汤同样可以。这就简单了,菜场上买热乎乎的豆腐,回家放凉,不用洗,直接用手掰成大块,放进空的咸菜罐里,浇上生咸菜汤,汤没过豆腐块儿,封盖子,就成了。几天时间,豆腐就能臭好,说是臭,其实全是香。特别是在饭锅上蒸好,揭开锅盖那一瞬间,香味混着热气,热腾腾了扑了出来。
腌这些东西,有一步很重要——封罐子。罐子口一定要封紧,不能漏气,更不能让空气进去,每一种罐子封口是不一样的。豆角罐子,盖上盖子之后,在盖沿的缝隙里灌上水。腌萝卜干要在罐子口蒙上一层油纸,用细绳子扎牢,最后盖好盖子。
我妈费心费时做这些东西,为了我能有好胃口,然而我并不是挑食的人,只要不给我吃狗屎茼蒿苦瓜,其他东西,我都能愉快地接受。她觉得我常常生病,有一部分原因是营养跟不上,尽管我已经是班上最胖的女生,她还是认为我营养不良。早晨她很早起床,去菜市买家养猪的排骨,交给我奶奶煨汤。因为只有我奶奶才有褐色的小瓦罐。
奶奶的瓦罐有些年头了,专门用来煨排骨汤,不做他用。每次使用完,奶奶在罐子里抹上一层大盐,下次煨汤时,洗掉盐,放进过水的排骨,加大半罐子的水,那只瓦罐的盖子很严实,盖上后,塞进烧柴的土灶,饭烧好了,一罐汤也煨好了。奶奶从来不在汤里加盐,咸味来自罐子本身。香味来自排骨、水、柴、燃烧的火、泥土砌成的灶。喝起来还有丝丝的甜。
总之,她们说,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能强壮身体的汤了。
后来,买不到这里那里的食材,腌出来的菜们,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再后来,我妈年纪大了,看了许多养生的书和电视节目,知道咸菜是不好的东西,我们家住的房子越来越小,没有地方摆放那些大大小小的瓦罐,她就不再腌各类咸菜了。每次喝粥,随便炒点什么就糊弄过去。她做菜的水平逐年下降,只是,她在冰箱里存了一小碗土猪肉炼出来的油,每天炒蔬菜时,挖一小勺加进菜里,这些加了猪油炒的菜,仿佛被稀有的调味品烹饪过,散发出一些从遥远的过去穿越过来的美妙香气。
我没有那么怀念小时候吃的食物,毕竟我们现在吃得也不差,只是偶尔在念头里过一趟,想起来一些一家人冬天围着炉子,煮一大锅杂菜的年月。生病了,能得到家里人很细致的照顾的年月。大部分照顾,都是从病号饭体现出来的,谈不上幸福不幸福,只是那些东西,真的挺好吃。
长大以后的点点呢,回想起小时候生病,唯一能想起来的,只有健康营养治发烧的,一碗好面。
点点没精打采地靠着我说:“健康营养治发烧,一碗好面。”
我问:“这是什么面?牛肉面?番茄面?意大利面?”
点点摇头:“不是,就是点外煮的啊。”
点点所说的“健康营养治发烧,一碗好面”,其实就是白水煮面条。清水烧开,面条过一遍水,水倒掉,再烧一锅清水,烧开后,倒入面条,用筷子挑几颗盐粒,小火焖煮几分钟,滴三、四滴生抽,搅拌一下出锅。面少汤多,没有菜肉,没有油星,清清爽爽一碗面条。
我妈不在我这儿的时候,点点生病,我也是煮白水面条给点点,跟我妈学的。不过我小时候,因为常生病,吃的花样也多,不仅仅是这样的白水面条。
我们老家,有一种用米粉蒸出来的面条,叫做扬米面,扬米面要搭配鸡汤一起煮,才最正宗,扬米面扁扁长长,本身的孔隙比挂面要大一些,更容易入味。大病初愈,吃鸡汤米面,恢复起来最快,所以也是月子里一定要吃的食物。
如果是发烧咳嗽,只能煮清水米面,只放盐不放酱油,但是能搁几颗黄心菜的菜心。最好吃的黄心菜只长在观音桥附近,那里不但有黄心菜,还有全城最脆甜的萝卜。观音桥是个好地方。
我妈煮不来复杂的饭菜,却很会给我做病号饭,光是稀饭,就能配萝卜干、萝卜菜、咸鸭蛋、蒸板鸭、板鸭汤、雪里蕻、臭豆腐、酸豆角……算是相当豪华的稀饭了。
萝卜干只能在秋冬季节腌制,要观音桥的小白萝卜,洗干净切成丁,在院子里铺上塑料布,整整齐齐摆好萝卜丁,大太阳底下曝晒,直到晒干水分,白色萝卜丁呈现出微黄的颜色,这时把萝卜放进大盆里,加大盐,我妈戴上手套,搅拌、揉捏,再将它们分装进粗陶的坛子,封口。一坛一坛的萝卜干摆在墙边,几天后,想吃的时候抓一小碗,撒上炒熟的黑芝麻,淋上麻油,香气就能治病了。
萝卜菜可以同时腌,腌萝卜菜分两种,一种是青萝卜菜,一种烂萝卜菜,青萝卜菜清脆爽口,烂萝卜菜软烂醇香,总之都是配粥的一碟子好咸菜。
咸鸭蛋腌起来费时费事,要想吃有红油的咸鸭蛋,必须要西门岗上的红泥巴,鸭蛋洗净,红泥巴拌盐,每一只鸭蛋都要被红泥裹得厚厚实实,再码放进粗陶罐子,一般两个星期会好,时间不算长,就是去西门岗上挖泥巴实在不好挖,并且要吃的时候,洗起来太麻烦了,那时候没有热水器,冬天要把一只裹满泥巴的鸭蛋洗干净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咸鸭蛋放在粥锅上蒸,熟了之后,敲掉大头的壳,用筷子掏出蛋白,然后就能看见橘红色的蛋黄流出澄亮的油。
板鸭我妈不会做,不过知道从哪儿买,她到东门的小汽车站附近等,有从大圩来的,拎着几只板鸭,刚刚下车,那一准就是从大圩来的。大圩的板鸭香,鸭肉紧实,油少。板鸭切块,放在漏勺里,热水里捞一滚,装碟子里蒸。板鸭可不能蒸在粥锅上,碟子里容易潽米汤。要在大锅饭上蒸,才能清爽,如果鸭子肥油多,就得在碟子底层铺一层豆腐。
板鸭不能就饭吃,稍微咸了点,吃板鸭一定得配煮得稠稠的稀饭,最好吃的部位是胸脯的肉,腿肉却不行。一碗稀饭两块鸭子差不多就够了,一碟板鸭要吃好几顿,吃到最后,只剩汤了,还能吃一顿,用板鸭汤拌稠稀饭,小时候我就能吃三碗,一点都不觉得齁咸,吃不够软糯喷香的白米粥。
臭豆腐不是现在那种油炸的臭豆腐,也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我们小时候吃的臭豆腐,是用腌烂萝卜菜的菜汤臭出来的,腌雪里蕻的汤同样可以。这就简单了,菜场上买热乎乎的豆腐,回家放凉,不用洗,直接用手掰成大块,放进空的咸菜罐里,浇上生咸菜汤,汤没过豆腐块儿,封盖子,就成了。几天时间,豆腐就能臭好,说是臭,其实全是香。特别是在饭锅上蒸好,揭开锅盖那一瞬间,香味混着热气,热腾腾了扑了出来。
腌这些东西,有一步很重要——封罐子。罐子口一定要封紧,不能漏气,更不能让空气进去,每一种罐子封口是不一样的。豆角罐子,盖上盖子之后,在盖沿的缝隙里灌上水。腌萝卜干要在罐子口蒙上一层油纸,用细绳子扎牢,最后盖好盖子。
我妈费心费时做这些东西,为了我能有好胃口,然而我并不是挑食的人,只要不给我吃狗屎茼蒿苦瓜,其他东西,我都能愉快地接受。她觉得我常常生病,有一部分原因是营养跟不上,尽管我已经是班上最胖的女生,她还是认为我营养不良。早晨她很早起床,去菜市买家养猪的排骨,交给我奶奶煨汤。因为只有我奶奶才有褐色的小瓦罐。
奶奶的瓦罐有些年头了,专门用来煨排骨汤,不做他用。每次使用完,奶奶在罐子里抹上一层大盐,下次煨汤时,洗掉盐,放进过水的排骨,加大半罐子的水,那只瓦罐的盖子很严实,盖上后,塞进烧柴的土灶,饭烧好了,一罐汤也煨好了。奶奶从来不在汤里加盐,咸味来自罐子本身。香味来自排骨、水、柴、燃烧的火、泥土砌成的灶。喝起来还有丝丝的甜。
总之,她们说,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能强壮身体的汤了。
后来,买不到这里那里的食材,腌出来的菜们,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再后来,我妈年纪大了,看了许多养生的书和电视节目,知道咸菜是不好的东西,我们家住的房子越来越小,没有地方摆放那些大大小小的瓦罐,她就不再腌各类咸菜了。每次喝粥,随便炒点什么就糊弄过去。她做菜的水平逐年下降,只是,她在冰箱里存了一小碗土猪肉炼出来的油,每天炒蔬菜时,挖一小勺加进菜里,这些加了猪油炒的菜,仿佛被稀有的调味品烹饪过,散发出一些从遥远的过去穿越过来的美妙香气。
我没有那么怀念小时候吃的食物,毕竟我们现在吃得也不差,只是偶尔在念头里过一趟,想起来一些一家人冬天围着炉子,煮一大锅杂菜的年月。生病了,能得到家里人很细致的照顾的年月。大部分照顾,都是从病号饭体现出来的,谈不上幸福不幸福,只是那些东西,真的挺好吃。
长大以后的点点呢,回想起小时候生病,唯一能想起来的,只有健康营养治发烧的,一碗好面。
-
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2 07:52:34
-
ccrino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9 17:14:55
-
有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3 23:16:25
-
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4 11:48:16
-
再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4 00:10:34
-
樱桃丸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3 22:50:14
-
麦麦脆汁鸡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7 19:46:44
-
龙在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1 00:43:01
-
布蓝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31 21:21:1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08:58:22
-
米诺陶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5 11:31:1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5 00:02:01
-
小老虎喵喵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2 13:16:17
-
荼荼宅先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23:54:07
-
简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23:03:36
-
豆友150073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12:14:22
-
子不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10:23:23
-
登封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09:26:05
-
Jimbonob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21:59:29
-
yiy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12:49:41
-
1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11:09:51
-
宝fftcc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09:16:15
-
屎棍貓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00:26:51
-
乌卡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21:57:0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21:50:07
-
崔真理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20:47:28
-
Infern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20:01:40
-
酸笋鸡皮汤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5:38:39
-
镹六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5:07:55
-
可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4:19:30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3:55:20
-
虎啸寅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3:44:02
-
健全异毛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3:16:19
-
醒醒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2:57:34
-
数签签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2:56:21
-
ゲロエモ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1:04:47
-
gei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1:00:59
-
与其接受混蛋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0:44:16
-
过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0:36:50
-
猫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0:21:58
-
生如烟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9:16:30
-
晒骆驼🐫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9:14:52
-
St. grav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7:58:26
-
咪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1:28:49
-
Broomhil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1:06:10
-
拟像404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0:55:10
-
盐烧秋刀鱼盖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0:49:37
-
LeoFr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00:14:28
-
刘昊然圈外女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59:05
-
amon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58:10
-
浪里个苍~~~~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47:09
-
你爹不是秦始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45:29
-
kimball007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42:49
-
很不错呢谐趣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41:27
-
方苒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40:43
-
あか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29:10
-
你也是蘑菇麼~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22:27
-
己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3:12:13
-
罗马精彩的香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44:52
-
palapala的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42:57
-
小住为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28:16
-
世外仙姝仙草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27: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21:41
-
粟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10:09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06:34
-
candybox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2:02:50
-
Cl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57:12
-
南塘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53:31
-
ang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52:4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50:07
-
大师与玛格丽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37:14
-
阿拉雷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37:03
-
野蛮生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35:44
-
喵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25:15
-
A苏打饼干打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1:09:47
-
雪映不出江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8:55
-
Inseparab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8:42
-
葵花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6:08
-
豆友159084415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3:26
-
廖廖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3:22
-
Yu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52:16
-
你到底想怎样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38:24
-
肥宅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36:29
-
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32:52
-
-无所谓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32:21
-
好运苏大囍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32:03
-
纪合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23:46
-
Promena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22:30
-
豆友147026828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19:13
-
银银欢快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20:14:1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19:46:26
-
愣愣的宝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15:05:37
-
青岛独角兽民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11:10:13
-
rocec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10:34:33
-
Dramatic D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9:36:24
-
weird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8:30:31
-
比海更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8:19:08
-
念☁️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8:12:45
-
点击登录月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3:56:0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7 0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