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王国里释放自己的热情 | 杨锴
如今很多人都开始担忧,在各类艺术行业中,尤其是绘画,好像创作路径已经走到头了,每一种方法几乎都有人尝试过了,创新变得很难,人们都在迫切的寻觅一种艺术新鲜感。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杨锴带着他的作品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凤凰》(190×290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杨锴本科就读于广州美院油画系,后来进入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攻读硕士,他是一位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大多以表现主义为主,一边在对美术史不断地学习,一边对历代的艺术大师风格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个人绘画风格。
《时间煮雨3:两种死亡之间》(100×400cm) 2联 布面油画 2016年
《千里江山图:桃花源》(220×900cm) 3联 布上油画 2015年
“骷髅”是杨锴画面上最常见的元素,骷髅通常被认为是死亡的象征。但是,对于杨锴来说,骷髅和死亡的连接并不是那么紧密,而是一种很骨感很真实的美。杨锴通常将骷髅安置在大面积的单色之中,显示出骨的孤独。他的画在当代这个缺乏骨干,像泡沫一样的浮躁社会里,有着极具象征性的意义。
《魔尊—— 一切都是平的》(220×600cm)2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魔尊2》 220X600cm 布上油画 2016
杨锴喜欢在大面积的画布上平涂,没有像古典主义画家那样追求纵深,也没有像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那样画满画幅,而是信手涂抹,兴尽则止。
《WO的来源》(100×400cm)2联 布上油画 2009年
《绝对腐朽——把时间从死神那里索取》(200×800cm) 3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谈到创作,杨锴说自己的灵感更多的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本科毕业后,在经历了4年职业创作之后,杨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学习深造。系统的学院学习,让他的创作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绝对腐朽2——无法接近的模仿——语言在时间的反面11》220×888cm 3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解构》 200X200cm 布上油画 2016
杨锴的作品是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探索过程,时常会涉及一些沉重甚至略显残酷的主题,这些都是他平静的表面下隐匿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激情,他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绪释放在画布上,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创世纪》 100×400cm 布上油画 2009年
《人造星球与宇宙》影像装置、可变尺寸、2016年,
第三届CAFAM双年展参展作品
杨锴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他对艺术的态度是真挚且诚恳的。他曾在《创世纪》一文中写道: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不是那些假惺惺的沽名钓誉的所谓的“英雄”,而是毁灭一切的“恶魔”。“恶魔”和“英雄”没有确定的界限,就像他作品中的骷髅一样,可以代表死亡也可以象征孤独。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不断被定义的时代中,杨锴找到了自己心中笃定的方向,那就是——绘画。
满 艺 · 艺术家
艺术家介绍
杨锴 | Yang Kai
1986年生于湖南衡山。
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 获优秀毕业生)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实验艺术研究)
现工作学习于北京。
主要个展:
2016年 “平静的汹涌:杨锴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策展人:彭锋)
2012年 “一切都是平的:杨锴个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策展人:王南溟)
2010年 “触极:杨锴个展”,广州
2010年 “触极2:杨锴个展”,隔山别馆,上海
个展:
2017年 “蓝色芭蕉:杨锴风景新作展”,鹿人画廊,苏州
2014年 “没有过去的未来:杨锴作品展”,上海嘉源海美术馆,上海
2013年 “雨打芭蕉:杨锴风景展”,红专厂,广州
2013年 “瑾:杨锴风景”,广州
2011年 “秒杀梵高:杨锴风景暨实验艺术展”,广州
2011年 “疯。景:杨锴风景展”,广州
2011年 “怒放:杨锴纸上作品展”,上海
群展:
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影像艺术课程展”,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7年 “第五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
2017年 “星巢计划·怒放青春:青春美术公社15人联展”,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业中心,北京
2017年 “宇宙计划展”,宋庄,北京
2017年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虚拟车间:视觉艺术展’”,合肥市文化馆|大地美术馆,合肥
2017年 “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年度十强”,获青春美术公社年度十强奖,常州
2017年 “怒放青春:首届青年美术馆公社展”,运河5号美术馆,常州
2017年 “ZERO未来x现场:美院毕业生作品精选展”,ZERO零艺术中心,798,北京
2017年 “2017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联合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回乡展”,皓声艺术馆,长沙
2016年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初心:第五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玫瑰之名艺术中心,798,北京
2016年 “新视点: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青年艺术+越南站”,越南云湖展览中心,河内,越南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第二站”,国中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年 “第三届‘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年度大展”,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
2016年 “初·计划:第三届青年艺术家联展”,上海半岛美术馆,上海
2016年 “生态·艺术·人: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
2016年 “‘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国内首站巡展·北京站”,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央美创客·望京创新艺术节”,望京SOHO,北京
2016年 “精神视觉:青年艺术家五四提名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6年 “ArtExpo广州城市双年艺术展:西学东渐艺术高峰论坛演讲”,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
2015年 “2015中央美院期末优秀作业汇报展”,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北京
2015年 “第三届湖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获提名奖,后湖国际艺术区美术馆,长沙
2015年 “第五届‘青春·足迹’中央美院学生主题创作展”,获铜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相生: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
2015年 “第二届‘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年度大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5年 “人人都是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保温:当代艺术展”,桥空间,广州
2015年 “当代艺术作品馆藏展”,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
2014年 “中欧之间:艺术家在生活中”,罗马葡萄牙圣安东尼学院,罗马,意大利
2014年 “中国艺术在巴西”,OCA展览中心,圣保罗,巴西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4年 “春季沙龙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时代的关键词:当代艺术中的九个案列”,香瓜侠公社,上海
2013年 “囚徒与树叶:风景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南方当代学院风:青年油画家群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凝滞的瞬间:群展”,南美术馆,广州
2013年 “2010后的绘画与影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
2012年 “当代艺术Weibo大展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2年 “绿林好汉:续展”,美林美术馆,广州
2012年 “绿林好汉”,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2年 “蝶变:2013小洲艺术节”,小洲艺术区中心展厅,广州
2012年 “传统与现代共生”,广州玛雅艺术廊,广州
2012年 “图像与形式:当代绘画展”,上海浦东文化艺术中心,上海
2012年 “2012夏季展”,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2年 “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油画系二工师生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2年 “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悦美术馆,798,北京
2012年 “纯策青春:青年艺术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2012年 “梦语:联展”,大德堂,上海
2012年 “记忆存在于身体之外”,K11艺术空间
2011年 “笑傲江湖:宣言”,湘江江上(行为),长沙 &“笑傲江湖:微电影首映展”,1312艺术空间,广州
2011年 “抽象之后的绘画:涂鸦,图像再造与多重主题”,喜马拉雅美术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2011年 “继续涂鸦”,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0年 “击鼓传花”,在场 &“线性工程式”,威海路696号,上海
2010年 “第15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
2010年 “基础坐标:广州美院基础教学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0年 “2010届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获优秀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第九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铜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杨锴:地狱涂鸦”,废弃码头·大学城,广州
2009年 “美丽的祖国,壮丽的青春”,获优秀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2009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学院·视线:广州美院建校55周年暨恢复建制三十周年教学回顾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2008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心系汶川•画家的慰问:广州美院师生美术作品特别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第三届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深圳
2008年 “第八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金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7年 “首届广州美院岭南新势力学生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6年 “广州美院第六届自荐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5年 “绝对自由:写生”,长沙火车站,长沙
收藏:
今日美术馆
亚洲艺术基金会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上海半岛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
湖南力美术馆
鹿人美术馆
上海奥赛画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泗海艺术基金会
(汉庭集团)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青春文艺公社
广州红专厂
小洲艺术区
青年艺术+
中国国立清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正和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红馆
上海华勋画院
苏州张玲集团公司
北京三和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南京怒放青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钱桥华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青春万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德国、法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天津、苏州、南京、海口、哈尔滨、沈阳、杭州等国内外重要收藏家广泛收藏。
出版著作:
2016 《杨锴:平静的汹涌》,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ISBN 978-988-77019-1-0
2010 《触极——杨锴作品》
发表:
彭锋、杨卫、王南溟、夏可君、王春辰、朱其、马琳、胡斌等35位学者、批评家与策展人、教授、诗人对杨锴作品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文章9万字。作品被北京保利等拍卖。作品被《ARTE!Brasileiros》《亚洲艺术》《国家美术》《美术天地》《画廊》《库艺术》《画刊》《Hi艺术》《艺术当代》《东方艺术大家》《舒适》《看画廊》《艺术商业》《艺术市场》等多个中外重要纸媒学术刊物广泛发表,并被《中央美院艺讯网》《凤凰网》《艺术中国》《今日艺术网》《雅昌艺术》《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红网》《798艺术汇》《艺术国际》《99艺术网》《凤凰中文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湖南教育频道》《广东电视台》《空艺术》《Vart》《海豹直播》《绘画艺术坏蛋店》《豆瓣》《北京文艺网》《人民网》《中国电视文艺网》《中证网》《艺数据》《艺术仓》《阿特网》《一点资讯》《中国美术家网》《中国美协》《上海政务》《和讯网》《当代艺术网》《艺术客》《人民艺术网》《墙报》《羊城晚报》《北京商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在艺网》《保甄网》《中央美院研究生院》《艺网》《中国日报外文网》《新华社》等百个主流网络媒体、艺术新媒体、电视台和报纸传统公共媒体广泛报道。 作品被《图像与形式:当代艺术理论的矛盾点和结合点》《抽象之后的绘画》《200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性艺术的兴起》《中欧之间》《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第三届CAFAM双年展》《延伸:语境化与系统化》等数部中外重要学术著作广泛收入,及中外大量群展画册、文献书籍、重要网络文献数据库广泛收入。出版个人著作2本。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副部长。
关注“满艺”公众号,了解更多艺术资讯
![]() |
《凤凰》(190×290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杨锴本科就读于广州美院油画系,后来进入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攻读硕士,他是一位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大多以表现主义为主,一边在对美术史不断地学习,一边对历代的艺术大师风格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个人绘画风格。
![]() |
《时间煮雨3:两种死亡之间》(100×400cm) 2联 布面油画 2016年
![]() |
《千里江山图:桃花源》(220×900cm) 3联 布上油画 2015年
“骷髅”是杨锴画面上最常见的元素,骷髅通常被认为是死亡的象征。但是,对于杨锴来说,骷髅和死亡的连接并不是那么紧密,而是一种很骨感很真实的美。杨锴通常将骷髅安置在大面积的单色之中,显示出骨的孤独。他的画在当代这个缺乏骨干,像泡沫一样的浮躁社会里,有着极具象征性的意义。
![]() |
《魔尊—— 一切都是平的》(220×600cm)2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 |
《魔尊2》 220X600cm 布上油画 2016
杨锴喜欢在大面积的画布上平涂,没有像古典主义画家那样追求纵深,也没有像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那样画满画幅,而是信手涂抹,兴尽则止。
![]() |
《WO的来源》(100×400cm)2联 布上油画 2009年
![]() |
《绝对腐朽——把时间从死神那里索取》(200×800cm) 3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谈到创作,杨锴说自己的灵感更多的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本科毕业后,在经历了4年职业创作之后,杨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学习深造。系统的学院学习,让他的创作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 |
《绝对腐朽2——无法接近的模仿——语言在时间的反面11》220×888cm 3联 布上油画 2011年
![]() |
《解构》 200X200cm 布上油画 2016
杨锴的作品是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探索过程,时常会涉及一些沉重甚至略显残酷的主题,这些都是他平静的表面下隐匿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激情,他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绪释放在画布上,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 |
《创世纪》 100×400cm 布上油画 2009年
![]() |
《人造星球与宇宙》影像装置、可变尺寸、2016年,
第三届CAFAM双年展参展作品
杨锴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他对艺术的态度是真挚且诚恳的。他曾在《创世纪》一文中写道: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不是那些假惺惺的沽名钓誉的所谓的“英雄”,而是毁灭一切的“恶魔”。“恶魔”和“英雄”没有确定的界限,就像他作品中的骷髅一样,可以代表死亡也可以象征孤独。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不断被定义的时代中,杨锴找到了自己心中笃定的方向,那就是——绘画。
满 艺 · 艺术家
![]() |
艺术家介绍
杨锴 | Yang Kai
1986年生于湖南衡山。
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 获优秀毕业生)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实验艺术研究)
现工作学习于北京。
主要个展:
2016年 “平静的汹涌:杨锴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策展人:彭锋)
2012年 “一切都是平的:杨锴个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策展人:王南溟)
2010年 “触极:杨锴个展”,广州
2010年 “触极2:杨锴个展”,隔山别馆,上海
个展:
2017年 “蓝色芭蕉:杨锴风景新作展”,鹿人画廊,苏州
2014年 “没有过去的未来:杨锴作品展”,上海嘉源海美术馆,上海
2013年 “雨打芭蕉:杨锴风景展”,红专厂,广州
2013年 “瑾:杨锴风景”,广州
2011年 “秒杀梵高:杨锴风景暨实验艺术展”,广州
2011年 “疯。景:杨锴风景展”,广州
2011年 “怒放:杨锴纸上作品展”,上海
群展:
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影像艺术课程展”,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7年 “第五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
2017年 “星巢计划·怒放青春:青春美术公社15人联展”,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业中心,北京
2017年 “宇宙计划展”,宋庄,北京
2017年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虚拟车间:视觉艺术展’”,合肥市文化馆|大地美术馆,合肥
2017年 “中国·殷村「青春文艺公社」年度十强”,获青春美术公社年度十强奖,常州
2017年 “怒放青春:首届青年美术馆公社展”,运河5号美术馆,常州
2017年 “ZERO未来x现场:美院毕业生作品精选展”,ZERO零艺术中心,798,北京
2017年 “2017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联合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回乡展”,皓声艺术馆,长沙
2016年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初心:第五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玫瑰之名艺术中心,798,北京
2016年 “新视点: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青年艺术+越南站”,越南云湖展览中心,河内,越南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第二站”,国中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年 “第三届‘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年度大展”,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
2016年 “初·计划:第三届青年艺术家联展”,上海半岛美术馆,上海
2016年 “生态·艺术·人: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
2016年 “‘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国内首站巡展·北京站”,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央美创客·望京创新艺术节”,望京SOHO,北京
2016年 “精神视觉:青年艺术家五四提名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6年 “ArtExpo广州城市双年艺术展:西学东渐艺术高峰论坛演讲”,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
2015年 “2015中央美院期末优秀作业汇报展”,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北京
2015年 “第三届湖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获提名奖,后湖国际艺术区美术馆,长沙
2015年 “第五届‘青春·足迹’中央美院学生主题创作展”,获铜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相生: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
2015年 “第二届‘青年艺术+’推广计划年度大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5年 “人人都是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保温:当代艺术展”,桥空间,广州
2015年 “当代艺术作品馆藏展”,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
2014年 “中欧之间:艺术家在生活中”,罗马葡萄牙圣安东尼学院,罗马,意大利
2014年 “中国艺术在巴西”,OCA展览中心,圣保罗,巴西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4年 “春季沙龙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时代的关键词:当代艺术中的九个案列”,香瓜侠公社,上海
2013年 “囚徒与树叶:风景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南方当代学院风:青年油画家群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凝滞的瞬间:群展”,南美术馆,广州
2013年 “2010后的绘画与影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
2012年 “当代艺术Weibo大展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2年 “绿林好汉:续展”,美林美术馆,广州
2012年 “绿林好汉”,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2年 “蝶变:2013小洲艺术节”,小洲艺术区中心展厅,广州
2012年 “传统与现代共生”,广州玛雅艺术廊,广州
2012年 “图像与形式:当代绘画展”,上海浦东文化艺术中心,上海
2012年 “2012夏季展”,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2年 “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油画系二工师生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2年 “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悦美术馆,798,北京
2012年 “纯策青春:青年艺术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2012年 “梦语:联展”,大德堂,上海
2012年 “记忆存在于身体之外”,K11艺术空间
2011年 “笑傲江湖:宣言”,湘江江上(行为),长沙 &“笑傲江湖:微电影首映展”,1312艺术空间,广州
2011年 “抽象之后的绘画:涂鸦,图像再造与多重主题”,喜马拉雅美术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2011年 “继续涂鸦”,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0年 “击鼓传花”,在场 &“线性工程式”,威海路696号,上海
2010年 “第15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
2010年 “基础坐标:广州美院基础教学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0年 “2010届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获优秀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第九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铜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杨锴:地狱涂鸦”,废弃码头·大学城,广州
2009年 “美丽的祖国,壮丽的青春”,获优秀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2009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学院·视线:广州美院建校55周年暨恢复建制三十周年教学回顾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2008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心系汶川•画家的慰问:广州美院师生美术作品特别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第三届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深圳
2008年 “第八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金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7年 “首届广州美院岭南新势力学生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6年 “广州美院第六届自荐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5年 “绝对自由:写生”,长沙火车站,长沙
收藏:
今日美术馆
亚洲艺术基金会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上海半岛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
湖南力美术馆
鹿人美术馆
上海奥赛画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泗海艺术基金会
(汉庭集团)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青春文艺公社
广州红专厂
小洲艺术区
青年艺术+
中国国立清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正和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红馆
上海华勋画院
苏州张玲集团公司
北京三和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南京怒放青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钱桥华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青春万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德国、法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天津、苏州、南京、海口、哈尔滨、沈阳、杭州等国内外重要收藏家广泛收藏。
出版著作:
2016 《杨锴:平静的汹涌》,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ISBN 978-988-77019-1-0
2010 《触极——杨锴作品》
发表:
彭锋、杨卫、王南溟、夏可君、王春辰、朱其、马琳、胡斌等35位学者、批评家与策展人、教授、诗人对杨锴作品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文章9万字。作品被北京保利等拍卖。作品被《ARTE!Brasileiros》《亚洲艺术》《国家美术》《美术天地》《画廊》《库艺术》《画刊》《Hi艺术》《艺术当代》《东方艺术大家》《舒适》《看画廊》《艺术商业》《艺术市场》等多个中外重要纸媒学术刊物广泛发表,并被《中央美院艺讯网》《凤凰网》《艺术中国》《今日艺术网》《雅昌艺术》《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红网》《798艺术汇》《艺术国际》《99艺术网》《凤凰中文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湖南教育频道》《广东电视台》《空艺术》《Vart》《海豹直播》《绘画艺术坏蛋店》《豆瓣》《北京文艺网》《人民网》《中国电视文艺网》《中证网》《艺数据》《艺术仓》《阿特网》《一点资讯》《中国美术家网》《中国美协》《上海政务》《和讯网》《当代艺术网》《艺术客》《人民艺术网》《墙报》《羊城晚报》《北京商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在艺网》《保甄网》《中央美院研究生院》《艺网》《中国日报外文网》《新华社》等百个主流网络媒体、艺术新媒体、电视台和报纸传统公共媒体广泛报道。 作品被《图像与形式:当代艺术理论的矛盾点和结合点》《抽象之后的绘画》《200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性艺术的兴起》《中欧之间》《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第三届CAFAM双年展》《延伸:语境化与系统化》等数部中外重要学术著作广泛收入,及中外大量群展画册、文献书籍、重要网络文献数据库广泛收入。出版个人著作2本。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副部长。
关注“满艺”公众号,了解更多艺术资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