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林溪
杉林溪,是一款台湾南投出产的高山乌龙茶。初次品尝时,并没有太过奇异的感觉,只觉得比随处可见的铁观音略淡一些。心想也许是名大于实。5月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的午后,我取仅余的一包,解决掉以前的存货。茶中淡淡的甘甜与淡淡金色仿佛阳光落在茶杯中,直接将我带回不久之前的杭州之行。
(一)
清晨5点起来,天虽然已经亮了,但整个城市仍然处于微眠之中。环卫工人还没开始清扫,湿润的空气隐约携带着晨雾。我在酒店门前叫了出租车,请司机带我去一个仅在地图上知道坐标的地方,慕名已经的对白茶舍。
汽车拐着弧线,行驶在空荡的公路上,浓密的行道树搭成绿色的回廊,使我恍然有种回归郊野田园的感觉,那是在圣彼得堡靠近波罗的海的郊野公园,又或是在波良纳.雅斯纳亚托尔斯泰的林中庄园的感觉。
路程并不算远,大约只有4-5公里,10分钟左右的车程。下车后,我按着地图导航寻找一直只是在照片影像中见过得茶舍。见到公交站牌才晓得这是一处听闻过的大名鼎鼎的地方——满觉陇,秋天以桂花香飘十里闻名的地方。

没走几步,便看到了茶舍经典的招牌,远望茶舍便坐落在山间,如同以前照片上看到的一致。只是这样像朝圣一般地亲身实地得前来,亲身走一走,却增加了神秘感。


由于去得太早,茶舍还没开门,大约要早晨10点钟才会开门。但是10点钟已经有安排我要跟着行程去往下一个地点。来到门前,却不能在店中好好挑选一番,不免心中有些遗憾。只能隔着玻璃窥探店里的景致,又在周边转了转。茶舍门外破损的陶器在凸显某种残破风格么?茶舍下有一片浓荫遮蔽的平台,有几张桌椅,想象平日在树下喝茶畅谈一定十分写意。



虽然十分不舍,但短暂游玩后只能作别。茶舍只是今早行程的起点,还要去看看九溪烟树和九溪十八涧的风景。只有清早在别人吃早饭前的时间,是属于我独自一人的。
(二)
满觉陇这里有很多的茶舍、民宿,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外窗前养着花草。这时炊烟未起,太阳也没升起来,只有小鸟们的啁啾。道路逐渐向上爬升,看起来是要上山了。公路上也没有来往的车辆,甚至早起晨练的人都寥寥无几。
道路在前方不断延伸旋转,四周被绿树环绕。晨光,透过嫩绿色的树叶,撒下星星点点的光。这些晨光中嫩绿的颜色,错落有致,连成一片。如果德鲁伊人有自然的圣堂,必然是这般的绿色。我沉醉了,如同巴特所说的足尖轻轻浸润在水面上微微的波晕。空气弥漫着清甜的芳香,每走一步都是欢快地。我尽量压抑着自己不要雀跃地在路上跳起舞来。然而脚下的公路确实像流动的线谱,生命的绿色、晨光、鸟鸣在一起合奏,带我不断的盘旋、攀升。






走到山巅杨梅岭,我该转往九溪的方向。从山巅的位置向下望,依山而建的是一片民居。有一处豪宅临风而建,如同浮于云端,如果能有这样一间居所植花种草,此生何憾?

沿着山路直达谷底,是一片正常的村落。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种着花草,我在一家门前,找到了熟悉的花朵,带着香蕉与苹果清香味道的含笑,我也曾种过一株。还有人种着国兰,不过状态并不很好,也有人用较大的盆器种着芍药。
谷底途经村落,溪水越来越盛,溪边的树木也越来越高,树木与山遮住了阳光,幽暗之中只有溪水如琴瑟叮咚鸣响。这些溪边巨大的树木也许是水杉吧,这样幽静的深谷也许即使在夏日也不会感到炎热吧。
溪水流至九溪烟树这里,汇成一面平静的蓝绿色的大池。山影、树影映照于水中,落叶飘于水面,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驻足岸边,凝望水中的倒影,放任思绪,此生愿作一棵美丽的树,常与天地为伴。
(三)
去年秋季见茶舍的奇兰(老板娘),用银壶取山涧溪水,煮水烹茶,坐于秋树之下,以大地山石为席,羡慕不已。来到九溪烟树这里,还有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便溯着溪水,向上游随意游览,毕竟今日还有一个任务,是找一处洁净的水源,取一些山泉回去烹茶,取水的保温壶都准备好了。
原本会以为沿路能看到许多没见过的植物,然而一路发现开花的植物并不多,似乎只看到夏天无、水杨梅、单花莸,略有些失望。路边还看到了绿色大蚕蛾的翅膀。
一路上没有什么人,走着走着两边的山坡上矮矮的都是茶叶,估计就是有名的龙井茶了。一路溯着溪流向上,不时要踩着石头渡过溪水。有一处溪水中还立着一块巨石,石上刻着单单一个大写的“渡”字,颇有意境。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有名气的景点——九溪十八涧。
从五点出门大致已玩了约4个小时,心满意足,意犹未尽,单是早晨杨梅岭路上美好的体验,这次旅行已然收获不斐,准备再走半个小时就原路折返。
走着走着,途经一个小村落,家家户户都销售自产自销的茶叶。这误打误撞,竟然来到了龙井村,这可是意外之喜。清早卖菜的早市正准备收摊,虽然龙井那么有名,但它的产地人们的生活也与常人无异。沿路看到一只汪星人,在路边的茶园晒太阳,很友好的任人摆拍。
主溪的水有被上游人为污染的可能,我找了一处分支的山涧,取了一壶水,尽早出游的目标全部完成了。经过龙井村,看到有一条穿过山上的茶园,可惜没有时间去探寻了。后来得知那里是十里琅珰,是条很好的徒步路线。
走到这里,我只有折返,行程到此结束了。
后来向杭州的朋友说起那天在杨梅岭的美好,她说那是樟树开花的香味。读金恒镳先生的《四月的樟花》,又令我重新拾回那美妙的体验。
即使在冬天,阳光明媚的路上,我总是还会想起,曾经某一天品尝杉林溪的感觉,和那天置身于晨光与绿色穹顶之下的感动,如同宝石一般,留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