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昔日我曾如此苍老 而今才正正是风华正茂。
谈到鲍勃迪伦,人们可都会说,那家伙挺有个性的,那家伙真酷,真正从他的歌里去了解他的,恐怕寥寥无几。2016年,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举动,从此,时代的尘埃再也不会蒙蔽迪伦对于普通人的光辉,几十年,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后辈们将仍然能够从他伟大的诗歌中获取营养。
听了许多年的歌,从未有谁的歌如迪伦一般令人费解,可也从未有一首歌像迪伦那样,以绚烂的意象与浓郁的诗意,直达人的心灵。他的歌与其他歌手的不同在于,他的歌总是包含着一种思想,而非单纯的感情甚至矫情。但他又以他孩童般真挚纯真的心灵唱出,不是说教与口号,如潺潺的流水,湿润你内心最干涸的地方。
总有人将他与“反叛”相联系,只是,大多数人都只注重他的姿态,而未从他的姿态中,反省自己。他是在为自己反叛,但也是为我们所有人反叛。他反对一切虚伪,拜金,堕落,谎言,软弱,愚蠢。他试着用诗歌揭示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习以为常却受弊至深的谎言,用他自己的生活诠释真挚与美好。
只要看看迪伦所处的年代,就会明白迪伦大概有着什么重要意义:那时一个令人琢磨不透的年代,恰如迪伦的诗歌。从古典时期走出来的美国在各个方面都陷入了迷茫,青年人直接暴露在了社会的各种冲突矛盾之下,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金钱狂潮与人本价值的对立,一切都在飞速的变化,每天都有事物成为谎言与泡影,战争的死亡近在咫尺。迪伦代表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困惑与思索---我们能信任什么,我们该追求什么?
当下的中国在某种层面上,正在走过美国当年所走过的老路。我不愿将迪伦符号的大而化之,只能说,在我困惑时,只有他的歌声,能给诚挚思考的人有所慰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