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专业-教育技术学
大学学的是教育技术,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专业吧,没听过正常,因为我的母校已经撤销了这个专业,怎么说,这实在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专业。 作为农村的小孩,感觉自己见识浅薄,父母也不懂,选专业的时候真不知道咋选,学校发了一本选专业的指导书,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实际经验的小孩来说,我们都是看着专业名称选的专业。 当然,当时也在网上查了查,比如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啊,大概学哪些课程啊。当时不知怎么就选了教育技术,然后又在百度上看了看,百度上说这个学教育理论啊、制作网页啊、计算机语言啊、摄影啊,毕业可以去学校啊、电教馆啊、电视台等地方工作,我一看,乖乖,学的不少啊,工作的地方也不错啊,满心欢喜就把教育技术作为第一志愿。 来到大学后,发现这个专业学的确实不少,但是学的太杂了,比如传播学、C语言、摄影、影视鉴赏、微机原理等。这个专业的初衷应当是好的,它希望培养出一种复合型的教育人才,期望学生可以将各种计算机技术融入教学理论,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人才。比如北大也有这个专业,他们的学生自己开发教育课程,教育软件,将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论结合。但是,我等只是一个屌丝学校,真的没法比。 大学学的课程多而杂,每一个都浅尝辄止,动画动画没学好,网页网页不会做,数据库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名词,编程语言勉强能写出个99乘法表,到大三的时候,我对这个专业彻底绝望,靠考前突击混到毕业。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个专业感觉什么都想学,但好像什么都学不会,学了一大堆,没有一个拿得出手。 从大三开始,我笃定的认为这个专业我是走不下去了,也不能靠这个专业找工作了。不过,我总得做点什么,不然没法混。 一直以来,感觉自己英语还凑合,大二的时候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得了个省级一等奖。我决定重新拾起英语,跨考英语专业研究生(我想的真美),我开始到英语专业蹭课,还学了一段时间的日语,哈哈,在日语课上,我比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的还好,那个日语老师据说一般都是不允许别的专业的学生来听课的,但是很欢迎我。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还是底子薄弱,很多英语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不懂,到大四的时候,我果不其然的放弃了。唯一的收获是巩固了一部分英语知识,练了练听力,把六级分数刷高了点。 大四了,不考研的人都开始找工作了,讲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来学校招聘的没有关于教育技术的单位。不过因为之前在外语系混过一段时间,他们那边有很多辅导机构来招英语老师的,说我也可以去试试。我就去试了试,只有两家少儿英语愿意录取我,但是我感觉工资太低,拒绝了。 毕业后,我一个人来南京,靠着一点薄弱的英语知识和大学家教的基础,在一家较大型的辅导机构开始教英语。一年后,我转到了软件行业。 现在想来,其实我还是应该感谢当时大学的专业。大学本身应该就是给你引路的,而不是教你更多实际的知识,也因为大学学的专业跟计算机的关系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有勇气转行到做软件这块,大学的专业属于理科,各种理科课程也许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使当初直接选了个中规中矩的专业,例如英语,也未必就比现在好吧。 我只想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当初那么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好像在毕业的一段时间后这个专业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了我。也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错误的选择。 也许,你也困在一个自己讨厌的专业里,静下心来,想想你要什么,专业可以选错,态度不能错。人,应该一直在努力的道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