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娱乐贴
最近听李宗盛上瘾,然后上周专门跑去看了林忆莲在北京的演唱会。
正好刚更新完一篇写李宗盛这些年感情的文章,趁着热乎劲来说两句。
P.S:原文里视频比较多,不知为啥知乎里插不进来,有闲的朋友可以搜cannotfallasleep,关注“失眠俱乐部”看全文。
OK,言归正传。
1994年,出道十年的李宗盛在台湾举办了暂别歌坛演唱会。这场演唱会对李宗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事业上,更在于感情上。所以,我们就从它来讲起好了。
李宗盛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女儿。第二任太太林忆莲人尽皆知,无须赘述。但知道他第一任太太朱卫茵的人估计不多,他们结婚十年,生了两个女儿,纯儿和安儿。
▼
1988年1月31日,29岁的李宗盛与来自香港的电台DJ朱卫茵在台湾结婚。
1997年1月30日,朱卫茵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结束了与李宗盛的十年婚姻。
其实,两人的婚姻很早开始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就在1994年的这场演唱会的时候,两人之间就已经出了很严重的问题。
朱卫茵在99年出版的自传《真爱不死》中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多年以来,我们聚少离多,其中最令我难过的事情,应该就是他的告别演唱会吧......但是这个告别演唱会却是我人生中一个可怕的经历.......我看过这么多的演唱会,都是以一个期待的心情。可是看着一个最亲密的人在台上表演,而实际上你却知道这个人跟你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甚至于形同陌路了,一旦这个演唱会结束,他就要真正离你而去,去追求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舞台上,作为特别来宾与李宗盛合唱的歌手分别是周华健、卢冠廷,以及——林忆莲。
1992年,李宗盛与林忆莲为电影《霸王别姬》演唱了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1993年,林忆莲发行专辑《不必在乎我是谁》,同名主打歌正是出自李宗盛之手。也是从那时起,两人之间传出了绯闻。
眼睁睁看着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在台上与他暧昧的对象一起合唱,还时不时打情骂俏一番,这对任何一个妻子来说都是件奇耻大辱的事情。
演唱会进行到一半,他一一点名向他所要致意的人感谢一番。可是他并没有叫到我的名字。
当然,站在李宗盛的角度来看,我猜他自己当时一定也是无比苦闷的。
一边是自己的明媒正娶的太太,一边是让自己神魂颠倒的女人,你说该怎么做选择?
我一直觉得,艺术家会把自己那些难以对外言说的真实情感藏在自己的作品里,所以对他们在特定时期的作品抽丝剥茧,就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这个解密的过程其实很有趣。
1989年,李宗盛发表过一首歌,叫做《我的未来 我的家 我的妻》,歌词中这样写道:
星期六的晚上你会在哪里
是该陪太太在家里 还是一个人出去
打算找个机会告诉她 我爱你
她自从结婚以后 每天都在问我
哪时候回去
此时,他刚刚结婚第二年。
其实,从这首歌里已经可以多少感受到李宗盛对婚姻的无奈。朱卫茵需要一个能够陪伴左右照顾自己的男人,而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李宗盛却分身乏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去。那几年当中,李宗盛的歌捧红了一大票歌手,赵传、张艾嘉、陈淑桦、周华健、张信哲......
朱卫茵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当年自己怀孕的时候,李宗盛正忙于为陈淑桦制作专辑《梦醒时分》,“他跟李正帆每天晚上在家里编曲。然后我一个人就独自睡了十个月。我好像过了十个月没有老公的生活。”
这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找艺术家做另一半。
1992年,李宗盛为电视剧《末代皇孙》创作了主题曲《鬼迷心窍》。这歌名似乎就是在抒发他自己当时的心境。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
百转千折它将我围绕
有人问我你究竟是那里好
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
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这句话很像是在叙述他自己当时的状态。
在外人眼里,当时的他应该是个无比幸福的人,事业有成,娶妻生女,家庭美满。如果没有意外,人生应该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了:任爱情一点点化作亲情,慢慢抚育孩子长大,等着坐享天伦之乐。
然而因为遇到了另一个女人,他被鬼迷了心窍,以至于后来抛弃了原来的一切。
同样是在1993年,李宗盛还为张信哲创作了《我是真的爱你》。
不用看歌词,光从这个矫情的歌名你就能感受到那份苦恋的痛楚。
“我是真的爱你”,能够让一个人说出这种话的场景,一定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自己对爱恋的人求之不得,于是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曾经自己像浮萍一样无依
对爱情莫名的恐惧
但是天让我遇见了你
我初次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
你仿佛有一种魔力
那一刻我竟然无法言语
从此为爱受委屈不能再躲避
于是你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这词里隐约流露出的感觉是,婚姻的围城让他对爱情已经不抱什么期待,就在心灰意冷之时,遇到了一个让自己重燃激情的对象。
时隔多年后,李宗盛曾在一档节目里承认说这首歌确实是为Sandy所写。
当时间进入1994年,出道已经10年的李宗盛开始面临事业和情感上的双重困惑。
关于当时事业上的压力,11年在上王伟忠的节目时,李宗盛提到过一些。
从1983年接替“叛逃”大陆的侯德健为郑怡制作专辑《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开始,李宗盛已经打拼了整整十年,而且随着自己的江湖地位越来越高,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张专辑接着一张专辑,像个机器一样连轴转,完全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
在这样高速行驶的节奏里,一张专辑的成功越来越像是依靠惯性,所以李宗盛心里也会感到没底,甚至说出“我知道我下一张一定会挂”这样的话。
节目里,李宗盛对王伟忠说:“在我露出马脚以前,我要自己先喊停。”
而当时的行业大环境也在改变,在滚石,制作人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可以主导一张唱片的方向。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唱片业内部也在发生权力的转移,从制作人主导逐渐向企划主导转变。
简单来说,制作唱片时需要更加以市场为导向,更加主动迎合受众的口味,而不再是制作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角色定位的变化,也让李宗盛觉得有些失落。
当然,事业显然不会是全部的原因,能够让一个正处在事业巅峰期的男人选择离开的,一定还有感情,只不过李宗盛从未对外承认这一点。
1994年,35岁的李宗盛在开完暂别歌坛演唱会后,留下妻女,自己孤身前往加拿大温哥华。
我看一些八卦报道里说,就在这一年,林忆莲也卖掉了香港的房产,搬去了温哥华。不知是真是假。
为写这文章,我查了很多资料,但也没搞清楚这其中的事实,以及这些真假难辨的事实背后的先后顺序或者说因果联系。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是林忆莲先卖掉了自己在香港的产业去往温哥华定居之后,李宗盛才去的。
但也有说法是,在李宗盛远赴温哥华之后,林忆莲才也搬去加拿大。
所以,到底是李宗盛抛弃工作为了全心追求林忆莲?还是林忆莲远赴加拿大陪伴李宗盛?搞不清楚。
据说,林忆莲那首《我为你受冷风吹》就是当年李宗盛在温哥华林忆莲家楼下苦苦等候她时候的情景。
为你我受冷风吹 寂寞时候流眼泪
有人问我是与非 说是与非
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
上面八卦的真假暂且放到一边,看看这个词里“是与非”这三个字,你就可以感受到李宗盛当时承受的婚外情的舆论和道德压力。
最近New Balance与李宗盛合作的庆祝厂牌110周年的广告纪录片里也提到了这段故事,虽然只有只言片语。
因为时差的关系,我连着几天早起。
在湿润、漆黑、满地残枝落叶的林子里行走。在不远地方,湖面闪烁的波光,从林间能穿过来。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台北的声光气味,才肯在我的脑海褪去。
风、声响、潮汐、天光,让寂寞变得有意义起来。而这,正是我当初决定离开的原因。
虽然我是因为急着想逃离原来的身份来到这里,可是其实我并没有期待,从这片林子得到什么启发,然而当假期结束,收拾行李的时候,我心中浮现的一个念头,却决定了我后半生的面貌。
那一年,我三十五岁。
在我看来,这段念白里李宗盛说的“急着逃离原来的身份”应该有着两层含义,一层是从之前音乐制作人的身份,而另一层就是从丈夫的身份中暂时解脱,暂时远离婚姻与家庭。
到底1994年李宗盛和林忆莲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如下的事情。
1995年1月,林忆莲发行了转投滚石后的第一张专辑《Love Sandy》,上面这首《为你我受冷风吹》就收录在这张专辑里。
1996年7月,林忆莲推出了由李宗盛任制作人的专辑《夜太黑》。到这个时候,李宗盛与林忆莲的感情应该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1997年1月30日,在接连遭遇父母去世打击之后,朱卫茵终于同意离婚。
1998年2月22日,李宗盛与林忆莲在加拿大完婚,当时的林忆莲已经怀有身孕。
▼
爱情的甜蜜能够维持的时间很短。
婚后的一年多时间,林忆莲一度在加拿大过上了家庭主妇的生活。然而,这并不适合林忆莲这样个性独立要强的女人。
1999年1月,林忆莲重返歌坛,推出了专辑《铿锵玫瑰》,同名主打歌《铿锵玫瑰》由李宗盛填词,她谱曲。不过,李宗盛并没有担任这张专辑的制作人。
这也是林忆莲在滚石发表的最后一张专辑。
李宗盛歌词里所写的“铿锵玫瑰”显然指的就是林忆莲,然而吊诡的是,2006年林忆莲在《康熙来了》说自己当时并不知道这歌写得是自己。
那女孩早熟像一朵玫瑰
她从不依赖谁
......
别要她相信爱无悔,爱无悔,太绝对
她从不以为爱最美
她说那全是虚伪
朱卫茵和林忆莲在性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朱卫茵骨子里其实是很传统的中国女性,愿意为爱人付出一切。为了爱,她可以远嫁台湾,愿意像个跟屁虫似的陪李宗盛去工作或者仅仅是在家里洗车,也从不抱怨,简单来说 ,为了所爱的男人,她愿意牺牲自己。而这些付出和牺牲的背后,是渴望能够过上相夫教子的安定生活。
林忆莲则是个骨子里就无比要强和独立的女人。这也不难理解,一个从小被身边的小朋友讥讽“丑八怪”的女生,没有坚毅的性格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这种好强和独立很难让她屈从,即便是对自己心爱的男人。
其实,我相信正是这种坚毅与独立的特质吸引了李宗盛。
从李宗盛的歌词里,你应该知道,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直男癌患者,虽然他很懂女人心,但依旧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所以我猜,结婚后不久,李宗盛与林忆莲在性格上的冲突与矛盾就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而二人婚姻中隐藏的问题我相信同样可以在李宗盛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寻到蛛丝马迹。
1999年,李宗盛为莫文蔚制作专辑《You Can》,后来成为KTV金曲的《阴天》就收录其中。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
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
除了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也许像谁说过的贪得无厌
活该应了谁说过的不知检点
总之那几年 感性赢了理性的那一面
......
回想那一天 喧闹的喜宴
耳边响起的究竟是序曲或完结篇
两人苦恋多年,终于冲破重重阻碍走到一起。
但越是苦恋,越容易让人忽略激情的爱恋之外,那些可以支撑两个人白头偕老一辈子的更基本的要素,比如,性格,比如,理想,比如,追求。
当激情褪去,两个人回归平淡生活的时候,之前被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2000年,李宗盛继续为莫文蔚操刀制作了《十二楼的莫文蔚》,其中收录了后来经典的《寂寞的恋人啊》。
越是相爱的两个人 越是容易让彼此疼
疲惫了 放手了 不值得 不要了
我猜,这些一定是他在与林忆莲爱情中的感悟。
当然,爱情里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此时李林二人的婚姻并没有到要分崩离析的境地。
不过裂痕已经产生,彻底破裂无非就是个时间问题以及有没有足够强的外力去敲碎它。
在与林忆莲结婚后,李宗盛的事业再次陷入了低潮。
李宗盛在2012年的散文《我的三个家》里写道:
在滚石的最后两年,
我在组织里显得格格不入。
我并没有被通知参与一些重要的会议,
以避免制作案因为我的坚持被退回重整。
在整个音乐行业被网络泡沫托高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制作出身的老臣
显得不识时务
而注定要被时代的大潮淹没。
梁静茹与五月天是我制作总监任内
最后签下的两份合约。
2000年12月31日
我离开光复南路288号5楼,
与滚石17年合作告终。
2012年《我的三个家》
2001年,身处事业低潮期的李宗盛选择了再次离开台湾,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拖家带口迁往上海,这里其实也是林忆莲的老家。
不过这次离开不仅没有让他走出事业低谷,反而把他真的带进了感情的低谷。
2000年,此时已转投百代的林忆莲发行了专辑《林忆莲's》,一首《至少还有你》红遍内地,也成为了林忆莲迄今为止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此后,林忆莲的事业开始迎来又一次高潮。
相比之下,李宗盛的事业依旧毫无起色。
所有的线索显示上海时期的我
是个拥有大量时间却无所事事的人。
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
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
我也的确曾经活得像一碗隔夜面条那样
缺乏光泽松垮肿胀。
2012年《我的三个家》
事业上的差距加速了本就暗藏裂痕的感情的破裂。
2001年之后,林忆莲连续几张专辑和几次演唱会都在香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也使得她希望把事业的重心放回到香港,这意味着夫妻二人不得不长期分隔两地,而林忆莲能够投入到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
李宗盛的心态开始失衡,而林忆莲也不再愿意一味迁就他。曾经有八卦报道说,当时李宗盛会因为林忆莲在演唱会上穿着暴露而发火。
2003年10月,李宗盛拖家带口搬去北京,想为事业再做一次努力。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弄丢了婚姻。
2003年10月中到的北京,
不久就入冬了。
我在刚装修完却供暖失灵的办公室里冻得直打哆嗦。
跟上海一样,这个城市我几乎没朋友。
我弄不清楚东南西北。
而且北京大得让人心慌。
奄奄一息的婚姻招来周刊的狗仔队架起相机在小区院子里守着。
我躲在工作室望着录音室全新的器材发愣。
我不知我还用不用得到这些器材?
我不知这城市打算怎么对待我?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糟透了的开始。
在北京,再大的事也终将显得微不足道。
我认真地这样感觉。
这样的理解,
对我往后八年半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几个月以后的一个寻常午后,
虽然我对即将发生的事已经早有准备。
可是当我签了字离开酒店
走进炙热阳光的那一刻,
我仍然打了一个冷颤。
法律上我已恢复单身。
我决定留下来看看人生能把我怎样。
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选择离开北京。
2012年《我的三个家》
2004年7月,李宗盛与林忆莲先后发表离婚声明。
李宗盛的声明里,引用了当年写给辛晓琪的《领悟》里的歌词——“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而当年在给前妻朱卫茵的新书做序时,李老师也用过这句话。
真是一招鲜,吃遍天。李宗盛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示范了人是如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
李宗盛与林忆莲之间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就此落幕,令人唏嘘。然后,每次有人追忆两人的感情,他俩当年合唱的那首《当爱已成往事》就会被无数好事者拿出来说三道四。
2014年12月,李宗盛的《既然青春留不住》巡演在台北举办,期间唱到《当爱已成往事》时,他噎住了半晌。媒体都说他是触景生情哽咽了,但是演唱会结束后,他却透过经纪人对外说自己是吃饱了打嗝噎住了。
好吧,打嗝就打嗝。
与林忆莲离婚至今,李宗盛一直没有再传出什么新的绯闻。倒是林忆莲与小自己11岁的音乐人恭硕良传出恋情,对了,上周林忆莲的演唱会上,鼓手正是恭硕良,他们已经成为事业上的伙伴。我一度期待林忆莲在演唱会上能唱《当爱已成往事》,但是也并没有唱。
编辑于 2016-09-17
1.8K
评论 180收起
tong yang
tong yang
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李宗盛最了解女人,也最不了解女人,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离婚!
sandy在香港做DJ的时候就听过李宗盛的《寂寞难耐》,当时她16岁。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的歌,一下子吸引住了她。等到sandy做歌手的时候,就跟王杰一起翻唱了李宗盛与时任女友郑怡合唱的《结束》(粤语版名为《还有》)。作为sandy的经纪人,许愿很想替她打开国语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宗盛已经是金牌制作人,要是能让他制作sandy的国语专辑无遗是个打开市场的捷径。然而,金牌制作人太忙,许愿好不容易联系到李宗盛,也仅仅给了他5分钟时间。李宗盛收了许愿给的资料,然后就没有后文了。许愿当然不会停止打开国语市场的脚步,他联系到了飞碟唱片。尽管飞碟愿意出专辑,但也仅给了最差的一个制作小组。没想到sandy凭借《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在国语市场一炮而红,这时李宗盛所在的滚石唱片后悔不已,频频主动联系许愿,希望合作。《当爱已成往事》的合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促成的。
大约是1992年底,李宗盛先录制了《当爱已成往事》的男声部分,然后带着母带飞到香港录制sandy的女声部分。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许愿赶紧抓住机会跟李宗盛邀歌。大约两周后,李宗盛就写成了一首《不必在乎我是谁》,sandy一看到这首歌就忍不住眼泪,这完全是她第一次见到李宗盛时的心情,被李宗盛一眼看穿,透过屏幕完全能看出她那种心灵被震撼的感受(此歌mv前采访)。
之后他们如何相爱,如何合作,如何结婚生女就不讲了。总之李宗盛最吸引女人的部分一定是他对女性的了解。然而他们结婚后,sandy发现他们沟通不畅,本来以为这是个最了解女人的男人,结果成了她的丈夫后,这男人却变得最不了解她。李宗盛无疑是爱sandy宠sandy的,但是他的方式是质疑、吵嚷和离家出走。sandy也有她的问题,她不会吵架,只会不讲话。sandy渴望沟通,但她希望对方是个倾听者,但李宗盛却总想替她解决问题并掌控她。sandy有一首很动听的歌叫做《词不达意》,大约讲的就是他们之间的问题。
李宗盛这样的男子,他了解女人在想什么,但不了解女人想要什么,他会写一首首歌倾诉自己对对方的爱,却不肯当面讲出来。其实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的男人,因为他从小在几个姐姐身边长大,比一般男人更了解女人,所以爱上她的女人对于他的期望值也是相当高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一对问题多多的夫妻,时间长了,彼此都会觉得心理压抑,分开也许是最好的办法。离婚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对方了,只是他们不适合在一起了。不管怎样,毕竟他们曾经拥有过美好,sandy与男友感情稳定,也希望李宗盛能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