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任有点酷

生活中我认识王主任,赵主任,可还不认识一个这样调侃又有趣的吴主任,但透过文字,我认识了那样一个有点见识,又有些想法的吴主任。对了,就是通过他的书——《青春大丈夫》。
书名看着都觉得精气神十足,透着一股刚强和理智,一如他的文字,简洁又直接有力,是他一贯的风格,在我摸索到他的公众号之后发现的。在《青春大丈夫》的文字中,他是一个对生活有着中肯的总结,对职场有着坦诚的认知,对感情有着直白的理智的人。
我十分喜欢这份理智,尤其喜欢他总结的职场相关经验,不如教科书一般具有条款参考价值,但最基本和靠谱的原则都总结出来。在“在写给职场新人的”10大套路中,对照一下,还真是那么回事。在“当你觉得领导不对时”的分享中,十分实际地点明问题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视角不一致和认知不一致,在于你的吃力不讨好。在“如何写一份正常的简历”,总结了简历的基本原则,就是了解应聘岗位的要求,把自己像那个标准靠拢,要实际要总结。
关于现在流行的“学习法”,吴主任的话给了我一点启发,那便是了解不沉迷。学习法本来是一个渠道,而不是一个结果,就如吴主任所说,我们现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浑身都是“学习法”的专家,却发现我们还尚未开始学习,这大概就是“本末倒置“吧。以前我也广撒网看过很多的学习法,工作法,写作法,或阅读法,但现在拿来实践的只有一两个觉得真正实用又好用的方法。
吴主任说“他透了各种的神奇的干货”,我觉得有那么些同感,不如开始干吧,哪怕没有方法,过程中自然会慢慢领悟。认真地写一篇总结或心得,老实地去读一本书,踏实地工作一整天,吸收一次会议的讨论要点,这些比“学习方法”都重要得多。
吴主任年轻的时候,大概履历真的算不上光鲜,那个时候他都用来积累了。他的文字中几乎没有引用某个朋友的故事,全是自己的经验总结和生活教训,这个理性的人用的都是他自己的故事。他还有些犀利得可爱,直接点破一个人的蠢,直接捅破学习学的缺陷,直接指明问题的核心。
吴主任这个家伙有点酷。你若慢慢看,就会了解到他的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