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下篇)
紧接上文。
在她态度陡转急下的一周里,“我”思前想后始终想不出“我”到底有哪里做错的地方,望着镜子前日渐消瘦胡子拉碴的自己,“我”决定要和她来个对质!
“你最近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了?”屏幕上打字的手,都在颤抖。
“我知道你喜欢我,可我好像不够喜欢你”
“什么叫不够?”“我”几乎对着手机屏幕怒吼
“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你每次都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让我压力很大,我知道你对我好,可有时候你能不能成熟点?”
“那你想要我怎样!我把我整颗心都给你了,我愿意为了你付出一切你知道吗!!你就不能多喜欢我一点,哪怕一点点吗???”一滴两滴,屏幕上泛着诡异的色彩。
“我们分开一段时间吧,这样对大家都好”
“如你所愿!”“我”几乎同时是吼出去的。
在自责,懊悔,心痛中,“我”感觉我们这样算彻底掰了,在接下来的几天,在朋友圈发着令人沮丧的负能量,但意外的事情来了。
从来不怎么给我点赞的她,几乎第一时间给我点赞,每次看到跳出的头像,“我”都克制不住想要打开发一句“在干嘛”,但发脾气的也是我,这么做感觉太丢脸了。。时隔一周,她给我打电话了。
这个晚上,下着雨。她说,她望着窗外的雨突然就想起了我,想起了我对她的好,她说我不在的这几天她也很难过,怎么也想打个电话给我。管什么冬雨不冬雨,我立马钻进滂沱中,驶向我的她。那天,两个人相依着,在她屋中我让她感受到了我的温暖。事后,她说,有你在,真的让人很安心。此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我,觉得,什么喜欢不喜欢,这已经足够了!在这之后,我们又度过了甜蜜的一个月,我甚至觉得两个人既然有了肌肤之亲,也该把未来的打算提上日程了。然而,好景不长,在这之后没多久,类似的事情再度上演,我抓狂。“我们分手吧”
就像一道闪电刚好刺中了我的胸口,“为什么?,我们不都已经。。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
“我想了很多,觉得我们真的不合适,你人真的很好,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我不是你最终要找的那个人,相信我”
“你要我怎么才能相信你,当初说要距离要分开一段时间的是你,当初给我希望需要陪伴的也是你,现在要我离开的更是你,告诉我,哪个才是真的”
“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走过,我们不要再继续了吧”
“我”万念俱焚:“于你,我已不敢再爱”
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朋友们把心中的情绪暂且放一放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首先来定义下构成喜欢的几个要素:外在形象、社会地位、匹配价值、主观喜欢。而从吸引到喜欢就需要让对方陷入“他是不是喜欢我,会不会喜欢我”的思维怪圈。在这样的一条逻辑线中,不管是吸引的要素,还是喜欢的要素,都是没有“一心一意,真心真意”这个东西的,换句话说:“一心一意,真心真意”其实并不吸引人,也并不会使人喜欢。在绝大多数两性关系中,大多数人都是属于“自恋,自卑,自以为是,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是不是喜欢自己”,内心大戏堪比好莱坞大片,比如:
大多人的人认为,如果喜欢一个人,一般都会想办法搞到对方的联系方式,然后找一个借口或者由头主动去和对方说话,而且回复对方消息很快,在言语中暗示表达对对方的喜欢,每条朋友圈点赞等等。他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表达喜欢:如果一个人喜欢我,他也应该这样对我,主动来和我说话,回复我的消息要快,言语中也会暗示表达对自己的喜欢,每条朋友圈要点赞等等。
而当一个人自己做出了以上行为,但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回馈以后,他就会觉得对方是不喜欢自己的,如果某天对方又做了一些他觉得是喜欢自己的行为,他又会认为对方是喜欢自己的,如果对方又不做了.....对方不经意间又做了.....如此往复,一个人就这样深深陷进去了,并且整个过程自己毫无觉察。
在这个故事中,显然“我”是一个“真心真意,一心一意,痴心绝对”的代表,而且带了那么点悲凉的色彩。刚才也说,“真心真意,一心一意,痴心绝对”在追求过程中是毫无用处的,但因为“我”本质上是自恋的又缺乏自信的,“我”把对方不表明态度归咎为“我”的努力不足,是对方在考验“我”。殊不知,至始至终“我”都没有满足对方构成喜欢的四个要素其中的几个:外在形象、社会地位、匹配价值、主观喜欢。也就是说,对方一开始就没有喜欢上“我”。而当“我”不停的想要用各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真心、真意、痴情以后,“我”越是如此,那么对方就越不会去思考,她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会不会喜欢自己。因为“我”的真诚、真心、痴情、坚持、不放弃的行为,能让对方无比地确定“他就是喜欢我”。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因为她确定你就是喜欢她的,所以她至始至终也不会去想“TA到底是不是喜欢我”这件事。她基本上也永远不会陷进去,至少在“我”痴情坚持的每一天,她都不会陷进去。然而,当“我”决定要放弃了,开始逃避喜欢的她以后,反而她变得热情起来,因为当“我”要放弃了,“我”的行为就开始否认“我”的语言。以前各种表白,各种说喜欢,她非常享受以及确定,但是现在,“我”放弃了,行为表现出了不喜欢,于是她就会开始思考“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是不是放弃了”,而对方为了验证这样的事情,就会主动找“我”,撩“我”。“我”本来想要放弃了,但是一看到她主动找自己的行为,我就认为:“难道她意识到了失去我,才觉得我可贵?我的机会来了。”于是,“我”又回到了以前那种,不停表达喜欢,表达真心,表达真意,然后对方又确定了:“原来这人还是喜欢我的,原来是在耍小脾气,好了,既然喜欢我的,那就安心了,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有恃无恐,就是这么产生的。
最后,也许你想问,那么她到底有没有喜欢“我”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说明你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经历这一段纠结的感情,回头再读一遍,答案或许就在你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