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引关注,《黑镜》新季回归再映射焦虑现实

据报道,上月,在日内瓦举办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斯图尔特·罗素尔教授公布了一段视频:一款不足拳头大小、形似迷你“无人机”的机器人飞入会场,并在轻易躲避主持人的捕捉后,以自身携带的微量炸药瞬间冲击炸穿了主持人身边用于演示的模拟人像的眉心。

之后视频中又放出一段这种小型“杀人机器人”被用于击杀罪犯的画面。

此外,视频中还公布了一段令人惊悚的画面,一群“杀人机器人”在恐怖分子的操控下,飞入意见教室,并通过面部识别杀死教室中的学生,场面一度十分血腥。

作为科幻迷,我相信你一定早已联想到热议科幻剧《黑镜》第三季最后一集中无孔不入的“杀人蜂”。
所幸的是,就像这段视频的发布者罗素尔教授结尾警告中声称的那样,上述画面并非真实场景,但从现有的人工智能与微型化技术看来,完成并实现此类“杀人机器人”及其功能显然已不是问题。
问题就在于如何预防这种令人焦虑不安的未来?
目前,全球数十个国家/地区的人工智能专家及相关产业人士已久这个问题争论数年,而一场名为“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Campaign to Stop Killer Robots)也一经提出便获得广泛响应。

据了解,“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是一群由非政府组织(NGO)国际联盟于2013年4月发起的针对“试图开发全自主武器系统”任何组织或政府的民间禁令运动。
2015年7月,超过1000位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专家联名致信联合国,呼吁禁止自动化武器及圈子主武器系统。这封信便是在当月24日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联合会议上签署的,签署人中包括由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著名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等知名专家学者。
回到开头,在这次日内瓦举办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实际上就是由“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组织,而自从加州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图尔特·罗素尔公布了那段视频后,其令人震撼且直逼现实的画面也反映了社会对技术未来的普遍焦虑。
但至少现在看来,像《黑镜》里的“杀人蜂”所映射的焦虑未来是否会付诸现实,尚且不得而知。而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是:

《黑镜》第四季终于要在年底回归啦!
据悉,热议科幻剧《黑镜》第四季近期先后发布了6集分集与混剪预告,并最终确定将于12月29日开播。此次上线将六集一次性放出,每集片长1小时,每集仍均为独立故事。
以下内容请配合各集单集预告服用
(粗体为标题及预告精选关键对白)
第一集 《天使方舟(Arkangel)》
(妈宝养成记?)

教养之道,首重掌控。
第二集:《卡利斯特号飞船(USS Callister)》
(繁荣昌盛,朝不保夕?)

《太空舰队》绝对不会见死不救。
补,关于本集可能涉及的《星际迷航》梗:
红衣:轮机官,炮灰,通讯官。
黄衣:舰长,舵手,领航员。
蓝衣:科学官,医疗官。
(红衫定律:穿红衫的死亡概率最大)
第三集:《致命鳄鱼(Crocodile)》
(车毁人亡,记忆求证?)

回忆可以是主观的,它们可能并不完全精准并且经常是情绪化的。
这部仪器将获取到你的记忆部分,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集《绞死DJ(Hang the DJ)》
(系统恋爱,限时配对?)

连上系统,爱上系统
系统总会为你找到完美另一半
出差错了吗?指导师。
一切都事出有因。
第五集《金属头(Metalhead)》
(绝地求生犬人杀?)

有人吗?
我无法讲太久
我们在仓库发现一只狗
我暂时甩掉了那只狗
不过我猜它还在运作当中
万一我回不去
我一直都爱着你们
第六集《黑色博物馆(Black Museum)》
(犯罪道具:我有故事,你有……VR吗?)

这个地方不适合胆小的人。
这些是什么东西?
真实的犯罪工艺品
如果曾是作恶的工具,就极有可能在此。
几乎所有东西的背后,都有一个悲伤、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如同我们的主展品,你觉得如何?
自残能够让你感受到痛苦,但不能感受恐惧
真的很感人,但现实中的快乐究竟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