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被拉黑的辩证分析
“伸手要钱”,这四个字代表了国人出门时不可或缺的四样必备物件—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
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的话,我想99%的人会选择手机,那1%的人是还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或者小孩儿。
手机里最常用的APP,毫无疑问是微信,很多时候你打电话、发短信不一定能找到一个人,但是你发微信的话,那人一定会回复,除非,人家把你拉黑了。
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你的微信被拉黑也是一样,里面有很多需要分析的地方,如果你弄明白了,会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爱情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有利于推动你的生活万象更新,有助于你今后少被拉黑。
首先,你需要知道拉黑你的人是谁。人间纵有风情万种,你身边的人也只有两种,陌生人和熟人。
不同于农业时代的熟人社会,现代工业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你每天见到的陌生人远远大于你的熟人,在微信里尤其如此。我相信每个人的微信通讯录里面都有几个到十几个完全不熟悉的纯粹陌生人,这些人就静静地待在那儿,你完全不知道头像和名称背后的那个人是谁,甚至都不是一个人,没准儿阿拉是条狗。
熟人就相对复杂了,他们可能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同一个小区的业主、子女同学的家长、你的老师、你子女的老师、战友、老乡、酒桌上一面之交的人、网上交易二手货的买家或卖家、生意伙伴、客户、同一个旅行团的驴友、小区物业的工程师傅,等等等等,我想是无法穷尽的,就算把这篇短文写到百万字。
其次,你要运用因果联系认真分析别人拉黑你的原因。这样你才能知道,拉黑你这一社交行为会给你带来利益还是损失。
陌生人拉黑你无可厚非,因为你们虽然在微信世界里有联系的线性关系,但在现实社会里,你们是永远也不会有交集的平行线,对彼此都是没有价值的。拉黑你有几个好处,对强迫症来说,他的世界重新变得和谐有序了,对其他人来说,通讯录变短了,找人的时候变方便的,刷新通讯录的时候少了一张头像图片,连流量都会节省不少。很多时候人们不担心自己钱不够用,却总是瞎操心流量又超了。
熟人拉黑你的话,原因就复杂了。
一是人家当时没有备注你,你们又很少在微信上联系,时间久了,你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清理真正的陌生人时顺带把你捎上了。一句话,拉黑你属于误伤。
没准儿你们下次见面时,那家伙会说:“有事儿微信联系啊”,你表面上微微一笑,暗地里骂道:“联系个毛啊,老子都被你删掉了!”
二是你得罪人了。
有可能你是个大大咧咧的家伙,对方确是心细如麻,你都数次踩到人家心里的红线了,还以为自己是别人的好朋友呢,这个时候被拉黑,你会感觉挺冤枉的,其实你一点儿都不冤枉,虽然你被误解了。
也有可能对方屡屡冒犯你,你为了反击,也冒犯了别人一次,但是过分了。这里的过分也有两种情况:
你确实过分了,你觉得过分了,对方觉得过分了,小区里打扫卫生的大妈也觉得你过分了,去法院打官司也是法官判定你过分了。
你没有过分,街头修自行车的大爷也觉得你不过分,法院的法官也觉得没有违纪违法,但是对方就是觉得你过分了。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皇帝,每个人都可以任性地决定这个世界的生死存亡。
最后,你要知道拉黑你会带来什么结果。这结果有可能是有利的,那叫双赢,也叫皆大欢喜,也有可能是有害的,那结果就变后果了,害人或者害己。
纯粹陌生人拉黑你,那是社会公益活动,因为你们本来就对彼此毫无价值,毫无价值的联系就是有害的,切断这个联系,可以节约资源,保养精神,净化空气。
熟人拉黑你,而你又被冤枉了、被误解了:这对你是利大于弊,因为你失去了一个因为误解而不爱你的人。对对方则是弊大于利,因为他或她失去了一个原本深深爱着他或她的人。
熟人拉黑你,你确实过分了:对你是弊大于利的,你因为自己的不慎,失去了一个原本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从此你们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永远不会再在同一个站台上等公交车。对对方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你的过分深深地伤害了人家弱小的心灵,人家不拉黑你,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现代社会的人都不容易,与其在一起不幸福,那还不如分开,去寻找彼此的真爱。
最后,谢谢你听我啰嗦这么多,看过那么多大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被拉黑的你最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字无所谓!
因为无论你多么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时刻想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敢说你今后肯定还会被拉黑。到时候请你再来看看这篇短文,这就是我写《关于微信被拉黑的辩证分析》的最大意义所在。
晚安、早安、午安,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