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
查看话题 >那些玄奘讲过的故事丨龙女的新夫婿
古于阗国是一个生存在沙漠边缘的国度,对水的渴求一直萦绕在于阗人的心头。若遇上年时不好,雪山流水渐渐减少时,这种渴求与焦虑显得尤为深重。而在他们的民间传说与故事中,这种焦虑也无处不在。这,已经渗入到于阗人的骨子里去了。玄奘前往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过于阗国,有一个故事让他记忆深刻,那正是藏在于阗人记忆深处的焦虑。
在于阗王城东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叫作玉珑哈什河。它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河是于阗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居于河流附近的人民多利用这条河流灌溉土地。有水有热,使得河流附近瓜果飘香、人民富足,仿佛生长在天堂一般。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美丽的和田玉也多产于此河中。
不过,美好的生活总是会被一些不可知的外力打破。有一天,玉珑哈什河开始断流了。一天,两天,人民期待着河水重新奔涌。不过,这一切终究是人们的幻想,河水一天天减少,河床也开始裂开,仿佛张开了大嘴,叫喊着:“我要喝水。”
眼见国人陷入缺水的境地中,于阗国王也是忧心不已。他暗自反省:“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么?”于是他前往拜访国内高僧,希望获得答案。他对高僧说:“大河里的水,是我们国民的依赖,吃喝用度,灌溉喂养,可都少不了它啊。可是如今它竟然断流了,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我治理国家时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吗?还是我的道德有什么不完满的地方?以致出现河流断流这样的大变故,这对我们国家的惩罚也太重了吧!”高僧回答说:“河流的断流与您无关。您治理国家,境内政令通畅,官吏清明廉洁,人民安乐。河流断绝,并不是因为您有的作为不当而上天降下灾难。这应该是龙的作为,您应该尽快祭祀龙王,向他祷告,请求尽快恢复河水。”
国王听了高僧的话,不敢怠慢,立即启程返回,并做好了祭祀的准备。在祭祀仪式上,有一女子踏着浪花来到国王面前。她说:“现今河流断绝,农人缺少灌溉水源,是因为我的丈夫去世,没有主上,我和臣属没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我请求您允许我在您的大臣中选择一位作为我的夫婿,这样我和臣属有主,河水也就会重新欢流了。”国王说:“好的,请您选取一位中意的人吧,我们一定听从。”龙女反复环顾国家大臣们。终于,她的眼神停留下来,她已经选好了自己理想的夫婿。
国王回去后,还是忧虑不已,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后来,他对大臣们说:“大臣就像是国家的栋梁一般,是国家的依仗。而农业耕作,关系着国民的生存。国家失去了重要臣子,就难免有不可测的危机。但是,国民如果没法吃饱饭,就必定会穷困饿死。危险和死亡,我应该选择什么呢?”被选中的大臣听后,走出自己的位置,跪在地上,诚恳地对国王说:“我自己才疏学浅,还处于重要的位置上,每每想起,都觉得惭愧。所以经常想着要报答国家对我的恩德,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现在我被龙女选为夫婿,这正是报国之机,我怎么能够推辞呢。如果能够有利于国家万民,大王您怎么能吝惜一个大臣呢?况且大臣只是国家的辅佐,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啊。请大王千万不要再有所顾虑。也请您为我求福,修建一座寺院吧。”
国王听了他的请求,不久就建好了寺院。寺院建好后,大臣又来向国王请求,希望能早入龙宫,尽快帮助国民解决水源问题。于是大家定下了大臣启程的日期。那一日,举国官僚百姓,敲击鼓乐,为大臣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
而大臣身穿白衣,骑乘白马,与国王诀别,然后又同万千民众挥手作别。诀别后,他驱赶着马,缓缓地向着河中走去。神奇的是,白马走入水中,并不会下沉,仿佛凌于波涛之上一般。等白马走到河的中央,大臣举起手中的马鞭,轻轻一挥,河水顿时分成两半,而白马和大臣,就一起没入到波涛之中了。在岸上聚观的百姓人众,心情沉重,他们感念着这位为人民牺牲的大臣。同时,他们心底又有些期盼,希望这条河以后水波平缓而畅流,协助他们建设美丽的家园。另外,他们也在心底为大臣祈福,希望他能够和龙女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过上美满的生活。
在民众心思徘徊不定的时候,白马又重新浮出水面,马背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人们知道,大臣已经和他们永诀了。同白马一起回来的,是一面檀香做的大鼓,还有大臣写给国王的信件。信件中写道:“大王不嫌弃我这样的小臣,才使得我有幸为龙女选中,得以婚配。希望王上以后多多造福百姓,能使百姓和臣下都能沐浴在您的德政中,享受到您带来的福祉。现在,我请求白马将这件檀香木做成的大鼓驼出来,请您将它悬挂在都城的东南面吧。如果有外敌入侵的话,阵阵鼓声就会事先响起,请您赶快作好战争准备吧。”
这是大臣留给国王和国民的最后的书信。他是如此真挚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愿意亲身赴水,去迎接不可知的未来。而在离开之际,依然对国家心念不已。
国王看完书信,也是感慨万分。他命人将大鼓好生悬挂,并派人加以保护。自此之后,玉珑哈什河的河水又重新安流不息,静静地灌溉着两岸的土地,而地里作物,又欣欣成长了。这片绿洲,再现生机。而河水中,美玉依然盛产。于阗,仿佛是昆仑山赐予的福利。实际上,这也是于阗的民众努力经营的结果啊。
有学者认为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这幅画就是龙女索夫的故事。
但是,有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应该是鬼子母失子缘的故事。
有关鬼子母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应该会讲到。
PS:插图中的于阗国王和龙女,并不能和文章内容完全对应哦。只是想借以说明于阗作为西域重要国度,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很多反映。
![]() |
丹丹乌里克遗址 |
在于阗王城东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叫作玉珑哈什河。它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河是于阗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居于河流附近的人民多利用这条河流灌溉土地。有水有热,使得河流附近瓜果飘香、人民富足,仿佛生长在天堂一般。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美丽的和田玉也多产于此河中。
不过,美好的生活总是会被一些不可知的外力打破。有一天,玉珑哈什河开始断流了。一天,两天,人民期待着河水重新奔涌。不过,这一切终究是人们的幻想,河水一天天减少,河床也开始裂开,仿佛张开了大嘴,叫喊着:“我要喝水。”
眼见国人陷入缺水的境地中,于阗国王也是忧心不已。他暗自反省:“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么?”于是他前往拜访国内高僧,希望获得答案。他对高僧说:“大河里的水,是我们国民的依赖,吃喝用度,灌溉喂养,可都少不了它啊。可是如今它竟然断流了,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我治理国家时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吗?还是我的道德有什么不完满的地方?以致出现河流断流这样的大变故,这对我们国家的惩罚也太重了吧!”高僧回答说:“河流的断流与您无关。您治理国家,境内政令通畅,官吏清明廉洁,人民安乐。河流断绝,并不是因为您有的作为不当而上天降下灾难。这应该是龙的作为,您应该尽快祭祀龙王,向他祷告,请求尽快恢复河水。”
![]() |
莫高窟第220窟于阗王像 |
国王听了高僧的话,不敢怠慢,立即启程返回,并做好了祭祀的准备。在祭祀仪式上,有一女子踏着浪花来到国王面前。她说:“现今河流断绝,农人缺少灌溉水源,是因为我的丈夫去世,没有主上,我和臣属没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我请求您允许我在您的大臣中选择一位作为我的夫婿,这样我和臣属有主,河水也就会重新欢流了。”国王说:“好的,请您选取一位中意的人吧,我们一定听从。”龙女反复环顾国家大臣们。终于,她的眼神停留下来,她已经选好了自己理想的夫婿。
![]() |
莫高窟第36窟龙女 |
国王回去后,还是忧虑不已,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后来,他对大臣们说:“大臣就像是国家的栋梁一般,是国家的依仗。而农业耕作,关系着国民的生存。国家失去了重要臣子,就难免有不可测的危机。但是,国民如果没法吃饱饭,就必定会穷困饿死。危险和死亡,我应该选择什么呢?”被选中的大臣听后,走出自己的位置,跪在地上,诚恳地对国王说:“我自己才疏学浅,还处于重要的位置上,每每想起,都觉得惭愧。所以经常想着要报答国家对我的恩德,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现在我被龙女选为夫婿,这正是报国之机,我怎么能够推辞呢。如果能够有利于国家万民,大王您怎么能吝惜一个大臣呢?况且大臣只是国家的辅佐,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啊。请大王千万不要再有所顾虑。也请您为我求福,修建一座寺院吧。”
![]() |
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供养像 |
国王听了他的请求,不久就建好了寺院。寺院建好后,大臣又来向国王请求,希望能早入龙宫,尽快帮助国民解决水源问题。于是大家定下了大臣启程的日期。那一日,举国官僚百姓,敲击鼓乐,为大臣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
而大臣身穿白衣,骑乘白马,与国王诀别,然后又同万千民众挥手作别。诀别后,他驱赶着马,缓缓地向着河中走去。神奇的是,白马走入水中,并不会下沉,仿佛凌于波涛之上一般。等白马走到河的中央,大臣举起手中的马鞭,轻轻一挥,河水顿时分成两半,而白马和大臣,就一起没入到波涛之中了。在岸上聚观的百姓人众,心情沉重,他们感念着这位为人民牺牲的大臣。同时,他们心底又有些期盼,希望这条河以后水波平缓而畅流,协助他们建设美丽的家园。另外,他们也在心底为大臣祈福,希望他能够和龙女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过上美满的生活。
在民众心思徘徊不定的时候,白马又重新浮出水面,马背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人们知道,大臣已经和他们永诀了。同白马一起回来的,是一面檀香做的大鼓,还有大臣写给国王的信件。信件中写道:“大王不嫌弃我这样的小臣,才使得我有幸为龙女选中,得以婚配。希望王上以后多多造福百姓,能使百姓和臣下都能沐浴在您的德政中,享受到您带来的福祉。现在,我请求白马将这件檀香木做成的大鼓驼出来,请您将它悬挂在都城的东南面吧。如果有外敌入侵的话,阵阵鼓声就会事先响起,请您赶快作好战争准备吧。”
![]() |
榆林窟第38窟龙女 |
这是大臣留给国王和国民的最后的书信。他是如此真挚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愿意亲身赴水,去迎接不可知的未来。而在离开之际,依然对国家心念不已。
国王看完书信,也是感慨万分。他命人将大鼓好生悬挂,并派人加以保护。自此之后,玉珑哈什河的河水又重新安流不息,静静地灌溉着两岸的土地,而地里作物,又欣欣成长了。这片绿洲,再现生机。而河水中,美玉依然盛产。于阗,仿佛是昆仑山赐予的福利。实际上,这也是于阗的民众努力经营的结果啊。
![]() |
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木板画 |
有学者认为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这幅画就是龙女索夫的故事。
但是,有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应该是鬼子母失子缘的故事。
有关鬼子母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应该会讲到。
PS:插图中的于阗国王和龙女,并不能和文章内容完全对应哦。只是想借以说明于阗作为西域重要国度,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很多反映。
![]() |
世界太大,人生太短,不如看画里。 |
-
Leo.So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12 12:22:42
李子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阅读随记摘录 (2人喜欢)
- 资料检索与碑刻释读丨杭州吴山张英草书诗刻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