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保卫钓鱼岛,活捉苍井空!
![]()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项目,叫做“世界记忆名录”,收藏世界各地重要历史事件的文献。在2015年的10月10日,这个项目公布了最新一批收藏,南京大屠杀文件名列其中。
1937年12月13日,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攻占了南京,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纵火和抢劫,时间持续六周之久,导致大量俘虏和平民受虐、受辱和死亡,犯下了无比残忍的反人类罪行。
战争结束之后,从1946年到1947年,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对战争罪犯进行了审判。判决结果说,南京大屠杀受害人数达20万以上。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等人被判处死刑。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人类记忆,人们应该通过它更好地哀悼死难者,反思战争的罪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座被填满的万人坑,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个坑里,如果有一个人受难,那么所有人都不安全。
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
要说南京大屠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想,这是唯一的关系。
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我们这些享受着GDP红利的一代,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的80年。
历史总与现实勾连,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暴行象征的南京大屠杀,亦不例外。
南京大屠杀长期以来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纠葛不断。
在纠葛过程中,南京大屠杀被误用甚至扭曲变形。
80年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情绪高涨,彻底压倒了“币原外交”代表的和平理性路线,致其一再在中国制造事端,伺机侵略。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的大幕。
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大程度地动员了朝野的战争激情。当然,他们不把自己的宣传叫“军国主义”,而是叫“爱国主义”。
大多数国民怀着振兴大和民族的梦想,欢呼前线战事的节节胜利。不少反对爱国主义的异议人士,则遭到当局的残酷迫害。以爱国主义为名的军国主义思想,是日本侵华战争的核心支柱。
战后至今日本右翼势力时有喧嚣,根本原因即在于日本人对爱国主义的反思,相较于德国人的同题功课来说还远远不够。
不无讽刺的是,现在中国纪念的一系列抗日主题,包括“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宣称的也是“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不由得让有病君想起日本导演山田洋次的反战电影《母亲》中描绘的历史:日本爱国者到街头动员妇女卖掉首饰,支持前线的士兵。
和侵略者常用的宣传手段一样,我们的爱国主义宣传也散播着仇恨的种子。
尽管若干“抗日神剧”粗制滥造,遭到网民嘲笑,但是它的洗脑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中文互联网上,对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的思考中,充斥着“杀光日本男人、奸杀日本女人”等野蛮的口号。
要知道中国的网络受到严格的监控,这些口号被允许出现,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宣传的需要。
甚至从来没有侵略过中国并帮助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美国人,在很多网民眼里,也恨不能食肉寝其皮。
因为爱国主义的宣传本意不在反思战争,而在制造“境外敌对势力”。
1949年之后,只讲“阶级仇”,不讲“民族恨”,诉苦只诉“旧社会”,骂人只骂蒋匪帮,当然也骂万恶美帝,但日本人是从来不骂的。
那是所谓的“国际阶级分析”。国际上最大的阶级敌人就是美帝。根据“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统战原则,日本人是拉拢挑拨的对象,不是重点打击对象。所以,南京大屠杀就被刻意隐藏了。
改开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经济交流愈加错综复杂,就都是生意朋友了,再揭历史伤疤,就觉得有点不合时宜。
到了新世纪的后十年,中日关系再度诡异起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日本就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的出气筒。这个出气筒主要由钓鱼岛和参拜靖国神社引起,当然也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不无关系。
只要媒体和有些人在这些点上,煽一把火,人们的爱国豪情就被激发起来。一激发起来,就不可收收拾。
似乎一爱国,就要是打倒小日本,一打倒小日本,爱国就势不可挡。
有时候,民族主义者做事是没有羞耻之心的。
去年的4月16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地震已造成十多人人死亡、近千人人受伤。这不但对日本是一个让人悲伤的事,对世界上其他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悲伤的事。
但在中国,一些所谓的爱国分子,一听说日本地震,马上就喝酒庆祝。更有商家制造噱头,挂出标语说,为了庆祝日本大地震,喝啤酒免费。
这些人好像忘记了,中国汶川大地震时,日本人是如何帮助中国的。也可能忘恩负义是这些人的无耻通行证,是这些人的本份。
人们不禁要问,一些国人为什么恨日本恨到这种无知无耻的程度?有病君觉得,“抗日神剧”居功至伟。
这些“抗日神剧”都发生在一个叫“横店”的神奇村庄里,这个神奇的村庄,一年能消灭十亿鬼子,史称“横店大捷”。
尽管爱国主义本身有其正面价值,当年无数抗日将士也的确受此感召奋勇抗击侵略者,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在近代的各类侵略战争中,它是最应该得到检讨的意识形态宣传。
没有任何反思地将它及其相关的民族主义教化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主题,是对惨痛历史的无知,对战争罪恶的无视,对死于战争的千万生命毫无怜悯,也对可能重演历史的未来不负责任。
纪念历史,反映着后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历史是不会说话的,历史就是一双玉臂千人枕。但历史只有一种真相,当时当刻发生的事,只有唯一的解释。
历史确实会被湮灭,因为胜利者有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需要操控历史以操控现在、未来。
人的脑子人的笔,本不可能记录下所有的历史,更何况记录的被增被删被歪曲?
美国作家张纯如以生命写下的《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在中国大陆出版,也遭到了严重的删改,去掉了其中不符合宣传的话。
正是在此种现实之下,当年唾骂的,未必不是今天要纪念的;今天被崇拜的,未必不是明天要被掀下神坛的。
南京大屠杀是从来就被纪念的吗?
一大堆我们从未曾听过见过的人,突兀地冲到了报纸网络的前台,突然被塞入了我们的脑海。
大多数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着,说要纪念他们,便纪念他们,哪怕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怎么写,也不影响举烛颔默念魂兮归来,甚至流下两滴清泪。
纪念历史,更当还原历史。
只有历史的真相不再被人为遮蔽、只有当人们可以自由地查找历史的真相、只有当人们能了解到历史的方方面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真正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能真正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否则,再多的纪念,都没有意义
-------------
在这个悲伤的日子里,请大家原谅我这个“突兀”的标题,那只是一个不得已的“战略”。
-
Rheinininin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8 14:05:49
-
芋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9 20:43:50
-
顾大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3 10:40:38
-
ziggysou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2 10:46:1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6 23:33:28
-
海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6 07:28:23
-
五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5 22:31:33
-
被鬼魂抛弃的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5 21:03:34
-
熊一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4 22:15:32
-
Volcan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4 12:54:59
有病要读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果林奕含活着,今天34岁了。 (50人喜欢)
- 我觉得称叶嘉莹为“先生”的人,不仅没文化,还擦边。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