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春天的繁花,秋天的明月,夏天的荷花,冬天的寒雪。人间四季,独有一景,各有千秋。此时正值炎炎烈日,故想起到湖边观赏荷花,想要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阔美景。 趁着休假的空隙,我又来到三门峡风景区的天鹅湖,这里是我在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冬季时我常常来看南方迁徙过来的天鹅,然而这次我是专为赏荷而来的。当天的气温高达三十多度,可依然无法消减我看荷花勃勃的兴致。由于是盛夏,景区的人很少,我一直走到湖边的小木桥,才看到三三两两的人。 让我心心念念的荷花池塘就在曲折的小木桥周围,湖畔还栽种着几棵大柳树,远望湖面一片碧绿的荷紧蹙挨着,几朵粉红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其中;近观那些荷叶呈椭圆型,七八条叶脉很是清晰,荷花的花瓣有盛开的还有含苞的,姿态各异。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粉色的荷花,花红叶绿中更显的荷花美的那样的不可一世。 靠近湖边徐风吹来,还是能感到丝丝的凉爽,这时你会看到荷花那碧绿如伞的叶子,层层叠叠好似麦浪般的高低起伏着,笔直枝蔓上荷花犹如跳芭蕾的舞者一般,四处颤动着。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荷花淡淡的清香。驻足了好一会儿,也能看到几只蜻蜓在荷花从中自由的来回穿梭,荷花下也时不时听到几声懒散的蛙叫。用手轻轻向荷叶上撩拨池水,光滑的叶面便形成一颗颗硕大晶莹的珠子,来回的滚动,有的则像水银一泻而下。 盛夏的骄阳,让人不由得心浮气躁,总是静不下心来,但是当你端坐在湖中的亭子,或者趴在木桥的栅栏上,静静的观赏湖中盛开的莲花,你的心总会被它的超然脱俗、素雅高洁紧紧的抓住,就像在酷暑中喝到透心凉的雪碧那样不可自拔。 初中时期,就很喜欢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他笔下荷塘月色的美是朦胧雅致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叶子与花仿佛牛乳洗过一样;喜欢周敦颐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君子者也”的表述;喜欢采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那样的意境。 虽然我无缘在月色下看看夏荷唯美的身姿,也没有机会去采摘一下清如水的莲子,可我一点儿也不遗憾。因为我知道赏莲不仅仅是观赏它外表的美,更要欣赏它内在的品格。比起美丽的外在它内在出淤泥而不染、刚正不阿的品性更值得我来称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看着眼前的荷花,不禁想起了上个月去龙门石窟的情景。龙门石窟的佛像大小也有千余座,最出名的释加牟尼,观世音他们的宝座都是莲花座,有的佛像的手是莲花指,从头到尾转下来,佛像的年代神态体型各不相同,但唯一不变的元素就是莲花装饰。由此我想到了莲花和佛教的渊源。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处,悟得即菩提。”以莲喻佛,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与觉悟。莲花是圣洁的,它来自尘世间,却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依旧可以静心的做自己。因此它就成了佛教的圣物,修道之人能像它那样心平气和的一心向善,看淡名利,方得善果福报。 我喜爱拥有莲一样品格心境的女子,她恬淡轻盈,不媚不俗,不张不扬,不贪繁华,不恋喧嚣,只愿在轻绽的时光里,做最真的自己。以一颗莲心,在风雨来袭,依然独自芬芳,只要岁月无伤,她便安然无恙。 我也也愿作莲一样的女子,岁月静好,安然以待。行走在字里行间,闻着淡淡的墨香,将心安放在唐诗宋词中,一壶淡茶,一卷诗书,一米阳光,就让我觉得十分的满足。世间纵有千红百媚,而我却独爱这一朵夏荷。 在所有的荷花之中,我又为何钟情于盛夏开放的荷花呢?我曾不止一次问自己。直到站在河畔我才终于有了合适的答案,因为它的不娇气。所有的植物花草在烈日下都卑微的垂头丧气,只有它在荷塘中迎风快乐的生长着。 没有夏荷,夏天又该多无聊啊!有它在的地方,就有游人驻足观赏的身影,不得不说,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