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乡愁》,你还喜欢余光中的哪些诗?
查看话题 >乡愁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昨天去世了。许多朋友念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纪念余先生,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写乡愁的诗是余先生的《乡愁四韵》。
高一的时候,在一次朗读诗歌的活动上,班里一个温婉的女生文秀读了这首诗,充满感情的语调,美丽的意象,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形式,让这首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全文如下: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对黄河并不陌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长江水是什么味道?海棠花出现在李清照的词中,出现在周总理的院子中,它又是怎样的美丽?雪花是常见的,腊梅的香是什么样的香?在这时,还未见过江南,我就已经十分思念诗人的江南了。
大学后来到南京,觉得这里还不够“江南”,来到苏州后才惊呼: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江南啊!白墙黛瓦青石板,小桥流水深巷。在异乡,很多人问我想不想家,我最大的感受是“此间乐,不思蜀也”,偶尔也会想爸妈做的饭菜,榆钱馍,槐花饼,娃娃鱼。半年后离开苏州,去了海南,经常会想念苏州的园林和花草,梦中回到平江路、丁香巷、园林,再看到那一片水墨画似的白墙黛瓦。春天时,我想,桃李梅杏樱花海棠该开好了吧,可惜这里四季没有太大的变化,感受不到春天的到来啊。夏天的茉莉栀子白兰花,秋菊和桂花,冬天的茶梅蜡梅,我都看不到了,那些宁静的小园林里,又是谁在小园香径独徘徊呢?一年半后重回苏州,一切都那么熟悉,苏州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盏路灯,一块牌匾都会让我觉得无比幸福。我所经历的一段时间的“乡愁”却是对“他乡”的思念,希望这个“他乡”能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历史上离开苏州后乡愁最深的名人当属张翰。《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虽然张翰弃官回乡真正原因是政治因素,但是后世还是愿意相信张翰是因为家乡的美食回乡,“莼鲈之思”也变成了成语指代思念家乡。
当然,在苏州也有很多游子想念自己的家乡。清顺治年间山东人姜埰买下艺圃后将其中两间屋子分别改名为东莱草堂和馎饦斋,东莱为山东的一个地名,馎饦是“面片汤”的意思,山东的一种食物。苏州的双塔在同治三年(1864年)改为贡院,苏州府的考生从家乡来这附近住下,经常在十梓街的桥上(苏州大学西门)等待家乡的来信,慢慢地这座桥被称为“望信桥”,现讹为“望星桥”。据说在台湾也有这样一座“望信桥”,台湾同胞在这里等待来自大陆亲人的信件。
身在异乡的你,有乡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