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D7 龙门石窟 西工小街 隋唐遗址公园
第二天一早起来,准备去龙门石窟。青旅的位置位于洛阳郊区,离龙门石窟和关林庙比较近,有直达车,比较美好。不美好的是,车费2块钱,对于游客而言,零钱简直折腾死人。而且洛阳公交槽点不止这里,有些空调车是1.5!!!为什么还要有五毛???现今这个物价,5毛有任何用处吗???为什么不直接调成2块?生气。换零钱换到炸。
收拾好心情上公交。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伊川之畔,旧称伊阙。伊洛之地。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大概也缘分,北魏旧都和新都在这次的旅行里都到达了,龙门石窟历经各朝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之久,窟龛众多。最为著名的是释迦牟尼报身像卢舍那大佛。带着满满的期待去的,希望满载而归。
景区在推互联网+智慧景区,网上订票取票方便,花钱租了语音导览,这是必须的。景区大门是仿唐式建筑,三门。进门后是宽阔大道,两旁栽植树木。左侧是伊川即伊河,以伊川为界,西侧为龙门山,东侧为香山。门票上有地图,导览也会显示到达地点,有红灯提示,这点是值得称赞的。走了一小段到达原大门,拱桥上书“龙门”二字。没走几步到达禹王池,讲真,这禹王池里还有太湖石,真小池子。再走两步,到潜溪寺。目测是马蹄窟,唐高宗时期,本尊阿弥陀佛,褒衣博带,二菩萨,二弟子,左右立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而褒衣博带秀骨清像这一典型的北魏时期的雕塑风格,在麦积山石窟首次领略,龙门石窟进一步加深认识。
认真说起来,佛教对于三的尊崇也是到了极致,三十三天,三十三劫,三千世界,三生,三身,三圣,最后的各种三圣,是难记的。而对于窟龛内的主尊判断,也是???哦哦哦。
龙门山长约1公里,整座山体基本都被开凿为各种窟龛,大如殿堂,小若佛龛。窟顶藻井基本都以莲花为饰,如莲花洞,结跏趺座于莲花莲花座上,足踏莲花,步步生莲,遍身都是莲花。
而大窟内,一般是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或二胁侍或二天王,像寺庙中出现三佛并立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有时深深认不出主尊,只能从两旁各人来辨认。毕竟佛超脱智慧身上装饰最为少,而侧立菩萨未成佛则功能性较强,能从手势,手持,衣着辨认出来从而推测主尊为谁。
例如左右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判别则是身上的日月标志,那么主尊就一定是药师佛,合成“东方三圣”,又为“药师三尊”。而最为熟悉的“华严三圣”,则是骑六牙白象手持如意或金刚杵的普贤菩萨,骑青狮手持利剑或梵篋,主尊则为释迦牟尼佛的应身毗卢遮那佛。密宗称大日如来,能记得住,是因为这是属猴同仁们的护法佛。
继续往前走,就明显看出各朝不同时期的建造风格,不过从北魏开始佛教塑像风格到了融合的晚期,已经完全中国化,再往后就是本土化不断根据朝代更迭而进一步变化。
再继续走,其实龙门石窟的人为损害是可见,可惜的。
这里的万佛洞也挺多,多开一龛多一点功德。如古阳洞或宾阳三洞。不少龛外还保留了宝幢,大概这类的物件没有佛像来的值钱吧。会这么说,也因为导览里一直再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龙门石窟被劫掠得最为严重,想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部分窟顶门楣上的火焰纹云纹清晰可见,佛祖身后背光,圆照。
再往前就到了奉先寺,也就是卢舍那大佛所在地。开凿于唐高宗时期,背后石壁有方形窟窿,大约为宋金时期为保护大佛建造出来的屋檐寺庙,后因为影响通风,反而加速了大佛的风化,直接拆除了。所以想想关于保护文物,还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不能光靠经验,大多数文物的不可逆性根本无法承受一次又一次无知的经验。
奉先寺的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主尊卢舍那大佛,面如满月,眉如新月,波状发纹,身着通肩式袈裟,温柔慈祥。
左侧苦行第一的迦叶瘦骨嶙峋,右侧多闻第一的阿难胖胖胖胖,也就是所谓的“如是我闻”。在外是文殊普贤二菩萨,在外是多闻天增长天,在外则是力士。佛菩萨的线条优美,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华丽无匹,金刚力士护法天神的肌肉坚硬虬结。工艺精湛的褒衣博带轻飘飘的,曹衣出水一般。许多尊造像面容温和庄严似笑非笑。
诸佛海会。
再往前走,石窟损毁严重。宾阳中洞仍能看出依山势开龛众多。
这一路不长,但热,休息了几次,在邮局小商品店加一块钱换了有纪念章的明信片。想来比当时在敦煌疯狂买书,已经冷静下来许多。但也有不同,敦煌多壁画不能拍照只能看,所以买买买的想法会更旺盛。这想法在之后的双林寺也得到了印证。
接着过漫水桥,到东山石窟。这边石窟保存得更差,并且攀登更难。经过前两天的上山下山,一早上起来时,腿在打战,只能平地而行,上楼梯一定要扶着扶手,基本是走三停一的节奏,下楼梯也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慢慢走。提前体会到老年人的腿脚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东山石窟是真难爬。偶尔停停看伊川,对面的西山石窟,这样的工程必是举国之力。千年之前又是怎样一番气象。
东山石窟隔伊水与西山石窟,白园相望。风景胜地,自古以来。
一路上看到许多景区游览车和跟团游。基本都是观赏过西山石窟然后到对岸这里拍个全景就直接走了,其实挺可惜,如果能自由一点,香山这一侧也有许多可以看的。毕竟导览器上有语音介绍的,都还是值得观赏一番。
有蒋宋别墅,白园等景点,进去游览一番,想来文人也会找地方。
香山寺许愿条幅挂满了栏杆,坐在凉亭里休息。远望对岸,发发呆,吹吹风,手上手机相机,撑伞不便只能衬衫帽子,幸好天气还行,没有十分炎热。坐了十多分钟,想想可以回去休息一下,毕竟腿脚真的不好再到处逛了。慢慢挪下山,在礼佛台拍拍到此一游,随着人流出景区。停车场有公交车,等车人很多,每一辆车都是挤满了人,幸好我只一人,总能在最后要关门的时候,挤上去。
回到旅舍两点多,买了大份的凉皮,饮料和桃子,坐着也吃不完,讲道理,为什么凉皮里会放那么多花生酱,腻得慌。吃完躺着休息会儿,晚点再说。有些困顿,出门在外,早出晚归。生物钟越来越早,从一开始的六点多到后来五点多就醒了。
睡了一会儿,五点多准备出门走走找吃,然后在洗手间被猫拦住去路。旅舍有两只胖胖的大猫,明明不是橘猫,为什么会胖成球?一见有人就过来蹭蹭蹭,一开水龙头就过来蹭蹭蹭,这是你的洗手池,被你承包了吗?后来隐隐有想法,可能是渴了?接了点水,果然是渴了。喝饱了就自顾走开,唉,无情啊。
去前台打听吃食,被推荐了西工小街的锅贴和桂花酒酿汤圆,乘车过去,汤圆清甜桂花味浓郁,爽口好喝。本想去对面吃锅贴,看着门口大排长龙,再加上门店宽阔还有二楼,估摸不清楚物价,一个人默默缩了,逛了一圈直接到酒酿旁边点了碗酸菜鱼米粉,调料众多,重点是便宜。没错确实是便宜,独自出门在外没有太多挑剔的资格,然而味道挺不错的,加之本来就不太饿,不过还是吃完了。好饱。吃完觉得渴,然后买了杯两块钱的柠檬水,真半个柠檬切片加水,味道一般。出小街,在谋划去哪里逛逛,看到对面似乎是个公园,看看也不错。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王城广场,有“天子驾六”雕塑和“天子驾六”车马坑,主打周文化。
七点半,洛阳的天还没黑,但是广场舞已经跳了起来,另一侧,大爷们抽陀螺,角落有人唱歌,感觉其乐融融,挺好的休息场所。
坐了一会儿,准备骑车去丽景门看夜景,中途走岔道后面又偏了回来,骑到一半,突然一栋建筑,5层圆形攒尖顶,目测是个景区,亮灯很美,想进去看看也不错。进去后才发现是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我之前看到的是天堂景观,另一方形攒尖顶建筑则是明堂景观。
突然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明明半小时之前天大亮着,我脚下踩着的还是周代的遗址,我还在周朝,怎么半小时后,天黑灯亮,我就到了1500多年后的唐朝?不过想来也是缘分,同样以“周”,不过一个是“姬周”另一个是“武周”。这种感觉再次出现则是在同样恍惚的大同。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
好在公园只是宫殿内设门票,园内是开放作为民众游览之地。上台阶,走向明堂,阵阵音乐传来,听着耳熟,安九的礼仪之邦,殿内起舞。大致是一场戏,门外看看就行。
步行到处走走逛逛,园内较大,不过面积没有西安大明宫遗址来的大。但更喜欢这里的氛围,夜间亮灯,似乎能重回那时的灯火通明的夜晚。
从园里逛出来已经接近九点,想着说要赶紧回去,毕竟洛阳的公交收班也是很早的,北方,天黑得晚,但是公交车基本也是随着天黑而收班,真日落而归。
等了近半小时,等到了末班车,虽然是1.5的,坐上了总是好的。
这一天有期待的实现,也有意外的惊喜,虽然下肢非常累,但是运动量够了,心满意足。
大厅有外国人在聊天嬉笑,似乎是远处隐然有声,睡去。
洛阳,洛河阳面,洛水之北,13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