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二季第一夜
从今天开始我的成长日记——一千零一夜第二季,正式开篇。
今年9月份的时候,无意间看了张萌的一段微博直播,知道了立德,就买了一本执行手册,原本只是想进行记录,幸运的是有意外的收获。这本执行手册提供了一个新的自我成长的思路:给自己设定一个人物目标,并渐渐向他靠拢。这样一来我发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就更立体了。实现财富自由+成为那个理想的人,或具备理想人物的属性和特质。
17年没有结束,但是我的一千零一夜第二季已经开始,一个全新的塑造之旅正在慢慢拉开序幕。17年最难的目标我已经去努力完成,希望就此跨过,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一千零一夜第二季 时间是不由人的,但自控力是增加自己时间厚度的好帮手。 在第二季里,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1.增加元认知——方法:学习李笑来、薛兆丰付费课程。 2.提升英语能力——方法:学习赖世雄英语,从初级开始。 3.不丢掉专业——方法:每天固定时间练声。 4.不丢掉今年激发出的能力——方法:每周做两套至三套卷子。 5.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方法:每天坚持瑜伽、美体训练;每周坚持跑步。 6.提升文学素养——方法:开始背诵初中、高中古文课文。 7.有一手漂亮的字——方法:每天练习一句话或一个自词组。 8.能做一桌好菜——方法:每周末学习一道菜。 9.利用早晨时间——方法:早起至少6:00起床。 10.全年看完6本书即可——《荒原狼》、《东京一年》、《走出中东》、《中东生死门》、《刻意练习》、《把时间当做朋友》(临时添加《五大道》、《天津往事》、《我的祖父小德张》) 11.拥有较为年轻的肌肤状态——每天认真护肤。
一年有52周、一周有7天、五天工作日、两天周末。 工作日和周末应该有区别。周一至周五白天和晚上都不要放松自己,而周末应该是尽情享受生活的两天,因为毕竟好好生活才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工作上的事情,尽量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不要带回家里,家里是生活和自我提升的空间。 今天听到一个新的概念,即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确,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起床,梳洗、赶路、工作、学习、吃饭、睡觉。就像苟且于诗远方一样,它们都是糅合在一起的。不是割裂开来的。
在此系列日记中,只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做事情的感受及想法,不记录是如何去做的。
【游记】 圣诞前的天津之旅,是我俩第一次结伴出行,也是我封闭备考1年半之后的第一次放风,出发前除了激动就剩下期待了。因为行程时间很短,我为自己收拾的行囊也很简单,只有一个手提袋。但请注意:这是我以为的简单。直到和honey会师,才明白行李竟然可以只带一条毛巾和牙刷,对了还有一瓶擦脸油(我醉了),经常出门的他将行李化简出了新高度(此处有掌声)。
从跨出天津站的第一步开始,我便张开每一毛孔,用心体会天津的一切。
五大道是我们的第一站。临行前我在百度百科里草草的看了一眼五大道的简介,漫不经心的想象着五大道的样子,这想象远不如我亲眼所见的那样安静、整洁、华丽、温馨、庄严、有历史感。五大道在1860年被开辟成了英租界,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由于英国人管理着这片本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因此留下了很多风格相近,形态各异的小洋楼,再加上解放后天津政府的有效保护,就形成了可供大家游览的4A级景区。 走在五大道的街头,我似乎能感觉到,安静坐落在院墙后的每一个房间,都装满了故事,每一幢建筑都跃跃欲试的想要把它们经历过得一切都和盘托出。让房子讲故事是童话,但还好有书这种东西,可以填补我的好奇心,在等待回城动车的侯城大厅里,我已经开始甄选天津的历史书了。只希望在我了解这些故事后能再有机会从走一遍五大道。 在五大道里穿行的时候,和一队年长的游客擦肩而过,其中一位中年男人,边走边发牢骚,大意是说为什么天津五大道要将所有的名人故居锁起来,只让游客看看大门或者透过大门看看建筑外墙,大呼不过瘾。其实走马观花的看法,即便是走进了建筑物里,看到了被还原到当时的一切,可能也只能换来一句:真他妈腐败,太他妈奢靡了。之类的混话。历史遗迹还是留给史学家去还原、文学家去创作吧。尔等看客在围墙外走走就好,最起码想破坏也够不着。 “一带一路”是今年的高频词,我们在天津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了“一带一路”的灿烂文明。23号恰逢望野博物馆(非盈利机构)在五大道庆王府一层举办——“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主题是盛世和平。这个博物馆不打,但进行展出的展品近100件,占满了庆王府一层的堂会大厅。在这里我知道了传奇的小德张,知道了外表帅气内心郁闷的载振。文物展览要是没有懂行的解说,确实吸收的又少又慢,还好遇到了一位展馆的工作人员,除了聊文物我们还围绕文创工作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位工作人员聊到五大道的游览路线时说道:应该建立街道短途、中长途游览车,并且开辟主题浏览,例如:文学类、政治类、军事类、医学类等,或者按照地理位置进行街道游览,游览车上和故居由两位导游分开讲解。希望她这有建设性的想法能尽快实现,方便大家的游览。 在天津的第一顿大餐是不能不说的。在一个特别不起眼的楼道门口我们找到了网友呼声甚高的私房菜“乾宫”。由于私房菜开在老房子里,从上已经被磨得光亮的石灰台阶走进楼道门,再穿过灯光昏暗的前厅,才落座的我仿佛穿越回了100年前的老天津英租界,不过身着现代帽衫的点菜小哥一下又把我拉回了2017年12月23日。这家的主打是养生粥,但我和honey也没有放过那些诱人的大荤菜:芥末虾球、左宗棠鸡、豉汁凤爪、麻辣鱼片(名字恶俗但味道倾心)。吃完只觉得无尽满足,他家的粥确实好喝,当时还燃起了我淡淡的想回家熬粥的欲望。 第二站是意式风情区。我们选择临近傍晚才出发探寻这里的美。太阳已经落山,耀眼的霓虹灯点亮了意风区的万种风情。在商业气氛的烘托下,这里没有了沉重得历史感,反而有种除此之外皆乱世的味道。晚饭是咕咚咕咚喝啤酒、大口大口吃肉肉的节奏,没有啦吃德餐怎么能这么野蛮。可能是心情不错喝的每一口酒都不觉得苦,反而尝到了麦芽清香。如果下次再去我一定点一盘纯香肠。一米板上的酒就被我俩你一杯、我一口的一点点消灭掉。边喝边扯淡了一晚上,大好时光可以这样消磨真是奢侈又享受。 到达第三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了。海河边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冷。看河的人除了我俩还有不远处的两一个人,我俩脑补了那个人站在岸边的各种可能行。还没脑补完,就被深深的困意和彻骨的小凉风拉回了酒店。
还有些零星的体会,天津的司机和北京的哥一样健谈、周六的天津无风天清气爽、天津的仿古街不会再去、天津的摩拜开锁声音好尴尬(扫码结束后竟然放了一遍单音新年快乐)、坐高铁去天津真是太方便了。
-
MaGGGG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28 07: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