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观后感
昨天终于抽空去看了《芳华》,然后红肿着眼睛走出了电影院。我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流泪。也许是为了善良被辜负的刘峰,也许是为战火纷飞的年代流血牺牲的战士揪心。也许是因为我也跟着里面的人们缅怀了一遍渐逝的青春,虽然我的青春并不是那个年代,但无论在哪个时代青春都有相似之处。白岩松曾说过“青春就是回忆中最美,身处其中时并不自知。”人们总是要多年以后才会感受到青春背后的东西。像这部电影一样,开场的青春明媚,结尾的苍凉伤感。
有人说在这部电影里冯小刚都想讲,但都讲不明白。蜻蜓点水似的。
但我想说那么苛刻干嘛呢?至少我感受到了让我流泪的东西。而且青春啊人生啊命运啊本就是那么一言难尽的东西,所谓“芳华”本身是杂糅了许多因素的,家庭背景,时代洪流,个人性格……再加上命运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人前行。这些都是无法讲清讲透的,只能靠观者把自己的感受经历融入主角身上去感受。一部短短的电影又怎么可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阐述得明白呢?
这不是悲剧。也不是圆满的喜剧,却像一帧帧平缓推进悲欣交集的人生。电影结束了,世事一瞥。不悲痛不欢喜。却令人伤感。命运之手是最残酷的,把美好在时间里无声无息消融改变。它逝去不再回。只留下深深的伤感。
电影宣传海报上有主角们年轻纯真的笑脸,谁能预见多年后沧桑巨变面目全非的他们。像多年前的我们也未曾预料自己的人生。
开场的的歌曲和舞蹈并没有多余,它渲染了特殊年代文工团的背景和人物青春的形象,半个多小时后,命运之手已经默默推进改变了电影里每个人的人生。观影人看似平缓的一瞬,对于当事人却已是跌宕起伏的一生。
有人说这是给六七十年代人看的。80后90后的看不懂。
不曾想80后也开始步入中年,沉静下来时也会缅怀青春,细想命运的波澜。
青春是美的,无论身处哪个年代。善良也是美的。无论它被珍重还是辜负。
电影结尾旁白道:“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
时间像条平静的大河,无声流淌,带走了每一个人的青春。
不过还好,我们可以把最美的芳华珍藏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