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关注器官捐赠的不只有东野圭吾--《悠悠我心》有感
那天无意中看到有亦舒的有声书《喜宝》,亦舒,一个出现在记忆中的名字,熟悉并开始留心大概是源于小时候学过她的课文吧。《喜宝》?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书名呢?是人名还是形容词呢?所以我开始了收听模式。喜欢,喜欢她的娓娓道来、喜欢她简练的笔触也喜欢她的故事。还记得后来我兴冲冲的和同事讲这个故事的情景。既然喜欢就会关注,然后我发现,前段时间很火我也很喜欢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是她的,一直纠结要不要买她的书,买了怕不实惠,因为一套5本好贵的说,至少我是这种感觉,后来我只买了两本,昨天看了《悠悠我心》,因为我在上班,不可能一直读,所以断断续续的,我还是一天就看完了,下班后在回家的地铁上,我看到了结尾。记得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向同事吐槽,为什么亦舒写的都是畸恋呢?喜宝把自己的青春卖给了60多岁的老先生,子君和对自己有恩的闺蜜的未婚夫产生了所谓的真爱,这里呢年近40的面临绝境的男人爱上了十一岁的小姑娘并默默守候!他们的爱情是让人感动,但是这本书里我看到的却不只是爱情。前一段时间看了《沉睡的人鱼之家》当时是遗憾的,你看,东野圭吾在关注并倡导大家关于器官捐赠的问题;《萤火虫小巷》克莉丝汀·汉娜在关注并倡导妇女乳腺健康的问题,经过故事的渲染,这些问题更容易感染人并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中国呢?好像没有看到好的这种书呢,当然我的阅读量并不大,但是在这不大的阅读量里中国人的书肯定比外国人的书多啊,今天终于平衡了,《悠悠我心》里也在关注器官捐赠呢,亦舒让我感动了,我喜欢这样的作者,她们的文字让我感动,她们的善良让我反思,她们的睿智,让我每每提醒自己好好生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