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思想模块
在《五蕴皆空经》中佛陀推导出我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都不是自我,自我也许根本不存在,五蕴本身也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的,是“无常”的。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了佛陀说的“无常”一个可能的解释,人在不同时刻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这样的思维模块一共有七个。
2013年,进化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维西斯写了《理性动物》一书(The Rational Animal: How Evolution Made Us Smarter Than We Think),说自然选择给人类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
一、自我保护;
二、吸引配偶也就是“求偶模块”;
三、保住配偶;
四、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
五、关爱亲属,就是保护和自己有基因关联的人;
六、社会地位;
七、避免疾病。
人脑是不同模块之间的争论,而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未来简史》说人没有单一的“自我”,也没有“自由意志”,人们的行为是各个模块争论结果,当决定已经做出了,人的叙事自我还要给这个决定编造一个理由。赖特认为模块通过输出不同的感情占据人的注意力,哪个模块占据了人的注意力就主导人的大脑。佛陀说人可以通过修行,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就像好几个人给你提出不同的建议,而你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