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秋至,不待冬始(11月初呼市游记)
没有人说11月初去祖国的正北方呼和浩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旅游达人小艺说,这个时候去内蒙古很尴尬,秋天快完了,树上的叶子都掉完了,没有草,雪还没有来,也看不到高原草场千里冰封的盛景了。小方说,去内蒙古应该去包头,应该去阿尔山,呼和浩特境内的库布奇沙漠是三大响沙之一,库布奇虽在呼和浩特境内但离包头却近一些,阿尔山空气可以罐装出口,层林尽染、冰封千里。 总之,11月初的呼和浩特,秋林已经谢幕,冬雪还未上场,这个时候去玩耍,非常尴尬。但我和小颖还是去了。 我和小颖在11月初去呼和浩特,是因为航空公司说有特价,这个特价时间又是在周末,对我们没有年假的人来说,这就不尴尬了。更何况那里还有昭君倩影遗风,塞外西湖哈素海以及鲜香可口的羊肉烧卖。 于是,我和小颖在11月初这个尴尬的时节到了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处北疆,又名青城、乳城,历称云中、归绥。呼市机场的大厅里有很多更衣室,很多人就进去更换了厚很多的衣服。我和小颖虽然出发之前大概看了一下攻略,知道天气可能会比较冷,但通过网上文字看到的体验是虚拟的、不真实的,任何对于冷的想象都是不切实际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对祖国的正北方的那种冷没有概念。我们事先在网上预约了租车,在大厅里见过租车公司工作人员以后,我们就在他的带领下走出了大厅。 那是11月4日青城的早上,时间在8:30,我和小颖,两个吃了二十几年南方大米、喝了二十几年南方水、呼吸了二十几年南方空气的南方人,在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出机场大厅,第一次踏上了北部边疆的土地,呼吸了第一口云中郡的空气,就开始了对这北方边城的游览。 11月4日的南方,是难得的秋高气爽,气温徘徊在13摄氏度左右。我和小颖出发前,在南方穿的是T桖和厚薄适中的外套。从呼市白塔机场大厅的玻璃窗户往外看,阳光洒在大地,空气也显得闹热。走出机场大厅的那一刹那,刺骨的冷空气瞬间将我们包围,冷风开始像锋利的刀子刮向我们的脸,我们的脖子,我们一切裸露在空气里的地方,又像无数的麦芒正在戳着我们皮肤上的每一个细胞,想要戳破细胞壁,让细胞液流逝在空气中。我和小颖打着哆嗦,相互望了一眼,又望了望天上明媚的太阳,仿佛那太阳不是南方的太阳,那日光也不是南方的日光。难怪诗人们总说天涯共明月,而不是共太阳了。南方的太阳温暖、灼热,而这里的太阳,和温度无关。它成了空气的调色剂、大地的染色盘,把空气变成热的颜色,把大地也变成热的颜色,唯独没有把温度变成热的温度,没有把火焰变成热的火焰。 11月4日的南方。叶子成了秋天的颜色。街道上的银杏树叶正在开始由绿变黄、黄页透着光,枫叶始红,梧桐树干斑驳、树叶也开始纷飞。正是秋意浓的时节。而青城,在11月初的秋冬,向我和小颖这两位对北国的秋素未谋面的新人展示了它的潇肃、它的苍凉、它的荒茫。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群山。一群山,遍野的草、漫坡零星的树都是一个颜色。一群山,全是那样的草,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是绿正变成黄的颜色,是枯草的颜色,齐莊被割掉,草胫还在顽强的想在地上,像在向我们宣示还会回来;一群山,零星分布着那样的树,都是荆棘状的杆,让人不得靠近。但如果你凭此认为青城的秋就只有一个颜色,那你又要犯错误了。青城的这个时候,也有缤纷。它的缤纷在延绵山峰处的敖包。在此之前,我和小颖从未见过真的敖包,我对敖包的认识仅限于歌曲敖包相会里的几句言语。直到看过以后,也只能有一个视觉感官上的认识:中间有一个小塔模样构筑物,刻上各种文字,与周围用绳索相连,绳索上挂满经幡。青城山上的缤纷就来源于这些经幡,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像要弥补他处未曾见过的色彩要一次见完一样,在那荒茫、萧瑟的高原草场集中刺激着我们的瞳孔。 11月4日这趟旅行之前,我和小颖认为北方的饮食无外乎面食文章。在南方,可以来一碗麻辣鲜香的小面,光是调味料可以摆满整个案几,可以来一锅热辣翻天的火锅,把各种调味用到极致,无辣不欢,不麻不乐。但在11月初的青城,一碗热气腾腾的饸烙面和一两风华绝代的羊肉烧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饸烙面,比南方的细面宽,比南方的宽面细,比南方的面粗,韧劲略强,辅以羊肉汤,加上一勺羊杂碎,一口面、一口汤,在寒风呼啸的早上,在寒风呼啸的中午和寒风呼啸的晚上,对,在寒风呼啸的一切时候,顿时驱走寒冷。羊肉烧卖,是飞机上热心的呼市市民老武极力推荐的,并且强烈推荐我和小颖一定要去德顺源吃。老武是前派出所民警,现在自己和夫人开了一家培训学校,飞机上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跟我们讲述南方的空气湿润,像可以拎出水一样,南方的火锅麻辣像吞下一座火焰山,南方的人、南方的酒醉人,昨夜的酒昨夜的风差点让他迷失在风景里,误了飞机。所以,他极力推荐我们迷失在德顺源的烧卖里。德顺源的烧卖,量词为两,1两八个,我和小颖在11月初的清晨,推开德顺源的大门,街道冷清,德顺源闹热,街道人烟稀少,德顺源人群传动,街上彻骨寒风,德顺源人情温暖,有衣着随意的寻常百姓,有衣着考究的生意人又或者是快要去上班公职人员,无论老少,无关富贫,人们在这里谈学习、谈生意、谈嫁娶,大多数人的架势看上去像要进行一次世纪长谈。在这样的早上,我和小颖闯进了德顺源的味蕾迷宫,1两羊肉烧卖,1碗小米稠粥,一盘地方咸菜。烧卖1个,蘸上老陈醋,1口下肚,薄薄的烧卖皮儿裹挟着葱香细嫩的羊肉,气味、口感像成千上万的小人,拿着羊肉做成的矛,拿着大葱做成的矛,拿着醋做的矛,拿着各种材料做成的矛,卯足了劲刺向你的味蕾。这时候,你只想举械投降,任由宰割了。少顷,1两毕,续、再续。 当然,呼市还有繁盛的召庙、虔诚的信众、辽阔的哈素海。 如果春天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萌芽的小草,翠绿的坡野以及成群结队的牛羊;如果夏天来,也许能够看到莺飞草长,牛啼马嘶;秋天早点来,也许也能见识多彩缤纷的山林;冬天来,冰封千里的景象也能让我和小颖这俩南方人见识冰雪刚毅。但也许就会错过北原的苍茫,和11月哈素海的日落。 我想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尴尬。 下一秒,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