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有风 | 海南岛骑行
记得小的时候超级笨,我妈带我学骑自行车怎么都骑得不怎么样,之后也没骑过自行车了,大二的时候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直接骑上了路,发现还是很easy的,然后的然后,就有了海南环岛骑行。
Day 0. 到达
从沈阳到长沙,再从长沙到海口,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从羽绒服一路脱到短袖。

火车到了湛江,便是大陆的尽头,火车被拆成了一节一节,然后拖到轮船里面过琼州海峡,到了海口,再把火车一节一节的拼起来,中午到了湛江,天快黑了才下了火车。
我们住在了517驿站,这里可以租自行车环岛,提供的装备还是很全的,而且骑行环线大部分的城市都有驿站的分店,可以修车什么的。老板娘前几年大学毕业来海南环岛骑行,发现了商机便开了一家租车驿站,后来越开越大,后来覆盖了全岛。
海南环岛一共有三条线,西线没怎么开发比较原始,东线海岸开发得比较多,中线的山路很多比较难骑,但风情不错。我们选好了未来十天的坐骑,计划从西线骑行到三亚,再从三亚沿着东线回海口,但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变故。
Day 1. 海口——文儒镇

驿站在海口市的东面,要去西线的话,就要先骑车穿行过整个城市,海口的街道很干净,不过早上出门很堵车。
一月,海南正处于雨季,还没出海口城区便下起雨,越来越大,勉强在高架桥下躲雨,等雨小些了就继续向前骑。好不容易骑出城区郊区,我们相互对视,发现脸上都是细小的泥点,裤子上就不用提了,幸亏买了整身的雨衣。中午骑到了老城镇,吃午饭的时候,路人都奇异地看着满身泥点的我们。
本以为可以驾驭得了下雨天,可是在雨里这样骑太无聊了,查天气预报未来几天西线的几座城市都是有雨,绝望之时发现中线的几座城市没有雨,也不管中线的山路多难骑就果断换了线路。
一下午,都还是阴雨绵绵的,这段路没有碰到别的骑行者,被汗和雨水混合折磨的也早已没有了早上出发时的激情。海南这儿熟透了的香蕉果然比北方的好吃很,不过也难以抵消掉此刻的沮丧。

骑过了澄迈县之后,便是那种穿越热带森林的省道,雨也没有那么折磨人了,空气里尽是雨后弥漫的雾气,偶尔一两辆大车驶过,也会避开我们,好像运气在这里就变好了一些。

估计天快黑的时候,终于在文儒镇找到了一家能住的地方,一身疲惫和心塞,吃不惯的南方的米,却也都顺其自然的随着细雨入梦了。
Day 2 文儒镇——琼中
中线的山坡路很虐人,上上下下的坡路没有断过,索性骑得还都是柏油路,大的车来往很少,两边的椰树也多了起来,菠萝蜜和香蕉树也都是遍地是,但是都高高的,想摘一个很困难的,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用一个很长的杆子上面挂着刀,去砍椰子和香蕉。

一月,在东北早已是隆冬,白雪或荒芜已经是人们日常的节奏,但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农民在田间驾着水牛耕田。

路边的村子,还经常会看到晾一些很薄的木板,可能是卖出去给家具厂的原料。

在环岛的路上,骑行半路吃饭,小饭店几乎都没有菜单,而且都是看着有什么菜,再点菜,我们佯装着普通话很标准的样子,免得人家看我们北方的,要我们高价格。
下午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湖,虽然雾蒙蒙,但总算缓和了昨日的苦逼,临近琼中的山路不是很好骑,但总算出了太阳,看到了蓝天。
琼中不大,街上的楼房外面的装饰会用一些黎族的文字来提醒人们这里是黎族的“天下”。
街上会有很多阿姨带着手指套在那里坐着剥那种生的槟郎拿去卖。有时候无法理解这边人喜欢吃槟郎的习惯,主要的是槟郎吃完,汁液吐出来是红色的,然后才知道,经常看到地上那一滩滩红色的像血一样的东西并不是打架斗殴或是路人吐血,而是槟榔汁。。。
Day 3 琼中——五指山
琼中出发,美好的晴天,终于可以拿出相机享受热带的风光,但是绝对是大腿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五指山的阿陀岭,是中线噩梦最深的地方,连续十二公里的上坡,绝不是一句折磨人可以概括的,菜鸟如我,大概骑到8公里就开始往上推着走了,对面骑过来一个大哥,很轻快的问候了我们,还嘲笑我们骑得慢。。。废话,你丫的没带驼包骑得能不快么。。。

阿陀岭的山顶超级美,下面的五指山市在山间一坨云雾之中依稀可见,阿陀岭下坡是九公里的连续下坡,没有停留,上山几小时,下山几分钟,车速超级快,幸亏没有什么大车上来或者下去。

山路的尽头就是五指山的市区,不大不小的城市,有一条河穿过,生活安逸得很,没有游客的喧闹,倒是一处候鸟式过冬的好地方。
Day4 五指山——三亚
一路向南的路上,依旧是阳光明媚,经过了昨天虐人的大坡,感觉今天的路根本不算啥,超级轻松的心态奔向海南岛的最南端。

在三亚和保亭的交叉口,一两别克车的车轮大盾牌飞下来了,幸亏我们骑得慢一些,不然肯定中招了,不过那个大盾牌拿起来很像美国队长!

冬天,也就是在海南还能吃到很廉价的西瓜了,算了一下比成都夏天西瓜的价格还便宜,快到三亚的时候,我们就在路边开始啃西瓜腐败。

三亚30度的烈日,挤干了前几日被雨淋的湿润,坐在三亚湾,看着远处的船,逆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返航,几日的疲惫终于有了安放的着落。

Day 5 在三亚
寒潮逼近,三亚开始下雨了,早上起床坐公交,旁边来度假的阿姨一直在大声的多打电话说他们家里漏水的事情,到了南海观音的景区排了好久的队,打着伞在景区里面人挤人。。。感觉悲催的事情就像糖葫芦一样,从来都不只有一颗山楂在上面。

海里面的观音象很壮观,即使下着雨,人依然很多,可以走到菩萨脚底下膜拜,据说建好这尊菩萨之后便很少有大的灾难登陆海南岛了。
美食还是填补悲催的上午最好的疗伤药,碰巧找到了一家很好吃的海鲜,终于为阴雨的一天填补些乐趣。三亚街边超市几乎都会有卖椰子的,而且每个老板都是切椰子的能手,新鲜的椰子肉远比亲人从这里带回去的要好吃很多。

每到一个沿海的城市,都很喜欢去他的渔人码头转转,阴翳的天气下,再蓝的海给人的感觉都像是川菜里缺了麻椒一样,但是忙碌的码头倒不会。

傍晚没有日落,但还是坐在沙滩上,车子锁在一边,看着这些孩子们打沙滩排球,听着远处海水涌动的背景音乐,不由得好生羡慕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们。
晚上找七爷出来在凉凉的天气里点了一份“清补凉”,七爷本来和学校骑行协会的人一起从西线骑,不过半路摔车,就提前来了三亚休息,等队友来了一起骑东线,听她说西线最近几天一直下雨,我还是很庆幸自己的选择的。
三亚,是海南最不像海南的城市,过度游客化的气息,加上很多外来的人,稀释掉了这里原本的味道。但每一个城市都会有它自己的印记,也可能是自己没有在这里呆很久,没有真正看到太多专属于三亚的海南味道吧。
Day 6 三亚——陵水
只隔了两天,三亚的温度骤降,早上起来超级冷,我们的衣服还寄放在了海口,一大早又没有什么开门的商店,最后运气还算不错,买了护膝带上。

离开三亚的途中,顺路去了远离市区的亚龙湾,水质要比三亚湾和大东海好很多,虽然乌云已经把整篇天空包裹住,但海水看起来依旧很蓝,若不是因为寒潮来了,真想在这里呆上半天再走。

寒潮是从北向南奔来的,骑行的路上,强劲的五六级大风迎面向我们吹过来,有时候就被大风逼的停下来休息下,顺便仔细欣赏路两旁的热带农田风光,记得路上看到一个比较瘦的小伙,好像是被风吹得连人带车一起翻到了路旁的沟里面,惊恐至极,所以下次出门还是要多吃点的,至少为了抗风。
就这样逆着六级大风,骑了将近一百公里,终于到了陵水县,入住旅馆的前台妹纸裹着羽绒服带着手套,一脸吃惊的看着我们两个穿的即为单薄的狼狈人,海南是没有暖气的,幸好还有空调,不过被告知海南的空调没有热风功能。。。顿时身体的凉意加重了十级。


陵水还算是一个有趣的小地方,很接近我想象中的南方小镇。晚饭还是吃了好几个城市都有的陵水酸粉,县城小而紧凑,不一会儿就转完了。然后两个东北小汉,被从东北吹到海南的寒潮逼回了旅店,冲完热水澡就躲到被子里不想出来。
Day 7 陵水——兴隆农场

我们环岛没有规定天数,也不是为了破自己几天行程的记录,所以在强烈的寒潮下,就放缓了行程,只骑了六十多公里,目标放在了兴隆华侨农场,据说那里的温泉还不错,就找了一家带温泉的宾馆住下。

兴隆农场的土咖啡很不错的,是当地自产的咖啡,在兴隆咖啡馆遍地都是,不像内地咖啡厅的浮夸,这儿的土咖啡馆更为市井,提供的糕点也很好吃,我们挑了家槟郎树林旁的小店坐了半个下午。

可能是因为海南的一年四季都太热了,这儿的温泉和我想象中的那种封闭式的室内温泉差别很大,住的这家宾馆的温泉类似于室外游泳池,池中间还有几颗椰子树,晚上固定时间会放温泉水进来。but 这种格调和寒潮下的海南太不搭了,这么冷的天穿着泳裤无异于冬泳,还是回房间去洗热水澡算了。。。
Day 8 兴隆农场——博鳌

兴隆农场沿着太阳河向东北骑过去,就到了万宁市,由于今天的行程不断,所以我们出发的比较早,天气比前两天好了很多,没有那么大的风迎面吹来,骑起来顺畅不少。在万宁看到好多伙背着背包搭车环岛的大学生,大约每一群都有十人以上,好想去告诉他们,你们这么多人不好搭车啊,要分散开,不然只能搭大巴车了。。。

离开万宁,往博鳌骑去,海南的高速是没有收费站的,所以自行车也可以跑到高速上去骑,不过那样就没意思了,又不是快递员给人家送东西,毕竟是边骑车边享受风景的嘛,不然就不可能知道原来菠萝是长在地上的,原以为是长在树上的啊。

博鳌是靠亚洲论坛火起来的,来这里的游客还算不少,所以博鳌镇就像是为游客专门准备的一个存在。博鳌的海水现在不是很干净,可能是因为风太大,把泥沙卷进来了的原因。
坐在海边的防浪石,看着下面浪花奋力涌来,在石缸里溢满留出,像是勇士在攻城,却每次都无功而返。

因为恰巧碰到寒潮的原因,在博鳌吃东西比其他地方贵很多,饭馆老板说因为寒潮,大陆和海南的船已经停了好几天,现在食材比较稀缺,忽然有些担心起回去的船来,若是一直不通船,难不成要在这里过年么。
Day 9 博鳌——文昌

东线并不是那种一直在海边的路,海边有很多的生态保护区,如果全都通公路的话可能不好管理,只能到达城市之后或者偶尔的一个路边才能看到海。但是现在看到海,早已没有最初的那份激情了,糟糕的天气,不断消磨着我环岛的热情,只有旅途上偶尔的小插曲才能给我们加点作料,比如在会文镇吃午饭的时候,林记饭店的那只狗狗一直默默的看着我们。

本计划了文昌再骑去东郊椰林的,但是一路上的椰林看得太多,而且看着天气好像要下雨,就懒得过去。
文昌的老街很有味道,码头边,拆的酷似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华侨风格建筑,却依旧被海鲜店老板用来支撑门面。

傍晚,文昌的码头停了超级多的渔船,渔人正在收网,码头旁边就是一个极大的海鲜市场。

内陆的人逛海鲜市场的确很长见识,会见到各种奇怪的海鲜,很大的大龙虾什么的就不说啦,海鲎倒是第一次见到,据说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而且极为专情,一旦雌雄海鲎配对后,之后就一直一起生存,好像不会出现什么出轨的事情,哈哈。

老板说,因为寒潮,渔船已经很多天没有出海了,所以海鲜市场不可能有新打上来的海鲜,许多渔夫收网不过是做做样子,让大家以为海鲜还是新鲜的,所以我们并没买海鲜来吃。
传说文昌鸡不错,买了一只,却还是享受不了这种白斩的味道,感觉就像是用白水煮的未加任何东西,太平淡,实在受不了。
Day 10 文昌——海口
早上刚出住处的时候,误打误撞的闯进了一篇椰林,因为贪恋风景,差一点没找到出来的路。奔向海口的路上很兴奋,虽然环岛不止为了环岛,但是看着自己即将达成的目标,还是很激动的。

行程不是很紧张,骑了一段高速又换成一段国道骑,上午便进入了海口境内。阴沉的天气一直笼罩着上空,靠近海口的路显得没有之前有趣了,中午停在了大致坡镇吃午饭,饭店旁边的树并不是很高,但树根却帅气的露在了外面,貌似这种盘根错节专治密集恐惧症。

517驿站在海口城东,到了市区很快就回到了驿站,运气很好,奔向驿站的路上感到有一丝丝小雨打在脸上,到了驿站还车的时候就已经是倾盆大雨,庆幸躲避过这场浩劫。

至此,10天环岛骑行结束,致我风里雨里太阳里的811.73公里。
Day 10+
海口街头卖大青芒果的超级多,听青旅老板说,常住在那儿的妹纸都是用大青芒蘸辣椒、酱油吃,顿时三观尽毁,感觉青芒一下子沦落到了黄瓜和萝卜的地位。

虽然白天海口天气很糟糕,但是晚上可以看到远处的云雾里依稀的透出光亮来,同住的人说这是海边城市特有的现象。

海口的骑楼老街保存的很完好,一整条街的民国建筑鳞次栉比,在想骑楼这种东西会不会和这边多雨的天气有关,即使是人们可以在骑楼的游廊里面自由穿梭而不用打伞。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干净的骑楼老街旁边的一些老街巷,反而更值得一品,虽然电动车乱停,墙上也长满阴雨天气必有的霉斑,但细心的话还可以发现许多意外的惊喜。

拥挤的老街上的人们正在忙活着过年之前需要的一切,一处角落里,无名的书画老人正在那里写春联。随便的找一家拥挤的茶馆,要上一壶“老爸茶”,吃着糕点,玩手机亦或是看报纸,都要比给洁净的骑楼街拍证件照要有趣许多。老爸茶在海南是很流行的东西,听说一个家庭里都是女主人干活,男主人去外面喝老爸茶,一喝就是大半天,如果谁家男人不出来喝老爸茶,就说明他家的女人没本事。好羡慕海南的男人们,哈哈。

清清和我就在海口分开了,我只在海口多呆了一天,就独自坐船去了北海,船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小时才起航,一声鸣笛过后,十几天的记忆便完整的留在了海南岛。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