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心得总结
今年在养孩子这件事情上的心得就是不要焦虑,要淡定。
养孩子要淡定。
要保持佛性。
蛋刚出生下来没多久,皮肤上长了很多痘痘,学名叫新生儿痤疮。晓玲的孩子比我的大六周,着急的不行,托人挂了儿研所的号去看。结果医生说不用管。
大概是因为刚从羊水里面出来,对外界刺激敏感导致的,孩子头发油,散发着莫名的味儿,脸上痤疮,眉毛和头顶还有许多黄色的痂,一点也不可爱,也没有奶香味。
群里的妈妈,但凡是孩子身上起了什么点点,都统一到湿疹上(有些并不是),买肤乐霜买艾洛松,儿研所20块钱一只的肤乐霜(需要亲自带孩子才给开),代购价一百,供不应求。
我也买了。买了就不焦虑了。其实也没用,肤乐霜是中成药气味非常难闻,不配合激素药用,基本上没啥用。有些人拿郁美净配艾洛松用一样管用,让我感觉其实只是艾洛松这个激素药管用,其他都没用。激素药见效快,对孩子可能没有多大好处,虽然有人说,小面积的使用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感觉这个药吧,根治的还是家长的焦虑。其实孩子很多时候都没什么毛病,就是家长着急的不行,药哪是给孩子用的,是给家长用的,治他们的焦虑。用了药,他们就不焦虑了。
用了一次,我没给孩子用了。每天早晚给孩子温水洗脸,擦Aveeno润肤霜。一两周也好了。两个月时带小蛋出门,皮肤已经光洁粉嫩了。
后来孩子病毒性感冒发烧。也是如此。群里的妈妈逢上孩子发烧,大部分都是连夜去儿童医院、儿研所挂号的。孩子不吃奶了,要去儿科保健科营养科,开一堆治疗积食的中药什么鸡金散的;孩子夜里睡不好,就去测微量元素;稍微有点育儿常识的我,自然是避开了这些。
当时小蛋发烧38度,情绪不稳定,很难安抚,我们用物理降温搞了一夜,什么用也没有。虽然看过的科普书说小孩发烧只要没超过38.5,只要没有其他指征,是可以在家观察的。也不用喂药,但是我焦虑,着急的不行。挂了医院的号去看。还咨询了丁香医生。诊断之后安贞医院的医生开了一些中成药,让38.5度之上,再给吃退烧药。
中成药我咨询了丁香医生,结论是没必要吃,理由是中成药成分复杂,难保没有过敏源,孩子要是过敏了,很麻烦;另外中成药一般没什么效果,还特别苦,孩子吃了容易呕吐,不建议吃。自此我打定主意,以后孩子有病,去北医三院比安贞医院要靠谱很多。自从有了孩子后,我就成了一个立场非常坚定的中医黑。
多喝温开水吧。
小蛋也是难受了,平时不爱喝水,这次喂的水,一口一口都喝了。
等他一烧到38.5,我们就迫不及待的给喂了退烧药,一会儿烧就退了。
后来想想实在没有必要去医院折腾。是我们太过焦虑。
发烧好了之后,小蛋总是一天五六次便便。虽然这个次数相比之前一天10多次,一天七八次,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群里的妈妈都在给孩子喂益生菌治便秘、拉肚子了。一天五六次的妈妈们化验大便的很多。于是我也去了,我这个跟风狗、学人精。
化验了两次,开了一堆这个那个的益生菌、乳糖酶,吃了没什么用。添加辅食后,自动好了。
现在想想自己也是折腾,明明孩子精神正常,吃喝也正常,啥啥都正常,非要给自己找事。完全没必要为这个焦虑。
等孩子添加辅食之后,又是一场。
群里的妈妈整天的话题离不开辅食机,第一口高铁米粉,几百块一斤的鳕鱼,三文鱼,虾皮粉,亲手做的溶豆、磨牙饼干等等。
感觉实在是没有必要的。经过前几次经历,我决定我们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不会超出预算去买那些死啦贵的食物。
同时为了节省时间和劳动力,给孩子买的成品肉泥和果泥。
至于溶豆和磨牙饼干,个人觉得不太安全的样子。也不想这么早就给孩子喂这种零食。
我的想法是我个人比较相信工业化,相信科技。自己做的爱心牌辅食固然好,卫生是个问题,时间和精力的耗费是另一个问题。
再者,我这个非肉食爱好者,闻到生肉的腥味都能吐出来。
我认为添加辅食之后,孩子吃的食物种类应该尽快丰富起来。鉴于我和老公双方的家庭都没有过敏史,我们没有严格遵循一种食物吃三天观察再加新的食物这个惯例,而是很多种食物混在一起喂他吃。肉泥蔬菜鸡蛋黄米粉核桃油一起拌匀了喂。
迄今为止,还算可以。
建议大家不要学我。
在衣服方面,我的想法是保暖舒适为主,不必多。能有几件换洗的就够了。
买衣服也难免掉了几个坑。
不建议给一岁以内的宝宝买针织或毛衣连体:扎人掉毛不挡风。
鞋子一定要买不爱掉的,否则宝宝一穿上就自己蹬掉了,尤其是几个月大的宝宝好像都是苍蝇转世一样,特别喜欢两只脚来回搓,袜子都能搓掉,可别说鞋子了。
羽绒服不要买光面的,滑溜溜的超级不好抱。也有不建议给太小的孩子穿羽绒服的,因为不透气。
早教。
3个月时带蛋去社区打疫苗,认识了一个比我们家小一天的宝宝。那个姥姥带着宝宝,提着宝宝的两个小胳膊把宝宝拎起来,婆婆说这样提着宝宝没事吗?那个姥姥说,没事,早教中心都这么教的。婆婆说,这么小就上早教啦?那位姥姥自豪又嗔怪的说:哼?还早?我们家宝宝刚满月就去早教了!
不得不承认,北京这边早教的比例很高,大多数都是3-6个月开始去。
妈妈群里交流哪个早教中心好的时候,我也纠结了一下这个问题,要不要带蛋去上早教。
想想我和老公上班后,蛋每天和他奶奶坐在窗户前看外面的鸽子飞来飞去,感觉好孤单。
我在朋友圈问了一下早教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发现我的博士同学和同事基本上都没有给孩子报过早教,感觉没必要。我的一个高中女同学说她报了美吉姆,特别好。因为她的孩子是剖腹产,早教中心的人告诉她:剖腹产的孩子容易感官失调,所以必须得报早教之类的话。我一直觉得剖腹产和顺产的孩子应该没什么区别,不怎么相信这样的话。另一个相好的小伙伴是在孩子一岁多能走能说话的时候报的早教,建议等孩子知事的时候报不迟。
于是早教暂时放下了。我是觉得孩子有个玩的地方挺好。唯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是,我只有周六有空,而周六是家里固定做清洁打扫的日子,恐怕没有很多时间带他去,再加上我懒,估计日子长了会不了了之。
游泳。我倒是挺乐意带孩子去游泳玩耍的,觉得宝宝扑棱着游泳的样子巨可爱巨治愈。
但是蛋正好处于认生阶段,任何陌生人的接触都会让他号啕大哭。带去玩过一次,还没下水游,已经哭的声嘶力竭了。现阶段放弃。
最后关于养孩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得就是一定要让老公参与养孩子的整个过程。
我身边很多一部分老公都是甩手掌柜。孩子刚生下来,就被隔离开来,不管是用:老公白天要上班,孩子月子里晚上要经常醒会影响老公休息。还是用:他才不会照顾孩子,连换纸尿裤都不会。的借口。
其实这两个理由都是靠不住的。第一,怀孕生孩子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可以说是很艰苦。凭什么要考虑老公上班休息啥的,大家都很辛苦都很累的呀!他最多就是晚上休息不好,比起整个孕期和生孩子的痛苦,简直微不足道。再为他考虑,我感觉这老婆当的也太伟大了,牺牲太多了,反正我是不会这样牺牲自己的。第二,第一次当妈妈,大家都没经验,都是慢慢学着来的,你可以学会,孩子爸当然也可以学会。
我在孕期给老公洗脑:
- 关于生孩子之后的产后抑郁,如果有,他一定不能生气和我吵架,什么话必须不可以对我说都提前对他告知了。一些关于育儿和产后抑郁的科普文也经常发给他看。
- 养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别指望我一个人给孩子换纸尿裤、洗澡、穿衣服等等。
- 经常带他去参加一些孕妇课堂、讲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次产检必须陪同。
等孩子生下来后,我们没有分开睡。尽管婆婆和我妈都提议,她和我睡,方便照顾孩子。但是我都婉拒了。照顾孩子从来都是父母的责任。没有人可以代替父母帮你养一辈子的孩子。晚上给蛋换纸尿裤洗pp也是我们一起。
第一次鼓励他试试抱着小蛋哄睡的时候,他犹犹豫豫的说,这个我不会呀。我一抱他就哭。我建议他把手放的松一些,姿势换一下。慢慢的,蛋也可以在他的臂弯睡着。 因为孕期科普到位,婆婆提议的很多过时的育儿观念,我和他都能站在同一战线。现在老公给孩子换纸尿裤、洗澡、穿衣服、哄睡、喂辅食各方面都是棒棒的。
感觉自己在这一点上做的还好,没有让老公成为猪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