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我们用生命的六分之一时间看电影,但我们要如何让它对得起生命?
1匆匆
又到了年终,时光匆匆, 太匆匆。
豆瓣照旧推了年终观影记录,今年看了一百多部,很多院线片,中间还夹杂了几部电视剧,相比我当年在学校废寝忘食一天三四部的进度,这数字确实太少了。
但从总数来看,却也不少。
玩豆瓣7年,现在记录的看过的电影数量已经达到了2033部,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一天一部,要用2033天,要5.56年, 也就是要被蔡国庆祝福五年半。
也就是说,看电影,占据了我生命将近六分之一的时间,换句话说,我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由电影构成的。
从写影评到现在,在豆瓣记录的有342篇。
从一开始的兴趣,到现在的执念,以及为我带来一些零花钱,结识更多朋友的神奇隧道,要感谢文字,感谢影评。
但是看得越多,写得越多,我就发现,我写的东西,越来越脱离电影。
以前在学校接受的训练,是推拉摇移跟升降,是景别,场面调度,是劳拉莫尔维,是明斯特伯格,是安德烈巴赞。
到现在,发现除了记得住人名,他们说了些什么,全都忘光了。
而曾经看过的那些电影,认识的那些导演,伯格曼格里菲斯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斯基让吕克戈达尔特吕弗……
也都在记忆中,在生活的庸碌与苟且中,慢慢远去了。
2 大喊于菜市场
现在写东西,完全是依靠本能在写。看电影,也是依靠本能在看。
这有好处,也有不好处。
好处就是,一部商业电影,你能够很快进入角色,随便拉几下, 就知道整个剧情如何,人物冲突如何, 情节点在何处转折,主角最终又结局如何。当所有的这一切都被你猜到,那种凌驾于主创之上的快感就会迅速袭来,这之后,评论如何写,下笔便是。
但写来写去,不过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升华而出的一点粗浅道理,加点华丽文字,润色一下, 包装起来,似乎也有很多拥趸。哪怕是读后感,也有人看。(这里只能一并感谢各位抬爱)
除了约稿之外,自己为自己写的东西,往往兴之所至,信马由缰,不想写了,就匆匆结束。以为像当年写出《终南忘余雪》的祖咏一样, 意到即可,不必深究。
如此的时间多了,不免有些浮躁,静不下心去拉片,就写不出真正的影评。而在现在这个众生喧嚣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键盘与麦克风的时代,在所谓影评都已经泛滥成灾的时代, 这样的影评写出来,也不过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大喊了一声而已。
3源与流
真正好的影评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还是要从影像系统来出发,电影诞生之初,并不具有叙事功能,而只是影像的记录者存在,对于电影是什么,诸多学者议论不已,但之后,随着欧洲电影与好莱坞的兴起,电影工业的发展,电影被用来叙事,已经成为金科玉律。
源流源流,没有源,就没有流。
高级的影评,依然是用电影的语言逻辑读电影。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创作者的精心设置,镜头所容纳之处,并没有多余的东西。
电影也是一本书,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叙事方式与方法,色彩的冷暖在情节中有寓意,节奏设置与观众体验有关系,动静、景别、构图、光效,都是叙事的一部分。
比如《霸王别姬》

程蝶衣跟段小楼的这个镜头,之前看,也许你只是看到,张国荣的哀怨神情,杨立新配音的念白。
但纵观整个构图。通过那个最左边的灯,很鲜明的构成了明暗交织。
一边,是蝶衣在光明中的声声慢,一边,是小楼在阴影中的无所谓。
记住,镜头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是有意义的。
当程蝶衣说出这句话,整个画面的明暗,便是两人内心的真实反映。
比如《喜剧之王》
周星驰的这部电影, 一个半小时不到,但节奏却是无比流畅,设置也足够丰满。
从镜头调度,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张力,喜剧效果,也多是从此而出。
影片刚开始,周星驰在摄影机前,指导群演演戏,几次三番不满意,大声喊cut。

镜头不转切,下一秒,就是真正的副导演过来抓过他的头问他的身份。
而周星驰也得以说出那一句纵贯全篇的经典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电影就是如此神奇,优秀的电影,其编码者是无比聪明的,而他们也力求那些观影的人成为优秀的译码者。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这样来看电影。聊聊主题,类型,说说影史,甚至只是看剧情,都是挺好的事情。只是,对于一些电影来说,有点可惜。
4 造梦与生长
现在的电影, 每年几百亿票房,如此大的产业,人们去看,其实是为了做一场梦,如果这个造梦的机器不能运转了,现实中的人们,也会少了很多乐趣。我们让自己的情绪伴随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是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此生也许难以经历甚至想象的百般人生。
但电影,也可以分许多层,在满足了感官预约与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也许还能更多一点思考,这思考,从影像而起,以人体全部接收器的开启为条件。
当你的眼睛从字幕上移开,把最后一颗爆米花放进嘴里,不仅看到画面的主体,还能看到人物背后的小树轻轻被风吹动,看到不同人物与不同演员的内在关系,相信你对于电影的热爱,将更近一层。
这就是今年快结束了,我想对你们说的话。
少看一些看图说剧情的公号,重温一些老片,看那一片羽毛飘落,看那一朵兰花盛开,看口中的牙签上圆睁的双眼,看那一个破了洞的皮球,如何成为演员演戏的最大支柱与生命临近崩溃之际的最美图腾。
来年,我们不浮躁,静静地,看电影,让那掠过的影像不光成为记录中的数字,更成为生命中的营养, 这样我们才能说,这构成了我生命几分之一的时间,我们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了解了自己应该了解的,也认识了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关键在何处。
我们才能说,我的观影人生,是严肃的,是值得的,它灿烂地生长过,它还将更加灿烂,并争取在有限的时日,蔓延至于天边。
愿我们岁月无负天地,愿我们此生辽阔高远。
林夕说,“很多人结婚只是为了找个跟自己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能够分享看电影心得的人。如果为了只是找个伴,我不愿意结婚,我自己一个人都能够去看电影。”
长按关注公众号,以电影的方式看电影。看完电影,也许我们还可以聊聊电影之外的东西。

开膛手贝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碰瓷胖东来的玉石网红,坏在哪里? (8人喜欢)
- 25块钱的视频会员,普通人也买不起了? (148人喜欢)
- 我们都要感谢中日友好医院的那个出轨医生 (193人喜欢)
- 现在连“离婚”俩字都不能提了吗? (10人喜欢)
- 减肥这件事,有必胜法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