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游记
很久以前便听闻江西三清山的美丽,它的奇峰异石,它的云雾缭绕,让我一直处于对它的向往。8月22日至24日,欧亚汽车俱乐部组织了赴江西三天的自驾游活动,我也有幸参加了。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小幸福,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愿望很快就要被实现了。
22日一早,我们便在高速路口集合,虽然那天的队伍不算庞大,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秩序:编号、贴车标,分发手台,任何细节都没有省略和遗忘,准备完毕,我们的车队蓄势待发。一路上大家用手台互相猜谜、互相调侃,可爱可亲的邱总为我们讲解三天自驾游的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欢声笑语让同伴之间的心靠得更近了。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龙游县,据说它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迄今已有2500余年了,我们要参观的“龙游石窟”就位于该县城北岸的凤凰山麓。进入石窟之前,导游先把我们带进了讲解室: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在一个石洞的水潭内捕到一条重达37斤的大鱼,村民们欣喜若狂,为了捕到更多大鱼,捕鱼心切的吴阿奶等四位村民把四台抽水泵搬到水潭前,经过整整17个昼夜终于把水抽干,但是抽干水后并未发现任何鱼虾,而一个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横空出世”了,这就是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
沿着石窟台阶越往下走,空气越是清新和清凉,轻轻抚摸着冰凉的洞壁,感受着来自远古的气息。洞壁上的凿痕排列有序,粗大的擎柱支撑着顶部,擎柱上的凿痕整齐漂亮。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而它的成因和由来也是众说纷纭:仓库说、民居说、墓陵说、屯兵说、采石说、外星文明说等等,一一提出,却又被一一推翻。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疑团,使得参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马不停蹄,结束石窟的探索,沿着蜿蜒险峻的山路,我们来到三清山脚下晚上休息的酒店。单是酒店外的风景便已十分迷人,不远处的白云在青山之间飘荡,泉水潺潺,形状各异的鹅卵石铺在岸边或溪底,像是一颗颗珍珠,被冲刷得光洁闪烁。一直最爱“哗啦啦”的流水声,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让人很是惬意和放松。
第二天一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步行来到三清山的索道下站,开始我们的第二站。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是浇不灭大家上山的热情。接过导游买好的进山门票和缆车票,经半个多小时的排队,大家登上了缆车。随着缆车缓缓向上升起,脚下一座座陡峭的山峰、葱茏的树木徐徐往后移。三清山迷人的一面开始向我们慢慢展现,那峰、那石,姿态各异,看着离地面越来越远,缆车随着山势越来越陡,让人感到惊险和害怕。蓦然间,我们又钻进了浓重的云雾之中,周围白茫茫一片,如同在梦境中那般。
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索道将我们送上了半山腰。身边几缕飘过的轻烟像仙风道骨般神秘,伙伴们拍照留影之后,开始循着曲折盘旋的台阶向上前进。耳旁鸟鸣啾啾,山风清凉。从高处俯瞰,漫山碧绿中山石嶙峋,不由得停下脚步把自认为最美丽的景色拍摄下来,但是步移景异,一幅幅的山水画卷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美好,相机再也舍不得放下。一路上苍松翠柏,或交叉于山谷,或屹立于峰巅,笑看苍穹,千姿百态,看着那些饱经沧桑的古松,让我感受到生命是那么的不羁和顽强,敬佩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约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导游指定的“日上山庄”观景台集合,奇峰怪石围绕在山庄周围,白云不断悠游着,人们脚踏“浮云”,身披“雾纱”,宛如遨游于仙境之间,又如同走进美仑美奂的山水国画之中。人与自然结合的如此和谐完美,蕴积于内心深处的烦愁杂绪都抛到了云天之外,心里感到无法言喻的惬意。这里的气候也与山下甚至是刚才路段幡然隔世,刚刚还是烟雨蒙蒙,现在又是太阳普照,而后又是小雨淅沥。一路上,好似经过了好几个气候。
之后,来到三清山标志性景点“司春女神”、“巨蟒出山”所在地。“司春女神”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女神,正在凝眸沉思,默然注视着芸芸众生,惟妙惟肖。传说她是王母娘娘第二十三女,名瑶姬,她为了救护众生,避免山石被天庭搬走变成汪洋大海而泄露了天机,最后遭玉帝惩罚化为一座石峰,“司春女神”的传说让三清山的美抹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路随山转,景随山变,继续往下行,来到了“一线天”峡谷,两侧壁立千仞,巨石之间,仅见一线白光从石缝中透入。石阶299的级数正好暗合了一个人们美好的愿望——爱久久。两边的铁链上挂满了同心锁,以天地为媒,用青山绿水见证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导游说,这里是最适合情侣们走的。周先生说,那我们也去走一回吧,由于下雨地滑,两个人紧紧牵着手,不紧不慢走完这299级台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像人生路上我们也要互相扶持,互相信任。
盘桓了一大圈,又辗至“日上山庄”观景台,在此稍作休息后继续往下来到索道上站口,排队坐上缆车下山,在门口与在此等候的导游和伙伴们会合,拉起欧亚汽车俱乐部的条幅合影留念。苏东坡曾赞之:“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天气原因,景点未能一一看见,三清山的游览虽短暂,不过已将自己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足矣。
第三天,我们驱车来到第三站——篁玲。据说篁岭隐世于山中已有五百多年了,在我想象中那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青山环绕与世隔绝,就像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走进篁玲,发现它比想象中更美,千亩梯田、紫薇花海、百米高空悬索桥……不过最美的还是古村落里“晒秋”景观,民居错落排布,户户支架“晒秋”。村民们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红的、黄的、白的……俨然是一幅民俗风情杰作。
享用完当地美味的菜肴,品尝了当地的大西瓜,三天的行程很快就要画上句号了,我们要与江西说再见了,心中万分不舍。脑海中的美景像是一幅幅画卷在眼前掠过,如此深刻。而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龙游石窟的疑团里,三清山的云雾里,篁玲的紫薇花海里……曾看到源自《罗马假日》中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一直认为,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旅行,让人心胸开阔;旅行,让自己离自己更近。如果有机会,还想跟着欧亚汽车俱乐部自驾游的队伍,越走越远……
22日一早,我们便在高速路口集合,虽然那天的队伍不算庞大,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秩序:编号、贴车标,分发手台,任何细节都没有省略和遗忘,准备完毕,我们的车队蓄势待发。一路上大家用手台互相猜谜、互相调侃,可爱可亲的邱总为我们讲解三天自驾游的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欢声笑语让同伴之间的心靠得更近了。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龙游县,据说它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迄今已有2500余年了,我们要参观的“龙游石窟”就位于该县城北岸的凤凰山麓。进入石窟之前,导游先把我们带进了讲解室: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在一个石洞的水潭内捕到一条重达37斤的大鱼,村民们欣喜若狂,为了捕到更多大鱼,捕鱼心切的吴阿奶等四位村民把四台抽水泵搬到水潭前,经过整整17个昼夜终于把水抽干,但是抽干水后并未发现任何鱼虾,而一个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横空出世”了,这就是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
沿着石窟台阶越往下走,空气越是清新和清凉,轻轻抚摸着冰凉的洞壁,感受着来自远古的气息。洞壁上的凿痕排列有序,粗大的擎柱支撑着顶部,擎柱上的凿痕整齐漂亮。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能完成这样的工程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而它的成因和由来也是众说纷纭:仓库说、民居说、墓陵说、屯兵说、采石说、外星文明说等等,一一提出,却又被一一推翻。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疑团,使得参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马不停蹄,结束石窟的探索,沿着蜿蜒险峻的山路,我们来到三清山脚下晚上休息的酒店。单是酒店外的风景便已十分迷人,不远处的白云在青山之间飘荡,泉水潺潺,形状各异的鹅卵石铺在岸边或溪底,像是一颗颗珍珠,被冲刷得光洁闪烁。一直最爱“哗啦啦”的流水声,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让人很是惬意和放松。
第二天一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步行来到三清山的索道下站,开始我们的第二站。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是浇不灭大家上山的热情。接过导游买好的进山门票和缆车票,经半个多小时的排队,大家登上了缆车。随着缆车缓缓向上升起,脚下一座座陡峭的山峰、葱茏的树木徐徐往后移。三清山迷人的一面开始向我们慢慢展现,那峰、那石,姿态各异,看着离地面越来越远,缆车随着山势越来越陡,让人感到惊险和害怕。蓦然间,我们又钻进了浓重的云雾之中,周围白茫茫一片,如同在梦境中那般。
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索道将我们送上了半山腰。身边几缕飘过的轻烟像仙风道骨般神秘,伙伴们拍照留影之后,开始循着曲折盘旋的台阶向上前进。耳旁鸟鸣啾啾,山风清凉。从高处俯瞰,漫山碧绿中山石嶙峋,不由得停下脚步把自认为最美丽的景色拍摄下来,但是步移景异,一幅幅的山水画卷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美好,相机再也舍不得放下。一路上苍松翠柏,或交叉于山谷,或屹立于峰巅,笑看苍穹,千姿百态,看着那些饱经沧桑的古松,让我感受到生命是那么的不羁和顽强,敬佩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约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导游指定的“日上山庄”观景台集合,奇峰怪石围绕在山庄周围,白云不断悠游着,人们脚踏“浮云”,身披“雾纱”,宛如遨游于仙境之间,又如同走进美仑美奂的山水国画之中。人与自然结合的如此和谐完美,蕴积于内心深处的烦愁杂绪都抛到了云天之外,心里感到无法言喻的惬意。这里的气候也与山下甚至是刚才路段幡然隔世,刚刚还是烟雨蒙蒙,现在又是太阳普照,而后又是小雨淅沥。一路上,好似经过了好几个气候。
之后,来到三清山标志性景点“司春女神”、“巨蟒出山”所在地。“司春女神”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女神,正在凝眸沉思,默然注视着芸芸众生,惟妙惟肖。传说她是王母娘娘第二十三女,名瑶姬,她为了救护众生,避免山石被天庭搬走变成汪洋大海而泄露了天机,最后遭玉帝惩罚化为一座石峰,“司春女神”的传说让三清山的美抹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路随山转,景随山变,继续往下行,来到了“一线天”峡谷,两侧壁立千仞,巨石之间,仅见一线白光从石缝中透入。石阶299的级数正好暗合了一个人们美好的愿望——爱久久。两边的铁链上挂满了同心锁,以天地为媒,用青山绿水见证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导游说,这里是最适合情侣们走的。周先生说,那我们也去走一回吧,由于下雨地滑,两个人紧紧牵着手,不紧不慢走完这299级台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像人生路上我们也要互相扶持,互相信任。
盘桓了一大圈,又辗至“日上山庄”观景台,在此稍作休息后继续往下来到索道上站口,排队坐上缆车下山,在门口与在此等候的导游和伙伴们会合,拉起欧亚汽车俱乐部的条幅合影留念。苏东坡曾赞之:“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天气原因,景点未能一一看见,三清山的游览虽短暂,不过已将自己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足矣。
第三天,我们驱车来到第三站——篁玲。据说篁岭隐世于山中已有五百多年了,在我想象中那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青山环绕与世隔绝,就像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走进篁玲,发现它比想象中更美,千亩梯田、紫薇花海、百米高空悬索桥……不过最美的还是古村落里“晒秋”景观,民居错落排布,户户支架“晒秋”。村民们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红的、黄的、白的……俨然是一幅民俗风情杰作。
享用完当地美味的菜肴,品尝了当地的大西瓜,三天的行程很快就要画上句号了,我们要与江西说再见了,心中万分不舍。脑海中的美景像是一幅幅画卷在眼前掠过,如此深刻。而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龙游石窟的疑团里,三清山的云雾里,篁玲的紫薇花海里……曾看到源自《罗马假日》中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一直认为,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旅行,让人心胸开阔;旅行,让自己离自己更近。如果有机会,还想跟着欧亚汽车俱乐部自驾游的队伍,越走越远……
© 本文版权归 Cecilia 莫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