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摆摆”
汪曾祺先生的两篇文章里提到,高邮当地方言把姑妈叫作“摆摆”。
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我们那里对姑妈有个很奇怪的叫法,叫“摆摆”,别处我从未听有此叫法)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我的家乡》)
我的三姑父——我们家乡对姑妈有一个奇怪的称呼叫“摆摆”,姑父则叫“姑摆摆”。
(《一个暑假》)
既是方言,一般词典当然不会收,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里也没有相关义项。
几个月前查一个资料,下载了一本扫描版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中国 复旦大学,日本 京都外国语大学 合作编纂,中华书局1999年版)。前几天想起汪先生文中的“摆摆”,去查了一下,有一个义项是关于称呼的:“〈名〉小孩对叔父的背称。晋语。山西岚县。”和汪先生所说不一致。
不过想到方言是记音,就又查了一下同音的“拜拜”,《方言大词典》果然有一个接近的解释:“①〈名〉姑妈。吴语。浙江海宁。②〈名〉伯父。徽语。安徽绩溪。”
这说明汪先生记忆中音是不错的(bai)。“摆摆”“拜拜”都是用的替代字,音调有变异也正常。这部《方言大词典》把高邮划作“江淮官话”区,“洪巢片”。想来方言区不会那么绝对吧?所说的“吴语”窜入,应该很正常,也可能高邮话本就这么称呼姑妈,历史悠久。
2017年12月22日
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我们那里对姑妈有个很奇怪的叫法,叫“摆摆”,别处我从未听有此叫法)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我的家乡》)
我的三姑父——我们家乡对姑妈有一个奇怪的称呼叫“摆摆”,姑父则叫“姑摆摆”。
(《一个暑假》)
既是方言,一般词典当然不会收,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里也没有相关义项。
几个月前查一个资料,下载了一本扫描版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中国 复旦大学,日本 京都外国语大学 合作编纂,中华书局1999年版)。前几天想起汪先生文中的“摆摆”,去查了一下,有一个义项是关于称呼的:“〈名〉小孩对叔父的背称。晋语。山西岚县。”和汪先生所说不一致。
不过想到方言是记音,就又查了一下同音的“拜拜”,《方言大词典》果然有一个接近的解释:“①〈名〉姑妈。吴语。浙江海宁。②〈名〉伯父。徽语。安徽绩溪。”
这说明汪先生记忆中音是不错的(bai)。“摆摆”“拜拜”都是用的替代字,音调有变异也正常。这部《方言大词典》把高邮划作“江淮官话”区,“洪巢片”。想来方言区不会那么绝对吧?所说的“吴语”窜入,应该很正常,也可能高邮话本就这么称呼姑妈,历史悠久。
2017年12月22日
-
豆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22 16: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