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小记
我终于如愿以偿,在隋唐植物园淡看夕阳缓缓滑落。即使在冬季,隋唐依旧是最远离尘嚣的风景。 沿着主干道一直走到尽头,尽头以外就是喧嚣。 即使是冬日,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余韵的香。阵阵松香扑面而来,原来我已行至裸子植物园,这里栽种着许多松杉和柏树,在最不适合树木茂盛的季节,它们的生长却并未结束,散发着令行人驻足的香,惹来百鸟环绕。这里应是植物园最有生命力的所在。 沿着小径慢慢前行,不远处的喧嚣不绝于耳,但是仍不打扰这些生长在植物园边境的卫士,它们吸收了最浑浊的噪声,为植物园深处的寂静抹去最初的喧哗。 凋败的荷塘平静无波,这里是鸟叫声最宽阔的地方,并不深邃的塘面漾起温暖的水波,这里终日沐浴着暖阳,波底孕育了无数尚未沉眠的生命。若等到夏日,这片荷塘一定很美,沉迷中飘荡着阵阵的荷香。 青色的叶子常青,红色的灌木常红,一种不知名的红灌木点缀着整个冬天。 一股强烈的松香让我猛然抬头,这处生长在植物园寂静深处的松柏异常茂盛,如墨般的翠绿迎接着远处的夕阳,或许它们远离尘嚣所以格外茁壮,茂密深处是鸟儿清脆的鸣响,和这树一样欲滴,包围着它们自己的繁盛家园。 还有石头上的青苔,在冬日它彻底成了自己的化石,宣示着它曾经的茂密。 修剪平整的花坛,是人工的杰作。 夕阳渐渐湮没在高大的树林后,我的脚略感疲惫,但是依旧在前行。有树林的地方,自然会有鸟来此栖居。这就是一种生命本性的皈依吧。 植物园有一种小草,春夏翠绿,冬季就化成整片茂密的黄,黄的鲜艳而别致,和金黄的树叶相印成趣,是最耀眼的夕阳之黄。又转回中央的小广场,于是我转战植物园另一个方向,尽我有限的时间精力,将久违的植物园尽收于目光里。果然,植物园南面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游人更多,喧闹也更多。但有更多的景致,每次来植物园几乎都是从南面的小径开始游览的,一路蔓延到中央广场,然后沿着主干道悠闲着目送夕阳。 一位斑驳的仙女石像垂眉颔首,静静俯视着过往之人,只是不知仙女的名字,四围的雕栏之上只刻着瑶池二字,细想她应不是西王母,因为所着霓裳并不华丽,或许只是一位仙子,默默守护着这座冬日朴素的牡丹园。花坛里静默着牡丹花枝,明年春日,这里定会有游人前来瞻仰牡丹国色,顺道在那位牡丹仙子像下驻足片刻。 牡丹园口石壁上用鲜艳的油彩描画着朵朵牡丹,娟秀的字体在画上写着牡丹并赋,颇有文化诗意。 喜鹊窝在高大干枯的树枝上十分显眼,只有夏日枝繁叶茂时才能遮挡喜鹊的住所。 堆砌的假山石和枯树是同一种颜色。渐渐地,我已行至去年植物园约拍的地点,那座洁白的圆门。 有几点白色的小花静静地开放,不知是不是白梅。此番景象颇有春日的别致。 夕阳渐渐湮没,天气转凉了,我也即将踏上归途。目送夕阳缓缓滑落,这才是我今天所见的最别致的风景。 茂密的树林深处一阵寒意,这里是夕阳透不进光的地方,保持着冬日特有的寒冷, 原来,喜鹊栖息的高树的确是梧桐树。 那条熟悉的林荫小道,就是现在这条路吗?因为冬日的荒芜,所以不再被树荫遮蔽。行走在小径上也不再有那种被庇护的安全感。空气中竟然有了古怪腐臭的气味。 我现在终于踏上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远处的游乐场若隐若现,很快,今天的旅途就算彻底结束了。圆了我一个梦,来年春日繁花似锦,我会再来。 对人工雕琢的事物不太有好感,因为有刻意的修饰雕琢,所以缺少了很多天然的东西。连欣赏都有了不自禁的束缚之感。 这是最后的一览无余。 夕阳已不见踪影,隐藏在硕大的块状乌云背后。我在阶梯下捡拾了一片落羽,就当作我此行的纪念。 隋唐,再见! 2017.12.22 清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