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识丨清代皇族和檀香小传
清代皇族和檀香
▶故宫
檀香木作为仅次于象牙的珍贵雕刻原材料,注定了它在木雕艺术中的崇高地位。它的木质细腻,韧硬兼具,防虫防腐,香味恒久,多用于雕刻佛像,人物,动物及风光山水等。其成品在收藏条件良好下可以成为传世之宝,历久弥新。
自古流传下来的著名檀香古董雕刻、家具等更是身价不菲,价值连城,大部分在当代已属皇宫珍藏,传承至今,堪称传世国宝了。
被誉为木中之尊的檀香木,作为象征皇权的珍材,时至今日,也不断有让人们叹为观止的诸多当世名品涌现,先一睹为快吧。
康熙帝玺 - 创近亿港元拍卖纪录
康熙帝御宝“敬天勤民”檀香木异兽方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苏富比2016春季拍卖会上,“敬天勤民”的檀香木玺以9260万港元成交,创下了康熙印玺史无前例的拍卖纪录。
▶檀香木异兽方玺
此宝檀香木质,异兽钮,印面10.15公分见方,通高11公分,印台高4.2公分。印文为九叠篆“敬天勤民”四字,阳文。在清代皇帝玺印中非常特殊,与清朝政治纲领有密切关系。
清帝宝玺主要有玉、石、木三种,我们熟知的和田玉、寿山石、檀香木,都是上佳的原料。被誉为木中之尊,象征皇权的珍才檀香木,以其独特清香和木质胜于其他木料,也不足为奇。
雍和宫大佛 - 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去雍和宫烧过香的人,都知道雍和宫后殿内有一尊高大的独木雕大佛弥勒佛。弥勒大佛的主体部分是由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刻出来的。是达赖七世为感谢乾隆平定西藏叛乱特意从尼泊尔运赠至北京。
▶雍和宫殿弥勒佛
这根完整的白檀木通高26米,有8米被埋入了地下,而我们所能见到的则是地面部分的18米。佛像精雕细琢,蔚为壮观。1990年8月,雍和宫弥勒大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独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
檀香重度使用者 - 慈禧太后
作为骨灰级文玩爱好者的慈禧太后,在收藏方面可谓空前绝后的顶级专家!
她对檀香木有种特殊的喜爱,除了用檀香木制的宝盒装载陪葬的各种翡翠奇珍(价值约8.1亿),还体现在各个方面。
▶慈禧太后
▶檀木马桶
例如使用檀香制成的护肤保养品,用檀香木制作的太师椅、头饰等物件外,还随身携带用檀香木制作的各种长短、大小不一的佛珠,居然连官房(马桶)也是檀香木雕镶嵌宝石的。
-END-
丨往期佳作推荐丨
▼
▶ 香之魂 | 黄庭坚——灵台湛空明
▶ 香之赏|大馨堂珍藏香具精选之品香炉
▶ 香道初体验 |娄奇玉品香纪
更多香文化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 |
▶故宫
檀香木作为仅次于象牙的珍贵雕刻原材料,注定了它在木雕艺术中的崇高地位。它的木质细腻,韧硬兼具,防虫防腐,香味恒久,多用于雕刻佛像,人物,动物及风光山水等。其成品在收藏条件良好下可以成为传世之宝,历久弥新。
自古流传下来的著名檀香古董雕刻、家具等更是身价不菲,价值连城,大部分在当代已属皇宫珍藏,传承至今,堪称传世国宝了。
被誉为木中之尊的檀香木,作为象征皇权的珍材,时至今日,也不断有让人们叹为观止的诸多当世名品涌现,先一睹为快吧。
康熙帝玺 - 创近亿港元拍卖纪录
康熙帝御宝“敬天勤民”檀香木异兽方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苏富比2016春季拍卖会上,“敬天勤民”的檀香木玺以9260万港元成交,创下了康熙印玺史无前例的拍卖纪录。
![]() |
▶檀香木异兽方玺
此宝檀香木质,异兽钮,印面10.15公分见方,通高11公分,印台高4.2公分。印文为九叠篆“敬天勤民”四字,阳文。在清代皇帝玺印中非常特殊,与清朝政治纲领有密切关系。
清帝宝玺主要有玉、石、木三种,我们熟知的和田玉、寿山石、檀香木,都是上佳的原料。被誉为木中之尊,象征皇权的珍才檀香木,以其独特清香和木质胜于其他木料,也不足为奇。
雍和宫大佛 - 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去雍和宫烧过香的人,都知道雍和宫后殿内有一尊高大的独木雕大佛弥勒佛。弥勒大佛的主体部分是由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刻出来的。是达赖七世为感谢乾隆平定西藏叛乱特意从尼泊尔运赠至北京。
![]() |
▶雍和宫殿弥勒佛
这根完整的白檀木通高26米,有8米被埋入了地下,而我们所能见到的则是地面部分的18米。佛像精雕细琢,蔚为壮观。1990年8月,雍和宫弥勒大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独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
檀香重度使用者 - 慈禧太后
作为骨灰级文玩爱好者的慈禧太后,在收藏方面可谓空前绝后的顶级专家!
她对檀香木有种特殊的喜爱,除了用檀香木制的宝盒装载陪葬的各种翡翠奇珍(价值约8.1亿),还体现在各个方面。
![]() |
▶慈禧太后
![]() |
▶檀木马桶
例如使用檀香制成的护肤保养品,用檀香木制作的太师椅、头饰等物件外,还随身携带用檀香木制作的各种长短、大小不一的佛珠,居然连官房(马桶)也是檀香木雕镶嵌宝石的。
-END-
![]() |
丨往期佳作推荐丨
▼
▶ 香之魂 | 黄庭坚——灵台湛空明
▶ 香之赏|大馨堂珍藏香具精选之品香炉
▶ 香道初体验 |娄奇玉品香纪
更多香文化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