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好电影虽然不多,但也不止10部【新片部分】
是盘点,也是回顾;是重温,也是总结。
排名分先后
一、
一部各方面都十分出彩的电影作品,有趣味情节,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有让人思考的问题,有各种反讽和隐喻。整部片子就像是个万花筒,里面有无线的世界与延伸表达,每个点都能单独拿出来探讨,关于人性的抨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
比起导演的上一部电影《游客》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这部电影中导演更杂糅了导演更多的表达和对社会的思考在里面。当然,这不是一部拍给普罗大众观看的电影,而是拍给那些自诩为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看的。
因为,电影里的主角其实也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二、
没办法,虽然是很套路的动画,但无奈最后还是被套路了。
不得感慨,爱与家庭是这个世界里永远最美好的故事!
故事的外壳是追梦少年的励志故事,但包裹的却是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温馨亲情。从隔阂与误会开始,到和解圆满收尾。奇思妙想的构思,绚烂多彩的画面,连骷髅都那么惹人爱。结束后观众纸巾拭泪的场景。人隔两地,天各一方,唯有记忆是你我情牵一线的桥梁。
三、
时间有三种:过去,现在和未来。
电影里也一样。
《九三年夏天》所带给观众的无疑是过往,是回忆,是童年,是成长。没有青春的炙热,有的其实是童年的懵懂和对世界最初的认知,观众看到的其实是童年记忆:
用大人的口红,过家家的游戏,谎言以及嫉妒等等。
我从中找到回忆,波澜不惊,平实又美好。
离家出走的那句“天太黑”,简直笑哭。
四、
冯小刚眼里的芳华,虽未曾经历,但却能透过电影被带入到那个时代中,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变迁,触摸到那些人物的面庞。之于我而言,虽然不同时代,但有些感情却是相通的,比如亲情、友情以及爱情,以至于中途多次被情节触动而哽咽。
至于里面的刘峰、何小萍、林丁丁、萧穗子这些角色,更是跨越年代的存在。
五、
《村戏》改编自《贾大山小说精品集》中的前半部“梦庄生态”部分,主要是《村戏》、《花生》和《老卢》三篇。不得不说,剧本改编的十分自然,三部分巧妙融合,给观众一种顺畅的观影体验。
电影里的疯子就是一面镜子,映照社会百态和人性。难得的是,一群戏台班子成员演出了专业演员的水平与表演,而摄影的出彩也自然成为本片的加分项,黑与白的影像交叉红与绿的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六、
既有对原作特色上的把握与思想上的传承,还有一定的颠覆上的表达,在故事上更有狸猫换太子一般的反转与叙述,可以说,做到了故事性与思想性的完美融合。
如果还有续集的话,大概就是复制人的觉醒与反抗了吧(这样反而又会落入俗套),不过我觉得故事到这里刚刚好,所有的思考就留给记忆吧。
七、
微观视角,三线交叉叙事,以及近乎消失了的敌人。
虽不至于到精彩绝伦的地步,但整体观感足够惊心动魄。
八、
导演借未成年少女被性侵这一案件本身表达的其实是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看似个体悲剧的背后其实是社会悲剧:家庭的破碎、父亲的缺席、如小米这般旁观者的冷漠等等。小文演员有灵性。观影过程不免会联想起《熔炉》,但仍有不少差距。3.7,手松点可以给到4星,因为现实题材与社会展现的表达。
九、
完成度很高,剧情发展和翻转也都颇具想象,可以当作是另一种话语情境下的“罗生门”,立场指向叙事。导演将一个雨夜交通事故与颇多人物巧妙的联系起来并成功圆满的收尾,每个人都是迷局里的一员,无人可以逃脱。最喜欢的还是整部片子写尽人性之恶,足够黑暗。
十、
两条主线宛如并行而缓缓流动的河流,它们在某一处交汇然后故事发生了。这一次,阿基将目光聚焦于移民问题:在展示社会残酷的一面后也让人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爱与关怀。希望的另一面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在悲观失望下还抱有的乐观。这次,慈悲的导演没让哈立德的故事悲剧收尾。“死太简单,我要活着”
当然,除了以上10部之外,还有以下这些:
坦白说,看《妖猫传》的过程迷离又梦幻,多少让我找到了曾经看《阳光灿烂的日子》与《2001太空漫游》时候的感觉。当然,梦幻程度与那两部自然是比不了的,但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也很少有。所以我会说,配白酒二两,观感或更好 。
说电影是造梦的工具,这真的不夸张,有些电影真的会让你感慨,电影真的是太奇妙了。
看《妖猫传》的过程有几个层次:最开始是奇幻惊悚、后来是爱情故事、再到后来是推理探案,说到底还是对真相的追求。可以算是陈凯歌导演的故事新编吧,当然其实也有故事蓝本,借杨玉环的故事,展现大唐风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多米诺骨牌的故事从终点开始演绎,抽丝剥茧,一层层逼近事件的真相,宛如小径分叉的花园。让观众柳岸花明又一村之外又渐入佳境。
结构虽似曾相识又颇多惊喜,层层转折考验编剧功力。白头发老太一出场就浑身有戏。还有,千万不要小看一对父母为儿子的复仇之心。
《生存家族》无疑是2017年软科幻里的佳作。
电影借由一场家族的逃亡,其实探讨的是现代人被现代生活方式所绑架的人生。
至于为何停电,到最后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电影要展示的除了我们被便捷服务绑架的城市生活之外,还有这一路走来家庭成员之间的那种感情上的升华。隐喻的其实也是物质丰富,精神情感贫乏的现代生活。导演几乎考虑到了困境出现后的各个方面,用夸张的寓言和科幻展示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完成度很好又比较高级的悲喜剧,电影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的其实是关于生死、成长、陌生人之间的感情以及爱情等等这样的人间主题。很荒诞也很有趣,就像故事里说,只有在撞死过人之后,火车司机才是真的火车司机。
依然是“万历十五年”式的小切口、大历史的展现手法,大中有小,粗中有细,既有宏观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写照,也有个人性格的描写和刻画。历史题材中的老套困局,经电影表达得以呈现,内外交困的囹圄之境,君君臣臣民民之间的斗争与角力,忠臣与奸臣各有描述,你不能说什么是绝对的坏与绝对的好,就像开头砍杀老人那样,一切皆因立场不同而已。
她能接受她物质上的馈赠,她却很难走入她的内心世界,她躲在被窝里说,“还是听声音好了”,那时候,她们成了最熟悉陌生人。
电影聚焦于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以及两代人的隔阂这一现实生活,加以抖机灵般的情节让故事变得有趣不少,最后母女两人的舞蹈代表着和解。味道也和记忆一般,在后来慢慢变迁了。
战争、逃亡与终结,爱情穿插电影始终。尽管依然有着老库电影中的特色元素:鹅、驴与蛇等诸多动物,众神般的音乐狂欢,特立独行的人物,魔幻的故事,残酷里的诗意,但显然这一部的主题是战争与爱情,纯粹的你想不出更多隐喻。所以整体而言,没给我惊喜,更多的是重复。所以,这部片子入选,更多还是出于私心,出于迷弟对偶像的喜欢,而喜欢一个人的电影是不需要理由的。
最后一部喜欢的电影,送给所有可爱漂亮的女孩子,就是这部
片子太有趣了。雅,可阳春白雪,春饮酒,夏看书,秋天唱歌;俗,下里巴人,不换内裤的大叔、冰鸡凌。雅俗结合,脑洞之大,天马行空,也说爱情,也谈缘分,是刹那之间的心动,是执着不悔的坚持,是陪伴和等待。也聊人生,谈理想。年岁不同,看待事情万物的角度也自然不同,少女充满希望,老人则悲观绝望。
最后,祝福所有的姑娘们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想知道,方枪枪这一年还看了哪些好电影,请戳:
以及:
【再见,2014。】
方枪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故乡的野菜
- 下班后 (1人喜欢)
- 中年人的朋友圈死在三十岁前夜 (2人喜欢)
- 情人节就像一盒过期的巧克力 (9人喜欢)
- 致三岁反骨仔的新年家书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