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文艺吃法47:玉井饭
章雪斋鉴宰德清时,虽槐古马高,尤喜延客。然饭食多不取诸市,恐旁缘扰人。一日,往访之,适有蝗不入境之处,留以晚酌数杯。命左右造玉井饭,甚香美。其法:削嫩白藕截作块,采新莲子去皮心,候饭少沸,投之,如盦饭法。盖取“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之句。昔有藕诗云:“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今杭都范堰经进七星藕,大孔七、小孔二,果有九窍。因笔及之。(《山家清供•玉井饭》)
外婆家竹林后有一口小藕塘。不知何年何人扔进一块藕梗。之后的夏天,藕塘就被荷叶荷花遮蔽了。深秋有人下去踩藕,似乎踩不完。全村人受益。按当地习惯,藕只有两种吃法:一是切丝或片或条,加葱蒜炒;二是放在饭锅里蒸。高贵的莲子无人追捧,枯落荷塘。 章雪斋用藕块加莲子煮饭招待林洪,仙气盎然。但我联想到的不是华山顶之“玉井莲”,而是《哪吒闹海》。师父用莲、藕让哪吒复活,导致我小时候认为他不但是个少年英雄,而且很美味。儿童对藕有天然迷恋——所有的果子都没它大、吃得痛快。至于蒸煮出来的藕,就不大喜欢,不够清脆多汁。后来吃到糯米糖藕,才改变了煮熟不堪吃的小观念。 好藕到处都有。关键不在地域,而在那口藕塘。2012年10月,三门峡附近的山上挖塘种藕获得成功,“每亩丘陵地可生产池藕9000-11000斤”!基本实现了韩愈的《古意》——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这种老少咸宜的食品,自古就被中国人玩出很多花样。在咀嚼它的历史中,文人墨客吐出无数诗句。据湖北黄冈巴河镇人民传说,闻一多先生曾赞颂过当地的“芝麻湖九孔藕”:“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此句套用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的感受。小说里还有个“藕丫头”贾惜春,只因为她住在“藕香榭”。藕的白嫩清甜,使它从味觉和视觉层面偏向女性化。民间流传一个对联:“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据说是乾隆皇帝称赞湖北的藕所言。 我吃过一种“八宝藕饭”,是藕块与几种米及猪油、白糖一起蒸煮出来的。色泽、味道均好,就是做起来手续很麻烦。若自己做,我更倾向于用盐炒好藕块,然后倒进冒蒸汽的饭锅里。简单、迅速、好吃。只是这种吃法少了一种趣味:抽丝。 我小时候一度以为棉花糖是藕丝造的。其实藕丝没味道,就是好玩而已。慢慢抽出它,顺带想象《西游记》盘丝洞里的蜘蛛精。后来知道藕丝相当于藕的“血管”,而古人用它比喻缠绵的爱情,那种心与血脉相连的感觉十分恰当。孟郊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吃藕可以“养心生血”,亦能与爱情挂钩。李清照有一天凌晨醒来,记《晓梦》有道——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似乎是想与心爱的男人一起长生不老,仙境中牵手万年。如此一来,藕的人情味越来越浓,真叫人下不了嘴啦…… 藕主要有七孔红花藕和九孔白花藕两种。前者黄褐色,较粗短;后者银白细长更脆嫩。街头桂花藕大多用七孔藕,因为它熟了口感很面;而炒或凉拌还是用九孔藕。由此猜测,林洪吃的“玉井饭”,用料可能是七孔藕。
-
CarlosChat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8 2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