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唐寅
唐寅
少年时家中连遭不幸,欲至而立之年得中解元,人称“唐解元”。30岁因会考受牵连,从此绝意仕途。因家境清贫,发妻离他而去。唐寅只好靠卖文鬻画为生。“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奋斗了六、七年,小有结余,便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买了一块废墟,建了几间茅屋,冠名“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从这首诗中,就能知晓,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他的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的不羁,都在显示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的性情!在这段时光,是唐寅人生中最快乐的,也是他人生中的创作巅峰,大量的传世佳作就是在这段时期诞生的。“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45岁时,差点死于朝廷权势之争,后装疯脱身。从脱身回家后便常年疾病缠身,不能经常作画,加上又不会持家,生活趋向艰难,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借钱度日。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宠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所以在正史的记载里,他一生都未有绯闻。而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中的很多人,还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