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讲座笔记及自己的一些观点
说明: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以下每点或多或少都有个人的倾向甚至观点,如有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今天晚上,在339,世纪讲坛请了中国银行两位年轻的理财顾问,为我们做了一次讲座。开始的时候觉得,如此年轻,就以世纪讲坛的名义做讲座可能稍显不妥,但整场讲座听下来,感觉收获非常大。下面按点列一下:
1.中国和美国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存钱,除了固有的消费观念以外,也来自于中国社保体制的不健全,反过来讲,伴随着政府的努力、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对外开放的继续,相信中国人会拿出能多的钱用来消费,这样,中国还有望继续维持8%的高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个国家有充分的信心。而美国就不一样。
不过这也有好的方面,例如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就小的多。
2.银行卡分为储蓄卡(借记卡)和信用卡(贷记卡),办信用卡不仅要注意每张卡的透支额度,也要注意这家银行有多少签约商户,充分利用银行在中间的渠道作用,或许会为我们省很大一笔支出;银行的理财产品按照别类主要分为 保本型,非保本型,固定收益,非固定收益。这样排列组合一共有四种,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需要注意。除了风险和收益率以外,理财产品本身的流通性也是衡量其自身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信托型的产品(好像是银行将一部分贷款打包出售),尽量不要购买长期的。
3.基金按交易方式主要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型基金,按投资对象主要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按照收益程度不同,分为成长型(也就是股票型),收益型还有平衡型。现在我国基金大概有500+支,国内的整体证券市场还处于初期,随着政策的放宽,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玩家也会越来越多。
4.选择基金至少要参考一下几点:资产规模(貌似前五是华夏,博时,嘉时,南方,新**),每年的收益率排行(参考年收益率,计算是从基金成立至今除以年份,因此需要排除新基金的水分),在大盘一定走势的情况下基金的收益,还有就是基金的类型以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
一个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定期定投,就是伴随着大盘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买一定数额的基金。在大盘走势上升时考虑少买,在大盘下跌时考虑多买(一定注意这里是定期定投,好似有悖常理,但下跌时定期多买是在拉底均价,而大盘是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
5.长期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对的,但没必要像巴菲特一样非要持有一个股票15~20年。如果你长期持有中石油,或许会对家庭幸福和睦造成影响,实在得不偿失。可以长期在这个市场中,但没必要对一只股票充满感情。
6.国内的股票就是沪市和深市。沪深300指数是沪市100多只权重股,深市100多只权重股(占两市资金70%~80%),这个指数和大盘指数非常接近。当然由于沪市和深市上市企业性质有很大差别,在走势上也会有些不同,但大趋势是一致的。
7.推荐四个网站:金融界,中国证券网,巨潮资讯网,和讯网。本来还点评了几句几个网站的特点,但坐在后面实在是听不清在说了啥。
8.汇率的变化,使得外汇也是一种可以投资的产品,尤其是对于有出国小孩的家庭。金融危机让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贬值了近50%,这部分省出来的钱同样是收益。
9.3个小的tips:基金网上买手续费可以打折,做股票要注意每年的固定成本(也就是给券商的佣金,可以砍价,不过资金额要很大,千分之一到二是比较合适的),如何利用好银行信用卡(2里面提到的)。对于理财而言,小的方面往往更加重要。
10.理财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11.为什么要投资,因为通货膨胀太过可怕,把钱放在银行就相当于我们在为gcd免费打工。我们要努力追寻一个财务自由的状态。很多人可能对财务自由有误解,以为一定要很多很多钱才可以实现,其实财务自由无非是每年的非工作收入能够和你个人的支出相抵,也就是真正的让劳动成为我们的第一需求我们才去上班,这个目标远非遥不可及,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命运既不能让资本家掌握,同时也不能完全让体制掌握。
12.投资要求理性,必要的投资常识,以及客观的分析。看起来容易,但其反面正是人性的弱点,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这方面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喜欢巴菲特那句话,真正做到在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才可能成为赢家。
13.每个月的工资性收入加上非工资性收入减去支出构成了我们的净流水。这部分是我们可以用来投资的钱。
14.我们要懂得分享经济的健康成长所带来的成果。关注股市,关注行业,关注这个国家的动态,可以为我们做每一个选择提供依据,而一个个选择也就够成了人生。
15.如何高估复利的价值都不为过。做理性的价值投资。
16.债券利率是衡量股票价值的基准。股票根据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再参照债券的利率,决定了股票的合理定价。衡量净资产收益率要参考未来几年的均值。政策(央行,证监会等)和散户的心态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股票的价值。按照这个算,a股的合理价位是3150点。
17.A股是充满机会和风险的市场。波动性大,资金市特证明显,容易过冷或过热,投资者成熟度不高。除了A股外,还有一个B股,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市场,但或许是个金矿。试着从股权分置改革中有所学。
18.海外市场也不是没有途径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海外市场 有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以及不同的估值模式。
19.投资常识 生命是一个无数次的轮回;永远不要盲从;对投资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市场是投资者最好的老师;不要追求一杆进洞,打出标准杆即可。
20.最后插播一个自己对房价的看法,由于刚性需求,以及城市化不可逆转,放假还会上涨,然后到一个水平,等待物价和工资水平(也就是通胀)慢慢赶上来。中国不是日本,中国这个经济体更不是泰国、马来西亚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今天晚上,在339,世纪讲坛请了中国银行两位年轻的理财顾问,为我们做了一次讲座。开始的时候觉得,如此年轻,就以世纪讲坛的名义做讲座可能稍显不妥,但整场讲座听下来,感觉收获非常大。下面按点列一下:
1.中国和美国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存钱,除了固有的消费观念以外,也来自于中国社保体制的不健全,反过来讲,伴随着政府的努力、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对外开放的继续,相信中国人会拿出能多的钱用来消费,这样,中国还有望继续维持8%的高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个国家有充分的信心。而美国就不一样。
不过这也有好的方面,例如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就小的多。
2.银行卡分为储蓄卡(借记卡)和信用卡(贷记卡),办信用卡不仅要注意每张卡的透支额度,也要注意这家银行有多少签约商户,充分利用银行在中间的渠道作用,或许会为我们省很大一笔支出;银行的理财产品按照别类主要分为 保本型,非保本型,固定收益,非固定收益。这样排列组合一共有四种,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需要注意。除了风险和收益率以外,理财产品本身的流通性也是衡量其自身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信托型的产品(好像是银行将一部分贷款打包出售),尽量不要购买长期的。
3.基金按交易方式主要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型基金,按投资对象主要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按照收益程度不同,分为成长型(也就是股票型),收益型还有平衡型。现在我国基金大概有500+支,国内的整体证券市场还处于初期,随着政策的放宽,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玩家也会越来越多。
4.选择基金至少要参考一下几点:资产规模(貌似前五是华夏,博时,嘉时,南方,新**),每年的收益率排行(参考年收益率,计算是从基金成立至今除以年份,因此需要排除新基金的水分),在大盘一定走势的情况下基金的收益,还有就是基金的类型以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
一个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定期定投,就是伴随着大盘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买一定数额的基金。在大盘走势上升时考虑少买,在大盘下跌时考虑多买(一定注意这里是定期定投,好似有悖常理,但下跌时定期多买是在拉底均价,而大盘是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
5.长期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对的,但没必要像巴菲特一样非要持有一个股票15~20年。如果你长期持有中石油,或许会对家庭幸福和睦造成影响,实在得不偿失。可以长期在这个市场中,但没必要对一只股票充满感情。
6.国内的股票就是沪市和深市。沪深300指数是沪市100多只权重股,深市100多只权重股(占两市资金70%~80%),这个指数和大盘指数非常接近。当然由于沪市和深市上市企业性质有很大差别,在走势上也会有些不同,但大趋势是一致的。
7.推荐四个网站:金融界,中国证券网,巨潮资讯网,和讯网。本来还点评了几句几个网站的特点,但坐在后面实在是听不清在说了啥。
8.汇率的变化,使得外汇也是一种可以投资的产品,尤其是对于有出国小孩的家庭。金融危机让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贬值了近50%,这部分省出来的钱同样是收益。
9.3个小的tips:基金网上买手续费可以打折,做股票要注意每年的固定成本(也就是给券商的佣金,可以砍价,不过资金额要很大,千分之一到二是比较合适的),如何利用好银行信用卡(2里面提到的)。对于理财而言,小的方面往往更加重要。
10.理财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11.为什么要投资,因为通货膨胀太过可怕,把钱放在银行就相当于我们在为gcd免费打工。我们要努力追寻一个财务自由的状态。很多人可能对财务自由有误解,以为一定要很多很多钱才可以实现,其实财务自由无非是每年的非工作收入能够和你个人的支出相抵,也就是真正的让劳动成为我们的第一需求我们才去上班,这个目标远非遥不可及,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命运既不能让资本家掌握,同时也不能完全让体制掌握。
12.投资要求理性,必要的投资常识,以及客观的分析。看起来容易,但其反面正是人性的弱点,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这方面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喜欢巴菲特那句话,真正做到在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才可能成为赢家。
13.每个月的工资性收入加上非工资性收入减去支出构成了我们的净流水。这部分是我们可以用来投资的钱。
14.我们要懂得分享经济的健康成长所带来的成果。关注股市,关注行业,关注这个国家的动态,可以为我们做每一个选择提供依据,而一个个选择也就够成了人生。
15.如何高估复利的价值都不为过。做理性的价值投资。
16.债券利率是衡量股票价值的基准。股票根据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再参照债券的利率,决定了股票的合理定价。衡量净资产收益率要参考未来几年的均值。政策(央行,证监会等)和散户的心态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股票的价值。按照这个算,a股的合理价位是3150点。
17.A股是充满机会和风险的市场。波动性大,资金市特证明显,容易过冷或过热,投资者成熟度不高。除了A股外,还有一个B股,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市场,但或许是个金矿。试着从股权分置改革中有所学。
18.海外市场也不是没有途径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海外市场 有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以及不同的估值模式。
19.投资常识 生命是一个无数次的轮回;永远不要盲从;对投资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市场是投资者最好的老师;不要追求一杆进洞,打出标准杆即可。
20.最后插播一个自己对房价的看法,由于刚性需求,以及城市化不可逆转,放假还会上涨,然后到一个水平,等待物价和工资水平(也就是通胀)慢慢赶上来。中国不是日本,中国这个经济体更不是泰国、马来西亚所能够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