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絮语
其实本身是不想写任何东西,也不想再有任何的只言片语。不过,看了一个朋友说的:文字是整理,生活是经历。还是整理整理吧。 (一) 关于个人 半年前开始,开始不断地做梦失眠,不断地半夜醒来,不断地从梦中惊醒。一直困惑不解也高度紧张中,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造成了睡眠瘫痪症。其实也是,在这精神压力的状态下,感觉自己都不是自己了。我自认为还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尽管那一年我讲话都想哭,尽管这几年一直还在不断的做着有关她的梦,尽管自己也不完美,但也还是自我在不断的努力追求和完善。记得那时,我以为自己不会再为任何事悲伤,也不会再有情绪大幅度的起伏。那时候,有朋友遇到事情对我讲的时候,总会说:你总是那么淡然,感觉什么事你都不惧怕,不慌张。其实没想到是泪点越来越低,当一次次的事情再次爆发,愈发觉得自己开始多愁伤感了起来,当然,这也是我喜欢各种联想的关系吧,看到可怜的人和事,悲悯起来;看到唯美浪漫的文字和歌曲,做起白日梦来;想到今非昔比,悲从中来。我想这感觉就是: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一次次地让你去做这个功课直到学会为止。 前段时间,一位老朋友对我说,你真的是蜕变了。如果要说我近来最大的感受们应该就是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了,没有之一:

从开始失眠后,有同学带我去试着去接触多一点朋友,试着在热闹的场合化解一个人的情绪,试着融入。但是却真的是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于是,愈发觉得如果同行的人不对,真的不如一个人的独享,即使会孤独。 (二) 关于她人故事 其实关于感情的故事很多,尤其去网易上看,一大片一大片的全是故事,而我每次只想写点周遭的真事儿: 周末,去爬了山,每次爬山,同行的伙伴都说我:出来玩就好好看风景,别还一直做低头族呀。其实,今天一直在跟一个女孩子聊天。 她说她半年前喜欢上了一个人,当时,觉得对方互相有好感,因为男生主动加了她微信。但是,很少聊天。她说半年了,我以为一个月后可以忘记这个人,但是感觉却愈渐清晰了。看到我给她分享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不主动联系我我也不联系你》,于是,她觉得自己还是该主动下,发消息过去,夜里辗转反侧,白天再次鼓起勇气,最终得到的是有事儿回绝。 她问我是不是他有女朋友了。我说不知道,半年了,可能吧。然后她哭了,她说是不是我不会聊天他不找我?我不主动?他有些内向被动,是不是适合主动的女孩子? 我说你看过《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这部电影吗?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也不要给他找借口。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联系了他” “那就联系吧,一直觉得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是还是作吧,作死了自己才甘心,作死了才会死。然后才会懂得放下,懂得转身。 最后她说她要离开了,我问她你想着见他最后一次吗?她说不用了,我联系了两次他都没理会,走不走都不是什么理由了,距离也不过是个借口。 想到最近看到的一本书里的一些文字:凡是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有句话说得好:安慰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对她说一切都会过去,而是你的故事比她还惨。我想这应该没有分手痛苦吧,不过,我还是讲了一个故事:我曾经暗恋一个人五年,五年——差不多整个青春了,但是即使所有的流言蜚语,我都没有承认,也没有明确的表达过对对方的喜欢。可能我是个很能憋得住的人吧,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她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忘记,她只见过他两次,为什么这么伤心?我想大概遇到下一个喜欢的人,然后就会忘了,还有感情真的跟时间没关系,时间太久也只是习惯罢了,并不能说明越久越深。有些人就只是瞬间,你就再也遗忘不了吧。 昨天,大学的好朋友发消息给我,说现在过得很累,三观不合,生了娃,半年不到分居了。说自己要是离婚了,也就不想上班了。想起来他是我们班当时的学霸,工作也是独一无二的出色。当然经济条件也是首当其冲。我问他婚姻的失败也一定要导致工作的没落吗?他说有些时候触景生情会更悲,所有的换个环境的人都是不堪忍受熟悉的情景。我想或许是吧。 其实不想过多谈论感情的事,虽然毛姆说:谈恋爱是女人一辈子的事业,她们就喜欢沉迷于感情的漩涡中。大概也是本性,大概也像《风月》的歌词:男人求新鲜,女人求安稳,不过都是本性使然。 (三) 后语 伊坂幸太郎说:“说到人生,不管谁都是业余新手,任何人都是第一次参加,人生这种事没有什么专业老手。”正因为人各不同,人生才有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