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丨成都72h吃喝探店记

从11年到15年,计划过无数次到成都结果因为各种变动而被迫流产...
今年也没能料到成都行能这么顺利的完成(真的也要大力感激陪我说走就走的好机油♪(・ω・)ノ

下面废话不多说,看看我短短几天都吃了啥,不过大多都是一些小有名气或者“网红店”。当然还去了武侯祠啊杜甫草堂还有激萌之地大熊猫基地之类的这里不多赘述。
这里仅作个人吃喝记录,不喜勿喷。(话说成都好吃好玩好喝的地儿实在太多了根本吃不过来啊怨念 不会说我最初的清单上大约一共写了20几家店结果发现根本来不及吃...冒椒火辣的农家小土豆和老卤鹌鹑蛋、建设路干海椒抄手、甜水面什么的你们一定还要等我啊!
印象里的成都就是“慢节奏”,美食、麻将、美女与川剧变脸还有茶文化,几天相处下来,的确是巴适得板!安逸又舒服的环境,太适合在这里定居了吧。想到司机师傅问我们:你们闻到火锅味了吗 哈哈哈
反正这次带了两个胃:一个装火锅,一个装蛋糕。
不管是苍蝇馆子还是小饭店都深得我心呐
1.無早小食/书店

因为订的民宿地段特别好,还碰巧在无早附近,实在是太开心了。到了机场后安顿好就火速跑到这里吃下午茶啦。

在门口稍微等了会,里面座位不是很多,布置得非常温馨,难怪是第一代文艺风网红店了吧。 是日式喫茶店的风格,不得不说它真的在我的长草list里面躺了无数年...

店里主打的是日式甜品和brunch,pancake算是他们家的招牌了吧。
無早坚持手作, 每一片都是现做,用口感上好的松饼粉, 温热松软的质地淋上厚厚一层酸奶再搭配新鲜芒果,香脆可口。超治愈!好吃!

Q弹的豆乳布丁也是一道美味的甜点,入口即化,浓郁的豆奶香立刻充满整个口腔,可选择搭配抹茶糖浆或蜜糖汁哦。

所有的餐食都是现点现做,所以上菜的速度会有些慢,不过不着急,店里随便咔嚓两张。

“台湾dpi杂志介绍过無早,在‘世界上的独立书店’栏目。开篇的一段话:总有那么一间书店,平静的坐落于城市,宛若安静而亲切的邻居,他们被弥漫在空气里的文化喂养,又将之反哺给每一个推开大门的人。”
正逢书店重新装修完毕,在等位的时候就进去兜一圈。 店内的书和装潢都是店主Rosa精挑细选的独特风格,温馨朴素的感觉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主营一些国内外独立杂志和好看精致的器皿,还可以挑选一些明信片寄给朋友。

没来之前就知道店里还有只大喵叫Summer,偶尔睁开眼围观来回走动的客人,大概这就是成都人(猫)的自由慵懒的性格吧哈哈笑
2.蜀大侠火锅

够夸张,提前用APP订位显示前面还有几百桌。硬生生是强撑着疲惫的瞌睡人的眼到半夜才吃上这顿fo锅。
古朴的桌椅,上菜、翻台的速度也很快,阿姨、小哥的动作那叫一个麻溜滴,好评!

满锅子的花椒和各种香料,热腾腾的冒着“咝咝“”的白气,是秋冬季最幸福的事情吧。


新鲜的菜品,还点了爽口的金桔柠檬汁解油腻和辣味。因为去得太晚结果一些菜已经没有了,还有超想吃的红糖糍粑也售罄。可见这家店的火爆程度啊。吃好这顿以后已是凌晨两点,心满意足的回去睡觉。
3.马旺子川小馆

这家也是人气十足的名店了,来自眉山,始于1923年,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四川老字号”的老牌川菜酒楼。 成都新店坐落在熙熙攘攘的东糠市街,11:30开餐,没等午市开始门口就坐满了排队的人。
用竹编营造的装潢风格无不透露出一股淡雅隽永的禅意,又很好的和现代感的建筑线条完美融合,应该算是川菜馆里颇具档次的用餐环境了。

点了几个招牌菜:传统水煮鱼、 宫爆茄香虾球、碗碗旺、风味萝卜、红糖锅盔、冰粉
水煮鱼绝赞!是这家店我觉得最好吃的一道!用「鲜嫩香滑」 这四字形容它再好不过!应该采用的是小有厚度的无刺沙巴鱼片,油辣子的香气扑鼻刺激着还没完全苏醒的味蕾,是不是每个爱吃辣的人,胃里都住着一个茹毛饮血的恶魔。
冰粉是最后才上的一道,分量足、用料好,糯糯的小圆子和红糖汁,不说有多清凉香甜了!
有趣的小细节是它的筷架——一粒花生,既节约不少制作成本又避免使用木制品,环保意识赞。

服务生看到我在疯狂的拍照还友情提醒我虾球得在三分钟之内搞定才是它的最佳赏味期2333整体来说这道茄香虾球第一口是“WOW”到的,但是因为有些太甜和加上茄子的吸油性,最后有些发腻。
碗碗旺也是我非常惊艳的一道菜,因为小伙伴不爱吃血,所以被我一个人一大碗米饭承包啦。是纯血旺,饱饱地吸吮了装满花椒、葱姜蒜调味的汤汁,太好吃了妈呀。
秘制爽口萝卜,腌制过的萝卜片入口清脆酸甜还带点儿微微辣,作为开胃前菜,恰到好处的口感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锅盔和这个啥我忘了,机油也不爱吃点心所以统统被我吃掉。
虽不能说是多地道的川菜,但在一众“网红”店里,马旺子绝对算得上是价格走心且品质口味尚佳的精致餐馆了!个人觉得不是很辣,外地游客完全可以接受。
4.陈麻婆豆腐

从杜甫草堂出来步行不远就能到这家陈麻婆豆腐旗舰店,已经习惯了前几天的香辣重口,今天依旧是重口味的点了这么些菜。
这家店分量十足,价格也适中。也是中式装潢,古色古香的风格。上菜速度好评。总得来说性价比无敌高的。

为了金牌麻婆豆腐慕名而来的我们,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它。是砂锅装的,看起来就香辣乐乎,口水直流。 川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善用复合调味,有几十种味型。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似乎还停在“辣”这个层面,其实不光是以辣见长,它的口味也是丰富多样,因为讲究的是 “百菜百味,一菜一格” 。

舀一勺豆腐拌进香甜白米饭里同食,辛香扑鼻,鲜亮红润的色泽和郫县豆瓣加油泼辣子的醇厚口感,闭上眼睛都满充盈这满满的幸福的麻辣滋味啊。 以前吃过的和它一比,真不好意思叫麻婆豆腐了。我爱花椒花椒使我快乐 (*´∇`*)
虽然只是豆腐、花椒、辣椒酱和小葱这几样食材,其实越简单越是难做好, 不管是大酒店,还是街头苍蝇馆,不缺的一定是这道经典菜,恐怕这也是史上最下饭的下饭菜了吧(番茄炒蛋:??
吃到最后味觉已经几乎丧失,水煮肉片已觉得淡而无味,宫保鸡丁和我想象中的正宗的川菜口感倒是有些差异,虽然也是密密麻麻的红辣椒,竟然偏甜口,略失望。
5.曾哥烧烤

九眼桥打卡!嘀!
司机带我们兜了一大圈愣是没找着,最后还是下车靠着导航摸索到的...在一条不算狭窄的巷子里。
环境嘛,不要指望它能有多好,位子倒蛮多的。肉食和蔬菜都有,品种还是挺齐全的。

烤玉米粒酥烂入味,微辣还带点儿甜味。五花肉就不摆了,我对面的朋友一个劲地夸。

重点是这个猪脑花!!!!!!!!!!!!!我的妈!!!!!!!!!!!!!!!
我真的是个从来不吃猪脑的人但是在机油的墙裂建议之下我尝了一小块就立刻被俘获奶奶心了!又糯又软还超入味,一点腥气都没有,太TM好吃了(忍不住想爆粗
6.贺记蛋烘糕
到成都怎么能不尝个名小吃?贺记蛋烘糕也是最有名的啦。本来还想去吃玉林路的陈爷爷婆婆家的,无奈时间安排太紧(摊手


看着老师傅熟练地把专用的烘糕锅放火上,待锅热后,将调好的面浆舀入锅中,用盖盖上烘制。待面中间干后,放入客人需要的馅料,最后用夹子轻轻将锅中的糕提起,将糕夹折成半圆形,再翻面烤成金黄色就可以吃啦。
晚上九点多生意还是很好,和我一起等的三四个女孩子,是精致的成都girl无误了,她们都一般高,开心的聊着些什么,还时不时“咯咯”地笑,我好像也被她们的快乐感染了似的。

吃了两个,麻辣牛肉和奶油肉松,喜欢肉松的。味道中规中矩吧。
7.狼牙土豆

成都的胖友请大声告诉我:这是不是最接地气的小吃!
反正路边随便买的一份,和朋友抢得差点打起来。
嗜甜星人的超大size胃和一个超赞的bar
1. LAN’S PATISSERIE

传说中的“烂李子”,也是种草已久啦。在门口等了25分钟左右,门口小哥一直笑脸相迎,服务态度很好。
点了「蒙布朗」,88一块的价格着实不便宜。个头不小,栗子泥倒是够绵密松软,但基本吃不出太多栗子的香甜,奶油的存在感很强,重度嗜甜患者表示腻到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只能说差强人意了。

百香果苏打倒是不错的...解腻
2.客从何处来

太古里Hermes背后的店自然来头不小,来自帝都的高端精致路线的甜品店十月起正式入驻成都。DOKO是日文「どこ」的音译,即为「何处」。难怪网评它们有日式甜品的匠心,又有法式甜点的多情。

开窗莫妙于借景,竹影悠悠,用于现代室内设计更有一种格而不阻的通透和美妙。

装修大方简约,红色的旋转楼梯也是很酷了。各种摆拍走起来

小到糕点摆盘、玻璃器物之美和金属刀叉无不凸显出设计者的精心营造。个人觉得灯光倒是稍逊一些。

店里的盘子基本都是四位数的价格,也是不菲。
「宇治少年」 :大约有二十层,抹茶粉和奶油的配比很好,但一般,价格略贵。(顺便吐槽我这只盘子真的巨丑
「茉莉花千层」:相比Lady M,这块倒也是深得我心,menu上介绍选用的福建顶级茉莉花茶,甜度也是最低的,难怪吃得出淡雅的清新气。
「米酒慕斯」:竹筒和马蹄,慕斯和醪糟的完美结合,视觉和味觉双重惊艳,我很喜欢。
「提拉米苏糯米糍」:最想试的一只,当日售罄,没吃到。
3. DODO COFFEE

兜妈开的独立咖啡店,打车来这里有点小远。不过远离了闹市区的喧嚣,在这儿喝上一口也是值啦。
在贝森北路的花园别墅里,路口进来一眼就看到了。

开放式的吧台,绿色和白色主打的店面,相较于看太多冷淡的工业风,这样的氛围是养眼又温馨。

有树和很多绿植的午后,没有太阳,下完雨的空气是潮湿的,整个后院氤氲着浓郁的咖啡香。

一份shot的意式浓缩咖啡淋在两颗香草冰淇淋上,当冰淇淋遇上热咖啡,绵密香甜的奶白色与棕咖液体的完美交融,嚼着香脆的核桃果仁碎,顷刻间的舌尖上的温热碰撞,实在是美妙。
affogato也有窒息、努力争一口气呼吸的意思。「当你提到某种好吃到让人窒息无法呼吸的食物」,所以这时候享受这难得的悠闲下午茶时光,可以说是affogato了。
4.The Sense 醒食

The Sense,一间富有设计感,小而美的社区咖啡店。
"Sense",意为“意识、自然反应”,寓意我们能够分辨出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状态;而它的中文“醒食”,则是由成都话音译而来,同时店内的食物大多以面粉制作,必须经过“醒”的过程,有一语双关之趣。
位置也很好找,早上从民宿步行过来也就二十来分钟。这是我们在成都的最后一个早晨,舍不得走啊。朋友吃不惯面包去隔壁找了家面店吃早饭被我嘲笑“没情趣”。

闻着浓郁的咖啡香和刚出炉的面包,美好的一天才算是真正“醒”了。

这家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大,确是实打实的木质打造。店内的陈设布置,颇有设计感的几何拼木吧台、 La Marzocco特别版的哑光黑色咖啡机、Hay家的椅子、温暖的灯光丝毫不输北上广的一众咖啡店。

因为早上刚开门便进去觅食,很多面点还在烘烤制作当中,所以选择性不多。既然没有核桃布里欧修,索性就挑了牛角包加一杯英式红茶。牛角包焦香酥脆但有些过于硬,但也算得上可口。12块一个的价格也是很实惠,作为早餐性价比很高。最后我还没忍住打包了两个上飞机hiahia
5.Enjoy Laundry Cafe

洗衣店 × 咖啡馆的新奇玩法。

据说是半自助的洗衣店,等衣服的过程可以在饮品区吃蛋糕、翻看杂志打发时间,国内能开发这些商业模式的店还挺有意思的。也很便于出差、长途旅行的人来这里。

可惜去晚了没法体验到了。你看,成都人连洗个衣服都这么享受,羡慕了。
6.fugue bar

身处大世界商业街内的隐蔽小酒吧,外观就是很普通的唱片店。一不当心就错过啦。进去之后是满墙的黑胶真是别有洞天。

黑灯瞎火的bar,调酒小哥哥超可爱,很健谈啊,从麦芽汁的浓厚度到酿酒厂的优劣对比,还有年限啊蒸馏技术、酒桶封存。学了很多。而且酒单上没有的只要你想得到的还可以让他调哈哈哈。

酒的种类很多,威士忌的囤货更是相当的丰富啊: 比较有名的麦卡伦、高地、艾雷岛还有很多日本的小众款。

印象最深的是叫「ume stormy」的酒,来自sky岛的粗狂暴烈的一场大雨,麦斯卡浓烈强劲的烟熏泥煤味,馥郁辛辣又桀骜不羁,风扑面来而,是海水自然的咸香,是整个岛屿的迷人缩影。再与甜美微酸的雪利酒、梅酒黏连,靠近、分离、再靠近,再分离,回味不绝而意犹未尽。眼前是绵亘的海岸线以阴雨织成的最终章,直到万事万物皆俱寂。

一杯接一杯地喝啊人生得意须尽欢!来干了这杯忘情酒!
论靠谱买手店和书店的自我修养
1.hug

晚上吃好饭,一个人散步来的。奇怪我住的地方真的出奇的地段好,基本到哪都靠脚就行了。日均3W+占领封面不是梦。

刚开业不久的设计师集成店,开在一间写字楼里,四面都是成片的玻璃,视觉上给人的通透感和立体感十分强烈。而且选址也应该能吸引不少相当成熟的消费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楼下还有他们自己的小小咖啡间small company。

内部复式结构的设计高地交错、叠穿。所有的产品按色系展示的,强迫症患者福音。店里有目前国内炙手可热的设计师品牌,二楼应该是常驻品牌“长作栋梁”的陈列。
2.方所书店

每到一处,我就喜欢去逛逛当地的书店,连锁书店跑得多。比如香港和苏州诚品、北京的pageone、广州太古里的方所两年也前去过,上海的大小书店也是不胜其数。
成都的方所是继广州之后营业的第二家,记者采访创始人毛继鸿,为什么你的第二家书店不是北京或者上海?毛继鸿是这样的回答的:
“这个城市诞生了许多诗人、作家、艺术家,很多传奇的人。成都人热爱生活,与方所生活美学的理念更契合。”

成都的设计,地面入口很小,通往地下由幽暗深邃的电梯进入,里面好像一个巨大的藏书洞。 大切割面的水泥立柱造型迥异,是最质朴原始的代表,起伏的走廊经由阶梯串联起来,空中走廊架构起左右两边……处其间,自觉“身心安顿之必要”。

楼梯上坐了不少读者,原版书很全,文创区产品不少,还涵盖了服装、植物、咖啡、展览活动和定期的沙龙活动等。
节假日自然也是免不了嘈杂的人群,摆拍的人也是特别多...
老茶馆的新体验

在人民公园喝茶才是正经事。
《儒林外史》讲马纯上登临吴山,每上几步,投几文钱喝一碗茶;再走几步,又一茶摊,再投钱,喝一碗。此等景象,也非吾辈此情此景能顿悟其中情致也。
如今的咖啡馆遍地皆是,不论人在哪座城市,都免不了要在里边阅读、赶稿、聊公事或者闺中密友的私房话。而能坐着喝茶摆摆龙门阵,什么事情都不去想,纯放空的机会还真是不多。比起咖啡我更爱饮茶,是永远都嫌不够的。
“一个社会愈闲,愈有颇多的人每天必去同样的地方。”成都的茶馆就是这样,不光是游客爆满的节假日,平日里也总会有许多的人在他一天占用最长的时间泡在这块儿。北京的公园也是如此。

看报、喝茶,人生一大乐事啊。

拙朴的竹椅再配上盖碗茶就是成都老茶馆的官方标配,连热水瓶都带着国民花样的呢。好不容易寻到座位就火速落座,上茶的速度也是很快。

我也体验了把采耳,爽!一开始有点紧张,看到师傅掏出了一大包工具的严肃样子实在是后悔了。结果师傅娴熟的技艺还掏出了一大堆不可描述的东西之后,用一根羽毛状的东西伸进耳朵之后再用铁棒敲击的时候,还会听到特别清脆悠长的“叮——叮”声,最后我真的是表示享受又充满了感激。
不过在这挖耳朵的确是蛮贵的,建议去搜寻下当地小店,三四十块应该都可以搞定。


此茶名为碧潭飘雪。(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心窨制。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且具有观赏价值。)

嘻嘻,傻乐的我。感受下好机油的拍照技术。
以及最后

送给大家一张糯米团子四连拍 祝大家观赏愉快!射射!
毒妇脸少女心。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札丨2025年的三月 我读了什么 (32人喜欢)
- 小札丨2025年的二月 我读了什么 (31人喜欢)
- 好物丨没更新的日子也有歹毒地消费啦。 (76人喜欢)
- 小札丨2025年的一月 我读了什么 (61人喜欢)
- 白天搬砖 夜里读诗丨我的2024年阅读 (9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