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
查看话题 >原来,你还不如古代人懂“情趣”
| 这些精美的花鸟画,其实与你相关 |

- 风物君语 -
风物君小时候和爷爷学书法
写出来的大多是些歪七扭八的“鬼画符”
后来就偷偷开始了涂鸦大业
画上一朵花、一只鸟
美其名曰“写意花鸟画”
惹的大人们哭笑不得
等到真正接触了国画
回忆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
但了解了花鸟画的发展历史
没想到自己还是相!当!机!智!
花鸟画怕还真是从涂鸦中长出来的~
中国的绘画中,花鸟画是一极为重要的门类。绘画表现生活,资源都来自于现实。
花鸟画,按名字来看,无疑是指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作。不过这概念后来又宽泛了不少,畜兽、蔬果之类的也被纳入其中。
▼
1、从“涂鸦”到花鸟画
早在原始彩陶与青铜器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少以花鸟为题材的图案了。
假如把人类文明的成长看作一个人的成长,那么这一时期的“画作”不就是涂鸦吗!
这样看来,本人小时候的“贴金”行为也无可厚非嘛。不仅如此,中国汉字的早期形态“象形字”不就是小朋友的可爱画作嘛!

// 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绘画艺术已经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也开始出现了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
比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可惜的是这些作品都没能留存下来,只能在著录资料中窥得一点踪迹。
// 唐朝
花鸟画业独立成科则已经是唐朝的事了。著录中留下名字的花鸟画家有八十多人,初唐薛稷以擅画鹤著称。
开元天宝时期,曹霸、韩干则凭画马风光无限,还有边鸾画雀,李泓画虎,卢弁画猫,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这一时代的花鸟画已经能够把握住动物的体态特征,形式技法也日益完善。


// 五代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以“黄荃富贵,徐熙野逸”为代表的两大流派。
黄荃绘画描绘对象多珍奇,画法工细,色彩浓丽,气象富贵。徐熙则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开创了“没骨”画法。



2、花鸟画之“巅”
//宋朝
宋承五代,花鸟画发展迅速。
北宋的花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及至南宋,画坛过半的画家都在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
北宋初年的崔白重写生,对自然观察精密。被苏轼称赞为“赵昌花传神”的照常则用色眼里,画面丰富华丽。宋代以花鸟著称的还有李迪、王凝、宋徽宗、林椿、李嵩等,他们甚至以一生的时间专注于画某一种鸟类或是某一种花果。
宋代宫廷中更是有大量没有留下名字的画家,被称为“佚名宫廷画家”。他们画水中荷花,画白雪红梅,画芙蓉花开……不大的画纸上用精细的笔法描绘着美丽的生命。



同时,宋代的水墨梅竹成为了专门的独立画科。
文人画家们以淡墨作画,描绘的也并不是特别艳丽的花鸟,而是竹子、梅花、兰花一类的题材,以花木之自然特征寄寓以人的道德情操,不特别强调绘画的技巧,而要画家有高远意境,画作有清高精神。
这类作品在宋代得到苏东坡、文同几个文人的大力提倡后形成了很强的一股势力。


3、盛世之后,花鸟画何去何从
// 元朝
承宋代文人之风,元代水墨竹梅风行一时,名家之多、作品之广都是其他时代难以企及的。有“写竹之圣者”李衍,“梅花屋主”王冕。



// 明清
明四家除山水画外,也都擅长花鸟画并且卓有成就。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各自成风格。
清代则首推“扬州八怪”。“八怪”中,郑板桥画竹清瘦潇洒,罗聘之画竹清幽繁盛,金农画梅古奇,汪士慎画梅清冷,所作梅竹都具有极强的个性。
另一位大家朱耷(八大山人)则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
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


文丨不通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这么美妙动人的花鸟画
只在推文里一瞥怎能足够
为了让你在接下来的365天每日都能饱眼福
我们为你准备了绝对值得拥有的
「花月历」

中国历代画家,与花鸟神交
将自然界的花鸟草兽留在笔端
借造化神秀传情达意
我们选取古画中花卉十二幅
录其中花草鱼虫诸种名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千百年人来人往,几经盛世与离乱
只有这纸绢上的花鸟鱼虫宛若初成,不朽于世

四季变迁之中,总有花开花落
古时如此,今时亦然
惟望见身边花开花谢时
不忘古今天地同有此一瞬可窥探
- 购买 -
☟
复制这条信息¥eJnK0QhH86g¥后打开👉手淘👈


更多好玩有趣的内容,欢迎关注
▼
微信公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微博:@地道风物
「定义地道 / 分享风物 / 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投稿邮箱丨editor@didaofengwu.cn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