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故事#2•妈妈的粽子
妈妈的粽子:⭐️⭐️⭐️⭐️⭐️
不久前,我问我爸说冬至我们家会不会包粽子,我爸回答我说不一定,应该不包。几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我妈她在干什么,她说她在煮粽叶。我满脸狐疑,问妈妈说:“前几天我刚问爸爸冬至包不包粽子,他说不包的呀?”
“没有啊,是你爸说你想吃粽子了,然后让我包了给你寄上去的。”我妈说。
到底是我亲爸呀。虽然很含蓄,但的确是我亲爸。
前两天粽子到了,妈妈给我寄了十五个,一开始我还觉得太多了,担心吃不完会馊掉,结果才过了没一天,粽子就只剩下两个,爱要相互分享,可我一下子分享得太多了。
—————————开始回忆过去的分割线
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包。在海南,大家包粽子的方法都大同小异,但每一家每一户包出来的味道都各有千秋,在我眼里,就我家包的最好吃。每次要包粽子,妈妈都最辛苦,要忙活个一天半才算大功告成。先是摘粽叶,把粽叶摘回家后,需要放进锅里煮,煮完了呢,拿出来一片一片的洗干净再晾干放好。小时候,包粽子的各种流程都与我无关,每逢端午节,就只知道吃,从煮粽子叶那一刻起,就开始问妈妈粽子什么时候开始吃。有时候,小伙伴家包粽子会比我们家包得早,所以每当我要去小伙伴家玩的时候,阿婆总是会叮嘱我不要当馋猫,跑去别人家讨粽子吃,我们很快就会包了。我每次听了,都会嗯嗯嗯的答应她。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我一去到小伙伴家,她们家里的大人就会问我家里包粽子了吗,诚实的我当然就实话实说啦,说完,大人们就会走进厨房里,拿出一两个粽子,让我拿回家尝,于是我就拿回家,接着就会被阿婆说成是小馋猫,死吃鬼。我心想:别人要给我,那我也没办法呀。
要包粽子那一天,爸爸会事先帮妈妈把猪肉腌制好装在一个大大的盆里,把咸蛋的蛋黄和蛋清分开来,蛋黄用来包粽子,蛋清留着中午蒸熟送稀饭。妈妈会把糯米绿豆洗干净,用水泡好,混合在一起,然后去忙别的事情,大概差不多中午十一点,才开始动手包。包粽子时的妈妈超级认真,可以一直坐在那里,如果没有什么必须要起身的事,她常常是水也不喝,午饭也不吃,直到把粽子包完,下到锅里,才安心吃饭休息,简直比我期末考复习还认真。对于包粽子这项技艺,妈妈只会包五角粽,先是把两张大叶子放在最底下,然后呈扇形铺上四五张小叶子,再在上边先放上糯米,加上肉蛋,肉通常是两块,一块全瘦,一块半肥半瘦,半颗咸蛋黄,最后再舀上半勺米。包的时候,先把叶子的两边往中间折,再折下面,折完下面就迅速的把粽子竖起来,往桌上抻一抻,把剩下的口,用我不知道如何描述的方法封好,最后的最后,用绳子紧紧的把它绑住,剪掉多出来的叶子,一个长着五个脚,像个卡通版一样的肥嘟嘟胖乎乎的绿色的长方形的金字塔一样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计算过,妈妈包一个粽子需要大概三分钟,每次过节,我们家都会包十斤糯米的粽子,每斤糯米可以包六到七个粽子,所以光是包的工作,就要花去妈妈三个多小时。包好了还没完事咧,煮粽子也不是件让人省心的事。通常一锅粽子要煮五到六个小时,一边煮还要一边添柴火,火可是千万不能断的,一断粽子煮出来就变成夹生粽,再怎么煮也都煮不好了。除了火要把握好,粽子煮到一半时,还得打开锅,把它们都拿出来翻个身,原先在上边的换到下边去,在下边的换到上边来,保证它们都能充分的享受到大铝锅热烈的亲吻。
在以前,粽子煮好出锅以后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要吃的就拿去吃,不吃的就用绳子串起来放好,可煮好的粽子常常是外边带着一层油,吃的时候手总免不了弄得一手油。于是乎,聪明的我的妈妈想到,以后煮粽子的时候,在快要出锅时,把粽子先全都拿出来,倒掉原先的锅里的水,从新倒一锅干净的开水,再把粽子放进去煮一会,待大功告成之时,粽子就不会满身油了。后来,我家的粽子,全都是又干净又丰盈又好吃的大粽子。
妈妈包的粽子,爸爸喜欢吃,阿婆喜欢吃,哥哥喜欢吃,小姑喜欢吃,我喜欢吃。
———————————————————
今天又吃了一个妈妈包的粽子,只能说,人间美味,全都浓缩在这绿皮肤的大糯米包肉团子里了。蛋是好吃的蛋,肉是好吃的肉,糯米好香,豆好香。虽然Chair一直说她们那里的大肉粽很好吃,但我觉得,再好吃,也好吃不过我妈妈包的有肉有蛋又豆的粽子。
涨姿势:粽子才不是因为祭奠屈原or让他不被小鱼小虾吃掉才有的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51660/answer/17348043

© 本文版权归 CHEF-Laur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