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院与言少
戴耳机听完一整出于魁智的野猪林,觉得耳朵要报废了,不住的嗡嗡响。于院的唱腔,真是太“用力”了。
我以前觉得“大雪飘扑人面”不像传统京剧,有点像样板戏,还当是因为近代改编过,留下了痕迹。听了别人的唱法才知道完全不是。望家乡,去路远,李少春的“远”字能收回来,还是京剧的板眼,于院就直接发散出去了。
他的嗓音洪亮,唱得不够铺垫,也不够曲折,所以也就不带感情。而且,他什么流派都唱,什么都翻成嘎调。如果说,不同的流派就像不同的咖啡馆,昏黄的壁灯之下,错落的高背沙发之间,每家有着各自不同的装饰主题,光阴故事,或是背静音乐中呢喃的絮语。而于院的高音就像一盏一千瓦的灯泡,把每个屋子每个角落都照得明晃晃亮堂堂,敞亮是敞亮了,但是有什么意思呢?况且能唱高音,也不一定必须要嗓音洪亮。言派也有很多平地拔起,高崖直坠的高音和低音,可不管别人是说险还是说怪,我都觉得很柔和,不止是圆润,简直是甜润,和于魁智的大喊大叫相比,这才真是京剧里的阳春白雪。唱戏,可不能是单靠力气。
网上有人发文说,于魁智有三怕,曰怕言兴朋,曰怕唱老戏,曰怕天津人。那满篇揶揄之阴损,之刻薄,值得现在的年轻追星族们好好学学,以后粉丝掐架用得上……我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喜欢上了言派,直接点说是小言。其实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洗脑的人……
我有段时间经常听于魁智的红鬃烈马,因为正好一个小时,还能当时钟用。那时我找不到什么可以听的音频,传统的名家名段时间太久远了,不是满屏雪花噪点,就是丝丝拉拉的电台音,还不如索性听个新的,清清爽爽。但是听的时候总觉得遗憾。我记得早前听的为丈夫跪在寒窑前,是高高低低回旋了几次才落下来,而于魁智就那么直直地跪了下去——就像三家店里的叫一声解差,耿其昌唱的才是京剧,于魁智唱的差字后面的转折都没有了——显得既无情又无理。我也不懂京剧,又被网上的田园女权教坏了三观,就觉得这出戏听着有点生气,薛平贵是个渣男。直到看了言少爷的武家坡,才发现不是戏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像言少这样的薛平贵,别说十八年寒窑,就是八十八年也可以等得。
我很奇怪,为什么薛平贵检验三姐是否守贞十八年的方法,就是亲自上去调戏一番——或许人家只是看不上此时此刻他的样子呢?于魁智扮的平贵是很生硬的,因为他的“铁嗓钢喉”显得人物形象非常严厉,诉情话很突兀,很多时候就像愣头青打拳,完全唱不出做小伏低的款款韵致。三姐一句“与你娘安家的钱”,明知是烈妇的严词正色,他也还要见缝插针地呵斥一声,哪里是坡前情挑,简直是当面审贼,浑身上下洋溢着安嘉和的气息。想想一个相府小姐,本来寒窑受苦多年,已经满怀幽怨,还要遇到一个陌生的莽汉来生拉硬扯,不骂他才怪呢。这种烈妇世人都可做的。。。。可若是换了言少爷就不同了。面对那种天生的温柔无赖,媚眼如丝,清润甜美像桂花糖的嗓音,还有几人能做到妾心古井水。见了于魁智的薛平贵,就打他一顿也不稀奇。若是见了言少爷“有道是财帛动心田”的吞字噎声,勾唇一笑,就跟他去了西凉又如何。
言少爷的风流蕴藉是与于魁智不同时代的。虽然他们年龄相差并不太大,但言兴朋的家世出身,把他锁在了更早的梨园盛放的前世繁华之内。虽然他也革弊求新,甚至要把交响乐引进到京胡,但他的身上脱不去旧时的伶人秉性,从没有见过哪个男演员能这样妩媚,而又妩媚得这样自然。只有看到他,才能明白为什么清末民国的公子豪绅,贵妇名媛,会那么心甘情愿地捧一个名角儿。
于院的扮相是众所周知的好看,即使是再不满他的人,也都承认这一点。他的容貌身姿是名家正统风范,无论是戏服还是西装,若论端庄稳重,肃立挺拔,都远胜言少,想象中老生的标准模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言少不如他板正,也不如他清瘦,不知是不是有越剧底子的缘故,或许还比他柔弱绵软……但是,言少爷也很美啊。我在网上看到他穿一袭蓝色长衫唱卧龙吊孝——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夺尽了于院风头的那一次,真是玉人一般。不是几代家传的子弟,养不出台上这样的雍容气度。所以那篇文章说天津人喜欢讲究门派,也是很正常的吧。
按说言家也算是蒙古人血统,怎么会有这么甜糯的声音,还有那江南小生般的儒雅容貌。只是可惜人丁寥落。不过这也是言少爷的一个“大缺点”,就是无论男女生旦谁站在他的身边,颜值都要掉下几分,演出的整体审美非常不均衡。要是给他扮上还好点,尤其不带妆,没有须冠遮掩,素面压倒一群人。唉,若得明月悬,必弃繁星满,幸乎不幸乎?:))))
最后感慨一句,为什么我喜欢的明星总是难得一见。熊家的就不说了……本以为喜欢国粹艺术总要容易得多了吧,可偏偏想看的,是言兴朋。归期未有期,有君却无君哪。
我以前觉得“大雪飘扑人面”不像传统京剧,有点像样板戏,还当是因为近代改编过,留下了痕迹。听了别人的唱法才知道完全不是。望家乡,去路远,李少春的“远”字能收回来,还是京剧的板眼,于院就直接发散出去了。
他的嗓音洪亮,唱得不够铺垫,也不够曲折,所以也就不带感情。而且,他什么流派都唱,什么都翻成嘎调。如果说,不同的流派就像不同的咖啡馆,昏黄的壁灯之下,错落的高背沙发之间,每家有着各自不同的装饰主题,光阴故事,或是背静音乐中呢喃的絮语。而于院的高音就像一盏一千瓦的灯泡,把每个屋子每个角落都照得明晃晃亮堂堂,敞亮是敞亮了,但是有什么意思呢?况且能唱高音,也不一定必须要嗓音洪亮。言派也有很多平地拔起,高崖直坠的高音和低音,可不管别人是说险还是说怪,我都觉得很柔和,不止是圆润,简直是甜润,和于魁智的大喊大叫相比,这才真是京剧里的阳春白雪。唱戏,可不能是单靠力气。
网上有人发文说,于魁智有三怕,曰怕言兴朋,曰怕唱老戏,曰怕天津人。那满篇揶揄之阴损,之刻薄,值得现在的年轻追星族们好好学学,以后粉丝掐架用得上……我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喜欢上了言派,直接点说是小言。其实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洗脑的人……
我有段时间经常听于魁智的红鬃烈马,因为正好一个小时,还能当时钟用。那时我找不到什么可以听的音频,传统的名家名段时间太久远了,不是满屏雪花噪点,就是丝丝拉拉的电台音,还不如索性听个新的,清清爽爽。但是听的时候总觉得遗憾。我记得早前听的为丈夫跪在寒窑前,是高高低低回旋了几次才落下来,而于魁智就那么直直地跪了下去——就像三家店里的叫一声解差,耿其昌唱的才是京剧,于魁智唱的差字后面的转折都没有了——显得既无情又无理。我也不懂京剧,又被网上的田园女权教坏了三观,就觉得这出戏听着有点生气,薛平贵是个渣男。直到看了言少爷的武家坡,才发现不是戏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像言少这样的薛平贵,别说十八年寒窑,就是八十八年也可以等得。
我很奇怪,为什么薛平贵检验三姐是否守贞十八年的方法,就是亲自上去调戏一番——或许人家只是看不上此时此刻他的样子呢?于魁智扮的平贵是很生硬的,因为他的“铁嗓钢喉”显得人物形象非常严厉,诉情话很突兀,很多时候就像愣头青打拳,完全唱不出做小伏低的款款韵致。三姐一句“与你娘安家的钱”,明知是烈妇的严词正色,他也还要见缝插针地呵斥一声,哪里是坡前情挑,简直是当面审贼,浑身上下洋溢着安嘉和的气息。想想一个相府小姐,本来寒窑受苦多年,已经满怀幽怨,还要遇到一个陌生的莽汉来生拉硬扯,不骂他才怪呢。这种烈妇世人都可做的。。。。可若是换了言少爷就不同了。面对那种天生的温柔无赖,媚眼如丝,清润甜美像桂花糖的嗓音,还有几人能做到妾心古井水。见了于魁智的薛平贵,就打他一顿也不稀奇。若是见了言少爷“有道是财帛动心田”的吞字噎声,勾唇一笑,就跟他去了西凉又如何。
言少爷的风流蕴藉是与于魁智不同时代的。虽然他们年龄相差并不太大,但言兴朋的家世出身,把他锁在了更早的梨园盛放的前世繁华之内。虽然他也革弊求新,甚至要把交响乐引进到京胡,但他的身上脱不去旧时的伶人秉性,从没有见过哪个男演员能这样妩媚,而又妩媚得这样自然。只有看到他,才能明白为什么清末民国的公子豪绅,贵妇名媛,会那么心甘情愿地捧一个名角儿。
于院的扮相是众所周知的好看,即使是再不满他的人,也都承认这一点。他的容貌身姿是名家正统风范,无论是戏服还是西装,若论端庄稳重,肃立挺拔,都远胜言少,想象中老生的标准模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言少不如他板正,也不如他清瘦,不知是不是有越剧底子的缘故,或许还比他柔弱绵软……但是,言少爷也很美啊。我在网上看到他穿一袭蓝色长衫唱卧龙吊孝——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夺尽了于院风头的那一次,真是玉人一般。不是几代家传的子弟,养不出台上这样的雍容气度。所以那篇文章说天津人喜欢讲究门派,也是很正常的吧。
按说言家也算是蒙古人血统,怎么会有这么甜糯的声音,还有那江南小生般的儒雅容貌。只是可惜人丁寥落。不过这也是言少爷的一个“大缺点”,就是无论男女生旦谁站在他的身边,颜值都要掉下几分,演出的整体审美非常不均衡。要是给他扮上还好点,尤其不带妆,没有须冠遮掩,素面压倒一群人。唉,若得明月悬,必弃繁星满,幸乎不幸乎?:))))
最后感慨一句,为什么我喜欢的明星总是难得一见。熊家的就不说了……本以为喜欢国粹艺术总要容易得多了吧,可偏偏想看的,是言兴朋。归期未有期,有君却无君哪。
-
微雨夜来过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20 17:28:39
-
花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23:45:11
-
幽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3 18:49:39
-
昔忆府君小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6 03:25:39
-
梧桐的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7 20:03:31
-
啤酒花武昌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2 13:17:56
-
呠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3:58:24
-
z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8 20:38:59
-
酒晕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5 14:42:36
-
莱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5 09:41:27
-
老李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7 21:17:44
-
Sgt_Cum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4 2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