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时光深处——读三毛《我的宝贝》
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知己,邂逅一个善美之人。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没有说出口,而作者替你表述了出来,让你有与之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感觉。于是在心灵深处,你与他进行了一次对话,在时光深处,你与他的文字倾心相遇的那一瞬间,情投意合、心旷神怡。读三毛《我的宝贝》即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
不怎么爱读小说,也不太喜欢读“品禅”之类的人生哲理书。我最爱翻看的便是与我有着同样思绪和情感的作家写的来自于生活、旅行而萌发的感触,或记叙成长经历,或描述特殊的物品,或记录一次难忘的旅行。这些文字古老雅洁,与现实的喧嚣、浮华隔着深深的沟壑,能将我带入时光的机器,穿梭于光阴之间,这些文字在岁月的浸润中愈发光鲜,永不褪色。
与三毛一样,我是一个感性的女子,与三毛一样,我也有着许多“不起眼”的挚爱的收藏,并对这“不起眼”的收藏有着深深的欣赏和喜欢,这源自于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与纪念。
三毛在《序》中写道:“总有一天,我的这些宝贝都将转手或流转,就如它们的来那么自然。”而我所收获的那些视若珍宝的“小精品”也记录着我的每一段亲情、友情和爱情,它们都沉淀在时光深处,承载在每一个有生命的小物件上,我想,终有一天,它们也会流散、消失,如同它们的到来那么自然吧。世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离散了,走失了,便已是长长的一生。
在三毛许多的作品中,唯有《我的宝贝》是描写静物的,她将自己走遍万水千山收集的86件“宝贝”,一一拍照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使之存入了自己生命的“博物馆”。时间久了,便也成了三毛生命历史的一个个有价值、有故事的“文物”。有寄托着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的“痴心石”,有“林妹妹的裙子”,有丈夫荷西送给自己的“刻进去的生命”的两个铜盘......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有许多平凡的收藏,它们在价格上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在数量上也抵不过任何一间普通的古董店,可是我深深地爱着它们。之所以如此爱悦着这一批宝贝,实在是因为,当我与它们结缘的时候,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
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与自己某个生命阶段的人和事有着关联的某件物品,用满心的欢喜和爱去记述它,去回忆、去感动、去怀念。这,是三毛特殊的收藏观,也是这个世间少有的女子的特质。《我的宝贝》中有记述爱情的,也有记述亲情、友情的。我将这世上最真实、最纯粹的三种感情统统归结为一个字“爱”,这书中最感动我,最能激发我泪水的便是她与荷西的爱。
每个看过她的书的人,对于她与荷西之间的情感估计都会是心生羡慕的。毕竟世界如此之大,可是真正找到那个最贴合你的人,却非易事。她与荷西之间,没有什么海誓山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起大落,那么相同,又那么不同性格喜好的两个人,自然地相扶相携、相依相偎。和荷西结合后,三毛依然常常孤身一人远行。因为,爱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我的宝贝》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描写了一个不同的物品,其中记述最多的便是她与丈夫荷西之间的相伴、相爱以及荷西离世后自己的悲伤。我时常被他们这一段“爱”感动,《结婚礼物》、《第一张床罩》、《幸福的盘子》、《腓尼基人的宝盒》、《药瓶》、《第一次做小学生》等文章,从每一件细小的物品当中折射出三毛与丈夫荷西婚后物质生活的“艰苦”却不缺乏“爱”的生活。
《结婚的礼物》中,开头是这样描述的:那时候,我们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床架,没有衣柜,没有瓦斯,没有家具,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甚至没有一件新娘的嫁衣和一朵鲜花。
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也异于常人,因为在沙漠里,在婚礼上送新娘一束鲜花简直是痴心妄想。结婚礼物是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说多吓人有多吓人。换了常人,是怎么也无法理解这份怪异的礼物。然而异于常人的“三毛”却异常喜悦地接受了这份异常的结婚礼物。她说:我是真心实意的爱上了它,并不是做作去取悦那个新郎的。荷西说,在沙漠里都快走死、烤死了,才得来这副完全的。我放下头骨,将手放在他肩上,给他轻轻一吻。
这便是三毛的爱情,简单、纯粹,与物欲的世界、与鲜花、与房子、车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荷西在婚后的第六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这副头骨,就是死也不给人的,就请它陪着我,在奔向彼岸的时候一同去赴一个久等了的约会吧!
《第一次做小学生》写的是丈夫荷西的西班牙《学生手册》。记录着荷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的学业历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丈夫荷西已因意外过世一年,三毛回到公婆家小住。文中提及,在公婆小住的五六天里,她什么地方都不肯去,就是翻出荷西小时候的照片来看,总也看不厌地把他由小看到大。就在深夜的孤灯下,我拿出了二哥偷给我的手册,一个好可爱、好可爱的小男孩的登记照被贴在第一页,写着“荷西·马利安·葛罗”——小学一年级。
看见他小时候那么多个不及格,眼前浮现的是一个顽皮的好孩子,正因为那个补考,愁得在啃铅笔。在我初二休学前的那一两年,我也是个六、七科不及格的小孩子。想到这两个不及格的好孩子后来的路,心里感到十分欢喜和欣慰——真是绝配。
不再赘述。
我想,三毛,她定是一个美丽的奇女子,不为世俗所困,走的是一条自己随心所欲的路,不为证明给别人,不在乎别人的注视,别人的目光,只为自己活着,只为自己的喜好和热爱。爱情、游历、学业,都是如此。这便是她在芸芸众生中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个性。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色彩,质朴而平淡。淡然的文字,使她变成了一个灵动活泼的人,立体而丰富,而不是一个只活跃在纸上的女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我钦佩她、仰慕她、赞赏她并嫉妒她如诗一般浪漫的人生,如风一般自由的行踪。她就似撒哈拉沙漠上的沙一样飘忽神秘、来去自由、不受束缚。我钦佩她所拥有的勇气,无畏一切,热爱生活的勇气。我为她笔下通过描写“静物”而展现的情感,为它们哭泣,怜惜,更感到悲凉、静寂。
或许,她的人生注定是这样一个结局,用自杀来告别这个世界,去另一个天堂赴她与荷西的另一个约会,一个久别了的约会。因这世上,没有他,她觉得黯淡,人生寂寥。“你柔弱却勇敢的肩膀,是我心中英雄的肩膀”。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岁月如流水般从我们每个人的指间流过。这个能在石头上画画,在墓地里看书,疯狂地热爱毕加索,在游历的路途中悬壶济世,表达出对弱者无限同情的女子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已有27年了,时间依旧行进在不变的轨道上,依旧嘈杂、喧嚣,依旧纷繁、冗长。我想,三毛的这些“宝贝”,这些关于“爱”的收藏也终将沉淀在记忆的深处,不会老去。它们见证着一个人长长的一生,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岁月寂寂,红尘滚滚。
无论发生什么,每个人终有每个人的历史,较之世界、国家的历史变迁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它却属于这个世界每个不同的个体,寄托于每个不同的物品当中,独一无二。
所以,请记住,爱,在时光深处,永不褪色。
© 本文版权归 beautiful monk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