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办公室政治”
组织只是手段,个人才是目的。让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组织才是最好的组织。
——学校里不会教你的职场军规(番外之一)

有人称“政治哲学是第一哲学”,无非出于其重要性和普遍性。“办公室政治”或许应该叫“公司政治”更合适。因为不管老板、金领、白领还是蓝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这是废话)。所以,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你可能终究会沦为一个人形工具。
政治的存在首先出于组织的内在需求。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类生命体。适当的“磨合”与“竞争”是公司正常的内部调节机制,有利于公司机体的整体健康。这样的“政治生活”应该积极参与。立足自身,努力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工作环境。
但不管是对公司还是个人,严重的“办公室政治”都可以是致命的。它的特点是不论对错,只看站队,即“只对人不对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登峰造极者,堪比阶级斗争年代的“文革”。这就是恶性竞争。它将造成公司机体的明显病态反应。政治氛围浓厚的公司,组织涣散,人浮于事,制度形同虚设,个人业务能力变得无关紧要,公司的好坏也乏人问津。在对外表现上是行为反应紊乱。以此判断,这种公司即使眼前看着一片光明,也是畸形的繁荣甚至回光返照。
政治关注的无非是资源分配问题。资源有存量和增量之分。人也有价值生产者和行政管理者之分。前者主要参与增量财富的创造活动,后者则主要负责存量财富的分配工作。虽然各有所长。但在企业中,后者到底还是为前者服务的,而不能喧宾夺主。
毋庸置疑,越是封闭停滞的系统内,政治斗争越是激烈,人人都不得不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为有限的存量资源而战。反之,在积极开放的组织里,政治是有规则有底线的。不断扩张的资源版图无形中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利益边界,大家进行的不再是零和博弈。公司毕竟是作为一个能够创造和交换价值的盈利组织而存在的。因此,好的管理讲的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可控的步伐戮力进取,而不是用一套巧妙的平衡术自我锁死。虽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但公司的快速成长确实会缓解内部的竞争压力。
虽然我们强调职场的适应性,但也不是任何环境都值得你去忍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面对严重“毁三观”的职场,幸好你还可以选择Quit。不为发展,也要为自己的道德水准着想。
在个人层面我们强调做人的主要性,那是出于个体生存的需要,强调的是个人利益;但在正常的公司层面,对内必然要强调做事,否则没有协调统一的集体合作如何应对市场丛林的竞争?它强调的是整体利益。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在一个好的企业能够照顾到多数个体的核心利益,其管理体系把个人与公司的利益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狩猎”团队。
企业本身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以盈利为第一目的的企业既要强调效率也得关注公平。人不同于机器,组织只是手段,个人才是目的。所以,以人为本,让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组织才是好组织。
2018-1-1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