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书单 | 与美好相遇
2017年读完45本书,没有达成52本的目标,但看了很多大部头的书收获满满。这些书中有小说、有工具书、有人文、有历史,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书籍略多文章略长,你可以直接读喜欢的分类。
一、关于阅读方式

刚拿到这本书觉得很鸡肋,都是车轱辘话,但读这类书需要一点空杯心态,转变心态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本书中作者奥野宣之用笔记管理工作生活,并养成了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定期复看笔记加深记忆与理解。关于笔记,作者独创了“鲔鱼火锅笔记法”即摘抄➕感想,记录下当时带来的感悟。
作者将读书流程化简便化:选书、购书、读书、笔记、复看,五个方面囊括了读书的方方面面。

作者大岩俊之每年阅读300本书,并通过读书创业成功,成为一个读书讲师。这本书主要讲了如何用“二八定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思维导图”抓住书中精华并通过读书笔记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成年人读书多少有点功利,没必要将书中内容全盘吸收找到重点的那20%就好,将上面那本书介绍的“鲔鱼火锅笔记法”与这本书介绍的“思维导图法”相结合可以很好的对抗“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本书严格来说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分类中,但书中有两章讲述读书方式的内容对我很适用,所以强行归为这一类。看书时人的眼球运动规律、视觉宽度,针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如何速读、略读、精读最高效。其中的SQ3R法则值得每个人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欧洲大学沟通课的基础教材,我们没有沟通课只能买本教材来自学了。
二、关于思维方式

这是本震惊到我的书,我是很被动且极度不自信的人,当有人要求我去做什么事儿时会本能的拒绝,害怕挑战。书中提出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拥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会拥有不同的人生。
马太效应讲强者俞强弱者俞弱,但人的智力不属于这一范畴。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力也不是,它像肌肉一样,越锻炼越强壮。这本《终身成长》从不用角度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所导致的差异并给出了成为成长型思维者的方式。

故事思维是我们日常沟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读书时我们喜欢能将晦涩的知识点用生动故事讲述出来的老师,与身边人沟通时我们喜欢用一个故事说明其中道理,穿着寓言外衣的真相往往更容易被人接受。
这本书中给出6个模板,10个技巧,7个搜集路径帮助我们培养故事思维。

“好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用一年学会说话,用一生学会闭嘴”;“祸从口出”……说话很重要,常常会出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况,这时候有效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1、观察。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要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细节。2、感受。清楚地表达感受,让沟通更顺畅。3、自身的需要。我们为自己的感受与行动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4、请求。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最好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

副标题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算是对上面三本的补充,“唯有变才是唯一的不变”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改变。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这世间最大的谎言叫一万小时天才定律”,一万小时天才定律是对刻意练习的误读,真正的刻意练习是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关于经济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颠覆了我几个观念其中之一是关于时间管理的,我们根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能做的只是管理自己的大脑。
李笑来很诚恳的将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娓娓道来,读起来像一位长者在分享经历。2013年第一次这本书我给了2颗星将它划为成功学,2017年第二次读我给7颗星很庆幸没有错过这本书。

吴晓波的文笔自是无需多言,腾讯长久以来盖着神秘的面纱。QQ、微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却不知如何起家如何盈利,当年的3Q大战带给腾讯怎样的改变?带着这些疑问接触到《腾讯传》。
这本书可以看到腾讯的诚意,“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给我的印象最深。在创业公司工作过我知道时间对于创业意味着什么,我所在公司倒闭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时间的浪费。

如果说《腾讯传》是讲一个公司的历史,那《浪潮之巅》就是讲整个科技行业的历史。从AT&T、太阳、网景这些已经不为人知的公司到微软、谷歌、Facebook这样的当红明星以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红杉资本、日本软银公司,一个公司可以代表一个行业读这些公司的历史像是读了一部宏伟诗篇,酣畅淋漓。
对与我这样的小人物,了解趋势选择处在风口的行业加入,也许可以分一杯羹呢。

我是冲着杰克韦尔奇买来的,果然没有失望。科普一下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被誉为"最受尊敬的CEO","全球第一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巴菲特说:有了《赢》就不需要再读其他管理类书籍了。
相比于其他管理类书籍这本包含有大量的事例故事可读性很强。花几十块钱能和这样的管理大师沟通值了。
《牛奶可乐经济学》《卧底经济学》
这两本是生活中的经济学,很好玩儿,如:为什么牛奶盒子是方的可乐却是圆的、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为什么很多餐厅提供酒水免费续杯服务?作为了解就好,不做重点推荐。
四、不知道怎么分类的一些书籍

我们总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总说厌烦了工作厌烦了当下,但下一秒对领导笑颜相迎。毛姆笔下这位证券经纪人不是如此,四十岁时他抛下美满的家庭顺遂的工作,独自到巴黎学习绘画。为了追求理想他肉体上忍饥挨饿精神上背负着抛弃妻子的骂名。他画画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画画。无心插柳柳成荫,隐居小岛的经纪人最终成为自成一家的大画家,只是他再也不知道自己得到了认可。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读这本书时这三个问题一直萦绕心头。奈何我只是一个俗人。

《寻梦环游记》使我对死亡有了新了理解,这本书让我对临终关怀有了新的认识。琼瑶有一封写给儿子儿媳的信,在信中她说不希望自己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她提到了“尊严死”。
现代医学虽然昌明但也有很多无可奈何,如何给予弥留之际的人尊严格外重要。

一个字“丧”,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历史书,这本书没有着手讲述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时期的历史,而是试图讲述人类从一个普通生物到生物链顶端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我和《三体》一起读的,猛然间发现一写共鸣,未来我们将如何生存。在宏大的历史与浩瀚的宇宙面前曾经我纠结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显得很渺小粗鄙。

这是一本政治寓言小说,读完整本书有点压抑有点震撼。
与这本书类似的推荐一部美剧《使女的故事》。

这是本非常温暖的小说,适合与孩子一起阅读。七岁的艾莎有个古怪的外婆,她会在雪堆里吓唬邻居,会从医院留出来带着艾莎去动物园,会在老师“人身攻击”艾莎时扔地球仪,会在死后留给艾莎几封信,让她去探索他们的秘密。
留给她温暖的故事与美好的新朋友。

一个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完成女儿未完的著作。她说:一个人想念我们仨。
《恶意》、《白夜行》、《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是我曾经很喜欢的一个日本作家,但他的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作品被严重高估,如果想读东野圭吾,我推荐三本。
《恶意》:我恨你与你无关,我杀你与你无关,我毁掉你的一切与你无关,我抹黑你的声誉你妻子的名誉与你无关。读《恶意》时会有中毛骨悚然之感,强烈推荐。
《白夜行》:世间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子杀父,女杀母。从此两个孩子一个在白天一个黑夜,黑夜保护着白天,为白天而活,为白天而死。
《解忧杂货店》:相比前两本的阴暗,这本要阳光暖心的多。故事结构精巧,结构完成,由此可窥作者功力。
《七天》、《白鹿原》、《活着》、《三体》
这四本不墨迹,有空了拿来看看会不后悔。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长智齿的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