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的《送别》可能最符合李叔同的本意

2018年1月1日的凌晨,“窦仙儿”发歌了。不一样乐队的翻唱新曲《送别2017》上线。
这次,曾说“厌倦了开口唱歌”的窦唯真的开口演唱了。
不一样乐队在歌曲介绍里写道:
“彼《送别》,中美合成; 此《送别》,本土圆满。值2017岁末,不一样乐队新编谱曲致敬经典,史辞重唱,为听友再见似故新声。”

《送别》原曲名叫《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是美国作曲家Jone Pond Ordway的作品,充斥着既忧伤又温暖的情愫。
这首让“窦仙儿”重唱致敬、让朴树“当场死那儿都可以”的《送别》,是由弘一法师李叔同做日本留学时所作。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曾经看到关于李叔同创作《送别》歌词的故事:李叔同出家前,“天涯五友”中有一位叫做许幻园的好友。一年冬天,旧上海大雪纷飞,许幻园拜访李叔同和叶子小姐,却未进家门,只在门口高声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挥泪告别。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在雪地里伫立良久,而后回到房间,让叶子小姐弹琴,写下了这首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影片《城南旧事》中,这首歌也多次响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时至今日,《送别》已被唐朝乐队、陈绮贞、李志、韩磊、秘密后院乐队等人都相继翻唱过,秘密后院乐队甚至出过一张《神游:李叔同先生乐歌小唱集》的歌集,其中所有歌曲(除“两忘”外)均选自李叔同先生当年乐歌。
当然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前些天泪洒现场的朴树,每个版本皆有不同。
如果说,朴树的演唱还夹杂着几分少年气的执拗和对离别的不甘不舍,那么窦唯所唱的《送别2017》则少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息,我们的编辑肚几老师说:“窦唯万物皆空了。”
窦唯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又或者说,在面对世界的时候,窦唯从来都不在我们这一边。
窦唯是开创过一个时代的

对于不熟悉“滚圈儿”的小年轻而言,窦唯可能只是王菲“落魄”的前夫、是地铁里扎半丸子头的怪老头。
然而,对于内地摇滚乐,窦唯是开创过一个时代的。
他是站在摇滚巅峰位置的人,无论音乐还是爱情,都有着自己的快意恩仇。从某种程度上说,“窦唯”这个个体,在世间纷扰磨砺之中,已日见修得圆满。如今的他,独自成为闭环,别人赞美与贬低,都只是过眼云烟。
所以这样的人生,旁人怎么好意思指手画脚。
如日中天的黑豹,他不要了

▲黑豹时期的窦唯
1988年,窦唯加入黑豹乐队。
三年后,黑豹乐队发行首张专辑,《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成为传唱一时的曲目,黑豹也随之迎来了自己商业价值的最高峰。
直到1991年末,在演唱会成都站结束后,前一分钟还在台上卖力演唱的窦唯,在后台平静地说要退出黑豹。他离开的代价是再也不唱黑豹的歌,也不能创作同类型的风格。
所有人都不理解窦唯为什么要离开如日中天的黑豹,他自己淡淡解释了一句:老做这类的音乐,没意思。
“魔岩三杰是个阴谋”
离开黑豹的窦唯,谢绝了所有商演,每天在家弹琴、写歌。后来的《黑梦》就是在那个阶段打磨出来的。
1994年,窦唯在加入了滚石唱片之后,出了首张个人专辑《黑梦》。同年,何勇推出了《垃圾场》,张楚出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魔岩三杰横空出世,席卷了当年的华语乐坛。

▲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登上香港杂志《号外》封面
张楚后来说这个称号是公司擅自取的,没有征求过他们的同意。可魔岩三杰这个称号,对于爱摇滚的人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高度:
前无古人,后来者寥寥。
很多年后,乐迷们依旧津津乐道,红磡惊才绝艳的那个夜晚。
从《无地自容》到《黑色梦中》,一晃数年光阴,缩成短短寸余。
窦唯抬脚,轻轻跨过,仿佛毫不留恋。
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

何勇曾经调侃一句: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
自红磡之后,张楚和何勇鲜少有新作问世,他俩这二十年的作品加起来也到不了一张专辑的长度。
窦唯不声不响地出了快二十张唱片。从《早春的雨伞》到《天宫图》,再到《束河乐记》、《笛音夏扇》、《殃金咒》,他和主流审美渐行渐远,乐迷们不止一次抱怨越来越听不懂他了。
2000年后,他就再没开口唱过歌儿,音乐风格也是与之前大相庭径。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窦唯早已没有之前的市场号召力。
2015年的东海音乐节上,窦唯表演了一首《天真君公》,没有歌词、全场低吟,现场嘘声一片、不断有听众离场。
所谓的乐迷,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狠心的人。一方面,他们盲目把窦唯捧成窦仙儿;另一方面,又对他创作的音乐,感到不耐。
我们不懂窦唯,是因为站在他的对立面

为了懂得窦唯,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重听他的歌,从黑豹时期的《无地自容》《别来纠缠我》,到魔岩时期的《黑梦》《山河水》,再到后期的《雨吁》《静安》,最后听到今时今日的《送别2017》。
我听到窦唯从愤怒激昂,到浅唱低吟中的偶尔爆发,再到后期的呢喃自语,而今他只是平静的低吟浅唱。在这个浮华世界面前,窦唯选择转身远去,留下一道苍茫而不可捉摸的背影。又或许,我们难以理解窦唯,是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一个世俗的角度评价他。
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时》中写道:“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窦唯他正是这样的一棵树,孤独的树。
这可能是最得观本意的一版《送别》

▲弘一法师(李叔同)
比窦唯走得更远更彻底的是《送别》作词人李叔同。他出身豪门,锦衣玉食;又幼年失怙,身世凄凉。他在上海时,以一手漂亮的骈俪文,技惊四座,蜚声文坛。他留学日本时,可以束出小蛮腰反串主演《茶花女》。
他是第一个将话剧、西洋油画和钢琴引进中国的人;他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是学术界公认的奇才。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都以得到他的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但正是这个绝世才子,在39岁那年,突然抛家弃子,斩断尘缘,削落青丝,投身佛门,从此青灯古佛为伴,一代名士李叔同就此孑然转身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而今,这首《送别》由窦唯重新演绎,或许是最能令我们得观歌曲本意的一次了。
在无数次的单曲循环之后,有那么一二刻恍惚中,窦唯和李叔同的身影仿佛在我脑海中重叠了。我似乎听到一声声“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穿过厚重的历史尘垢,如晨钟暮鼓般在耳边漾开。
对于李叔同,对于窦唯,我们对他的评论,解读不了万分之一的他,显现的,却是一览无遗的我们。
文 | DeeDee
添加摩登斯基,拉你进群。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本文由摩登天空杂志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今宵别梦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