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
“标签”,如果需要标签的话,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那就是“诺兰”吧。 在第一次看完以后,写下了这些: “这次诺兰很暴力,他在掌控全部的节奏,而不是在考虑你能不能接受这种节奏。这也是有着略少诺兰风格的电影,但必须对这种风格有着或多或少体会的观影者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并且情愿跟着诺兰走,因为情节的冲淡和台词的简洁可以让很多人看到一半就无聊,崩溃。 影片的整体其实不是靠情节支撑,汉斯季默的配乐Supermarine贯穿全程,诺兰的交叉叙事方法和他的风格贯穿全程,士兵们回家的情感贯穿全程,所以这对于很多初次接触诺兰的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诺兰希望人们在IMAX影院观看的原因,因为敦刻尔克撤退只有一次,并且已经真实地发生在那里了,军事类题材的影片也已经有很多了,但是人们如何去看待、作为事件主角的英国人如何去看待敦刻尔克大撤退,诺兰一定是有自己很多思考的。 我喜欢诺兰的影片,不是因为其思想的深刻,而是因为总能引发我的共鸣,敦刻尔克不是一如往常的烧脑的高智商路线,而是紧促的高情商路线,诺兰要求你必须听从他的节奏,这是一种被动的共鸣,却是真正投入其中的观影者的必要的、并且无法抗拒的共鸣。 影片的拍摄依然是诺兰喜欢的IMAX摄像机77mm的胶片,我不太懂,但画面感是我非常喜欢的。线索很简洁,但是我觉得后期剪辑会很麻烦。配乐上令人折服,汉斯季默加诺兰就等于史诗啊,而且很多地方可以感受到《星际穿越》和《蝙蝠侠:骑士崛起》的余音,我觉得把星际穿越的配乐放进来,也一样适用。‘这应该是Shepard tone,一种音频幻觉,以更大的音量演奏低于前一个音的音高,听上去声音依然像是在演奏上行音阶。会让你产生一种音高持续上升的幻觉,并且这种幻觉永远都不会消失。《敦刻尔克》三个故事线——海、陆、空——用谢巴德声调原理将它们编织在一起,以实现在电影过程中强度的持续上升。 ’ 9月1日上映以来,很多很多地方都有关于敦刻尔克,关于诺兰的介绍,我不希望觉得这是炒作起来的假象,因为我从一年前就开始关注这部片子,而且从今年上半年得知诺兰将会执导007系列的时候,我就又有了新的展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