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煮粥,小米还可以这样吃
如果要说食物中最接地气的,大概就是五谷杂粮吧。
贫瘠的时候少有蔬果,人们靠粮食填饱肚子来应对繁重的耕作。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却依然三餐不离五谷;即使要减脂营养,也免不了吃些玉米、藜麦。
在“主食”的世界里,除却小麦制成的白面,让很多北方人难以忘怀的是被叫做“谷子”的小米。隐约记得年少时故乡的谷场,偷偷躺在谷堆上打盹晒太阳。

小米
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因其粒小,直径1毫米左右,所以得名。小米性喜温暖,适应性强。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小米粒小,色淡黄或深黄,质地较硬。
小米吃法
小米的吃法基本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饭,三是磨成小米面蒸着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个人喜好也有所不同。相对于其他,熬粥大概是最常见的吃法,一碗黄澄澄的小米粥飘着米油,黏糯中带着清香。
小米熬粥
小米熬粥一直有“黄金粥”之美称。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确实是上好的营养食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小米粥中的米油,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粘稠物,这就是粥油,具有保护胃粘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滋补力非常好,相当于人参、熟地等名贵药材的滋补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优质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煮的时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不能添加任何作料。
山西盛产小米,吃法自然也多种多样。除却熬粥还做成糕饼或捞饭,对小米的热爱始终不减。 为了体验小米的花样吃法,我们的美食编辑也实践了两道,还不快来看看:

炒小米
- 食材 -
小米 300g/韭菜 1把( 约200g)
鸡蛋 1枚/葱花1茶匙
盐 1茶匙/油 3汤匙
- 做法 -
1/ 大火烧开锅中的水,放入小米烧煮,待米粒稍微膨胀,捞出沥净水放入盘中。
2/蒸锅中铺上屉布,开大火烧开,把小米铺在屉布上蒸制25分钟左右。
3/韭菜切0.5cm 的小段。鸡蛋在碗中打散。
4/炒锅内加油 (1 汤匙) 烧至五成热时倒入蛋液,待蛋液稍稍凝固,用筷子划散成小块,再将切好的韭菜倒入,翻炒至八成熟,盛出。
5/炒锅重新加油(2 汤匙)烧至五成热,放入葱花炒出香味,再放入蒸熟的小米翻炒,把小米打散不能有结块。最后放入韭菜和鸡蛋,加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金瓜小米蒸排骨
- 食材 -
肋排、南瓜各400g / 小米 200g
五香粉 1茶匙/海鲜酱油3汤匙/蚝油、料酒各1汤匙
- 做法 -
1/ 肋排斩成5cm见方的小块,加水浸泡1小时,漂去血水。捞出沥净水,加海鲜酱油、蚝油、料酒、五香粉抓拌均匀,腌制1小时入味。
2/ 小米加水浸泡1 小时,然后沥净水待用。
3/南瓜切厚一点的方片,放入一个较深的大碗中,将腌制入味的排骨在沥净水的小米中滚一下,使表面蘸裹上小米,一块块摆在南瓜上。
4/最后将剩余的小米全部倒入碗中。
5/将大碗移入蒸锅中,大火隔水蒸40分钟。
营养小常识:
小米是公认的营养谷物,由于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北方女性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这是因为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晚上喝碗小米,今夜好眠。
版权 | 贝太厨房
转载请私信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