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与摘录】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毕淑敏)
【摘录】
我从这本散文集中选出了我最喜欢的10句话。
1.人生根本就不是比赛,你和谁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手,那就是死亡,但结局已经注定,所以,这也不是比赛,只是过程。
2.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
3.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4.现代人有了很多进步,但在以貌取人这方面,基本上还在研究旧例。
5.上天赐予没有强壮肌肉的女子两样战无不胜的伟大礼物,那就是思索和时间。
6.只有在黑暗时,你才能看到所有的光。
7.心会受伤,心也会流血,这就是心的功能。
8.妈妈说过,人是活不过一棵树的。所以我从小就决定种几棵树,等我死了以后,这些树还活着,替我晒太阳和给人阴凉,包括也养活几条虫子,让鸟在累的时候填饱肚子,然后歇脚和唱歌。
【后来我真的看了一个以种树为志业的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赖桑的千年之约》笔记。】
9.当什么东西充斥在我们周围、无穷无尽的时候,我们就飞快地麻木了。
10.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小的,但我们竭尽全力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满温暖安宁。
【感想】
后来读岸见一郎写的介绍阿德勒心理学思想的书,书里也提到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人也不可能与生命的终结相抗衡。
毕淑敏的一些话,和极简主义的思想很像。像是外物越少,受限越轻,也就更加自由。如果什么东西太多了,充满了我们的周遭世界,那么我们就飞不快了。
之前读《愿你与世界温柔相拥》(她的另一本散文集)时,就读到过她欣赏素颜的文章。这次又重读了一遍。当时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看吧,我尊敬的作家,同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她也爱素颜。在这个方面我们是一样的。就像以前读《素食的诱惑》时看到的句子一样,喜欢书,是因为你总能心安于这世界上有与你相似的存在,从而让你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雪儿跟我说过,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每天不打麻将是活不下去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每天不读书、不思考,才会活不下去。就算不是活不下去,至少是活得极不痛快、不开心的。而读书和思考,其实就是我们被赐予的礼物。而且这礼物,不是随便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努力、坚持、热爱而存在的。
昨天读台湾心理咨询大师吴丽娟教授的文章。她创立了吴氏凹洞的理论,认为在问题与问题解决之间,还存在着情绪凹洞,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接纳当事人的情绪,否则就只会讲着正确但没效果的话,变成说教和过度要求。她还说,不管是生气,还是变成权威,这些负向情绪其实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你先接纳它们,温暖它们,你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被解决。刚整理到“心会受伤,心也会流血,这就是心的功能”,再次发现毕淑敏竟然用“功能”来描述受伤和流血这两件事。这就像是在说,受伤的和流血的,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也需要被我们温柔相拥。
我记得,《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过,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是幸福的途径之一。平凡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就像有时候无法坚持、中途放弃、感冒、受伤、发脾气等等一样,是需要被我们拥抱的。昨天小D告诉我,她听我韩语发音课音频的时候,她很喜欢我笑的那一段,因为那才是她认识的我。当我充满热情地讲着我热爱的事,我所讲的内容自然会显得很有趣,我整个人也更加活出自己,而不是去模仿、追随他人的风格。就像吴教授说的,接纳自我,给她一种回家的感觉。
每次读一本书,读到哪怕一句话,是让我点头认同的话,我也会有种回家的感觉。当心无家可归的时候,就读书吧。然后把读书过程中的想法写下来,分享出去,像叶落归根一样,继续滋长其他的生命吧。
感谢阅读^^
我从这本散文集中选出了我最喜欢的10句话。
1.人生根本就不是比赛,你和谁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手,那就是死亡,但结局已经注定,所以,这也不是比赛,只是过程。
2.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
3.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4.现代人有了很多进步,但在以貌取人这方面,基本上还在研究旧例。
5.上天赐予没有强壮肌肉的女子两样战无不胜的伟大礼物,那就是思索和时间。
6.只有在黑暗时,你才能看到所有的光。
7.心会受伤,心也会流血,这就是心的功能。
8.妈妈说过,人是活不过一棵树的。所以我从小就决定种几棵树,等我死了以后,这些树还活着,替我晒太阳和给人阴凉,包括也养活几条虫子,让鸟在累的时候填饱肚子,然后歇脚和唱歌。
【后来我真的看了一个以种树为志业的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赖桑的千年之约》笔记。】
9.当什么东西充斥在我们周围、无穷无尽的时候,我们就飞快地麻木了。
10.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小的,但我们竭尽全力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满温暖安宁。
【感想】
后来读岸见一郎写的介绍阿德勒心理学思想的书,书里也提到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人也不可能与生命的终结相抗衡。
毕淑敏的一些话,和极简主义的思想很像。像是外物越少,受限越轻,也就更加自由。如果什么东西太多了,充满了我们的周遭世界,那么我们就飞不快了。
之前读《愿你与世界温柔相拥》(她的另一本散文集)时,就读到过她欣赏素颜的文章。这次又重读了一遍。当时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看吧,我尊敬的作家,同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她也爱素颜。在这个方面我们是一样的。就像以前读《素食的诱惑》时看到的句子一样,喜欢书,是因为你总能心安于这世界上有与你相似的存在,从而让你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雪儿跟我说过,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每天不打麻将是活不下去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每天不读书、不思考,才会活不下去。就算不是活不下去,至少是活得极不痛快、不开心的。而读书和思考,其实就是我们被赐予的礼物。而且这礼物,不是随便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努力、坚持、热爱而存在的。
昨天读台湾心理咨询大师吴丽娟教授的文章。她创立了吴氏凹洞的理论,认为在问题与问题解决之间,还存在着情绪凹洞,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接纳当事人的情绪,否则就只会讲着正确但没效果的话,变成说教和过度要求。她还说,不管是生气,还是变成权威,这些负向情绪其实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你先接纳它们,温暖它们,你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被解决。刚整理到“心会受伤,心也会流血,这就是心的功能”,再次发现毕淑敏竟然用“功能”来描述受伤和流血这两件事。这就像是在说,受伤的和流血的,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也需要被我们温柔相拥。
我记得,《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过,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是幸福的途径之一。平凡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就像有时候无法坚持、中途放弃、感冒、受伤、发脾气等等一样,是需要被我们拥抱的。昨天小D告诉我,她听我韩语发音课音频的时候,她很喜欢我笑的那一段,因为那才是她认识的我。当我充满热情地讲着我热爱的事,我所讲的内容自然会显得很有趣,我整个人也更加活出自己,而不是去模仿、追随他人的风格。就像吴教授说的,接纳自我,给她一种回家的感觉。
每次读一本书,读到哪怕一句话,是让我点头认同的话,我也会有种回家的感觉。当心无家可归的时候,就读书吧。然后把读书过程中的想法写下来,分享出去,像叶落归根一样,继续滋长其他的生命吧。
感谢阅读^^
© 本文版权归 Sunny_Hh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