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笔记五则
1.
东亭侯王珣和谢安有仇。他听说谢安死了,就前往谢家吊丧。
谢安帐下的督率刁约不让他进入,说:“大人在世时,就没看过这个客人。”
王珣也不理他,直接上前哭吊,十分悲痛,哭完侯没和谢琰(谢安的二哥)握手就走了。
感: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理会旁人的态度。
2.
汉武帝的乳母曾在外犯了法,武帝想要依法办理,乳母向东方朔求救。
东方朔说:“这不是靠言语所能够争辩的,你一定想要获得救助的话,就在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皇上,千万不要说话,这样或者有万一的希望。”
乳母来见武帝离别时,东方朔也在武帝身边侍立着,于是就对乳母说:“你真愚蠢啊,皇帝哪里再能忆起你给他哺乳的恩情呢?”
果然东方朔的话和乳母一言不发只频频回头看皇上的悲情打动了武帝,最后,乳母得到赦免。
我以为:有些话,第三者说才有效。自己说,反而会引起当事者反感。东方朔深谙此道,厉害。
3.
庾稚恭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司马炎献上了一把羽毛扇,武帝怀疑是已经用过的东西。侍中刘劭说道:“柏梁台那样高耸入云的地方,能工巧匠先住在其中;管弦齐奏,只有了解音乐的人钟子期、夔先欣赏这种音乐。庾稚恭献上羽毛扇,是由于它好,而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之后听到了这件事,说道:“这个人应该留在皇帝身边。”
开个脑洞:为啥有的女人越嫁越好?因为她们自己越来越好呀!另一方面,越是优秀的男人,越懂得欣赏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4.
《世说新语》中,庾亮问孙齐庄“想向哪位看齐”,齐庄答:“向庄周看齐。”庾亮又问:“为什么不仰慕孔子而仰慕庄周?”齐庄答:“孔子圣人,生来就晓得一切,所以很难仰慕。”庾亮十分喜欢这小孩儿的应答。
不解:为什么七八岁的小孩儿竟说孔子生来就晓得一切?“圣人”一词是谁封的呢?不解。木心曾说,孔子对人要求高,对自己却不。那么,究竟是谁封孔子为圣人的?
5.
陈纪父亲过世后,哀痛哭泣,身体瘦得只剩骨架支撑着。母亲可怜他,就偷偷地把锦缎被子披在他身上。郭泰来吊丧时看见了,就对陈纪说:“你是天下的英才,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为模范,为什么在服丧期间,披着锦被呢?”还以“孔子说:‘穿着锦衣,吃着百米,你能安心吗?’”为论据批评陈纪的行为不可取。
我以为郭泰太注重形式,孔子也是。
东亭侯王珣和谢安有仇。他听说谢安死了,就前往谢家吊丧。
谢安帐下的督率刁约不让他进入,说:“大人在世时,就没看过这个客人。”
王珣也不理他,直接上前哭吊,十分悲痛,哭完侯没和谢琰(谢安的二哥)握手就走了。
感: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理会旁人的态度。
2.
汉武帝的乳母曾在外犯了法,武帝想要依法办理,乳母向东方朔求救。
东方朔说:“这不是靠言语所能够争辩的,你一定想要获得救助的话,就在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皇上,千万不要说话,这样或者有万一的希望。”
乳母来见武帝离别时,东方朔也在武帝身边侍立着,于是就对乳母说:“你真愚蠢啊,皇帝哪里再能忆起你给他哺乳的恩情呢?”
果然东方朔的话和乳母一言不发只频频回头看皇上的悲情打动了武帝,最后,乳母得到赦免。
我以为:有些话,第三者说才有效。自己说,反而会引起当事者反感。东方朔深谙此道,厉害。
3.
庾稚恭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司马炎献上了一把羽毛扇,武帝怀疑是已经用过的东西。侍中刘劭说道:“柏梁台那样高耸入云的地方,能工巧匠先住在其中;管弦齐奏,只有了解音乐的人钟子期、夔先欣赏这种音乐。庾稚恭献上羽毛扇,是由于它好,而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之后听到了这件事,说道:“这个人应该留在皇帝身边。”
开个脑洞:为啥有的女人越嫁越好?因为她们自己越来越好呀!另一方面,越是优秀的男人,越懂得欣赏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4.
《世说新语》中,庾亮问孙齐庄“想向哪位看齐”,齐庄答:“向庄周看齐。”庾亮又问:“为什么不仰慕孔子而仰慕庄周?”齐庄答:“孔子圣人,生来就晓得一切,所以很难仰慕。”庾亮十分喜欢这小孩儿的应答。
不解:为什么七八岁的小孩儿竟说孔子生来就晓得一切?“圣人”一词是谁封的呢?不解。木心曾说,孔子对人要求高,对自己却不。那么,究竟是谁封孔子为圣人的?
5.
陈纪父亲过世后,哀痛哭泣,身体瘦得只剩骨架支撑着。母亲可怜他,就偷偷地把锦缎被子披在他身上。郭泰来吊丧时看见了,就对陈纪说:“你是天下的英才,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为模范,为什么在服丧期间,披着锦被呢?”还以“孔子说:‘穿着锦衣,吃着百米,你能安心吗?’”为论据批评陈纪的行为不可取。
我以为郭泰太注重形式,孔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