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斯克传》
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阿什利·万斯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写点感想总结回顾一下,并激励自己。 Elon Reeve Musk 1971年6月28日生,南非生的美国商业大亨,投资人,工程师和发明家。(Wikipedia 上如是说)。半生的时间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公司,Zip2(类似于大众点评),X.com(后与Confinity合并为PayPal),SpaceX,Tesla(特斯拉),SolarCity(太阳城),NeuralLink(还不确定是否成为伟大公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能够创立其中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青史留名了,然而马斯克用半生的时间就创立了如此多的伟大公司,这除了靠其天才般的头脑,更重要的是其付出的几倍于常人的努力。 其中有几点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学习的地方。 一,你必须专著于你的领域,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不努力就成功 的,想要成功必须全力以赴,付出百分之几百的努力。 马斯克连续工作48小时是常有的事。他的前妻贾斯汀说 “我的一些朋友抱怨说她们的丈夫晚 上七八点才回家,埃隆晚上11点才回家, 然后还要再工作一会儿。人们通常看不到他为了实现今日的成就所付出的牺牲。” 同样的,SpaceX的工程师每周也要工作100小时以上。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先生给其实验室发的邮件: 1,Everyone works at least 50 hr a week in the lab (e.g., 8+ hr a day, six days a week)。This is by far lower than what I am doing every day and throughout most of my career.(“一周至少工作50个小时,这跟我比起来真是少的可怜”)。 2,By working, I mean real bench work. (我说的是实实在在的做实验的时间,上网,收发邮件都不算) 3,I must be informed in person by e-mail (even in my absence from the lab) when you are absent from the lab for a whole day or more.(超过一天不来实验室必须跟我请假) “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施一公 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深入,不能留下任何可以被人攻击的破绽和把柄,不要想着把困难的事情留给其他人做。 马斯克不能忍受的是找借口推脱或者缺乏明确的工作计划。 更不能忍受出了问题之后你不能给他全面的信息。 在我读博士期间,通过我的导师我也学会了这样的做事方式。在我还是在低年级的时候,和导师讨论问题,当和导师意见不一致时总是会被导师反驳的体无完肤,有时会被骂得狗血喷头。后来我学会了想要反驳他就要深入了解,充分了解问题,拿出证据,不要空口无凭。任何困难的问题也要自己先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尝试去解决过再找他讨论。这样之后,我也慢慢在它心目中建立起了信誉,偶尔我没有证据他也会倾向于相信我。 三,目标明确,一切阻碍实现目标进展的障碍都要扫清 年轻的工程师杰里米·霍尔曼(JeremyHollman)的眼镜在工作过程中经常被碰掉或刮擦,一天晚上, 他在工厂里发牢骚, 没留意到马斯克就站在附近, 并听到了一切。 两个小时后,马斯克的助理玛丽·贝思·布朗出现了, 她拿了一张预约卡, 让霍尔曼去眼科专家那儿看病。 当去看医生的时候, 他发现马斯克已经支付了手术费。 霍尔曼说, “埃隆对工作的要求很高, 但他会先清除你前进路上的障碍物。 ” 在SpaceX准备进行一次发射时, 某个周六的晚上, 工程师发现火箭的配电系统发生故障, 需要更换新的电容。 周日早上, 他们把火箭放平, 分成两段, 这样技师就能进入内部拆下电路板。 有人发现, 明尼苏达州一家电子产品供应商周日照常营业, 于是他们派出一名员工乘飞机去买了一些新的电容。 周一的时候, 他在加州的SpaceX总部测试这些电容是否能够通过各种热度和振动测试, 之后他又乘飞机回到岛上。 在不到80个小时的时间里, 电子设备已经恢复正常运转, 被重新装回火箭里。 而传统的300人火箭发射团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