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之坎坷记愁(摘录及短评)
汝母命苦,兼亦情痴,故遭此颠沛。
汝至汝家,须尽妇道,勿似汝母。
这一段话是芸对女儿的嘱托,对自己命运的成因分析的我觉得非常对,芸真是洞察力惊人,改变不了命运还是性格的原因。可是芸明明是最守妇道的那个好吗?
这一篇看的气死了,三白到底是不是真爱啊,他一步步毁了芸娘,三白他父母不喜欢芸,我觉得是有可能因为新婚时,三白出去学习却不能安心,急于回家见媳妇,他们觉得是芸耽误了三白的前程。
三白应该是爱芸的,不然不会写这篇回忆录,但他太懦弱无能,撑不起家,没有主见,连想去另谋生计,但没本钱怎么办这种事都问芸。任凭他文采再好,兴趣再高雅,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一个人一定要先能立住,进一步是能撑起一个家,再进一步是让生活不受物质约束,最高是让自己在某方面有存在的意义,在做好这些主要事情之外,如果还能有些精神寄托,做些喜欢的事,那这样就感觉没白活了。
三白父母都不如那些非亲非故的人眼明心暖,比如愿提供萧爽楼的鲁半舫,自愿伺芸至华夫人处的老妪,慷慨邀请芸去养病的华夫人。
三白失业后,芸再次病重,三白去靖江借钱那段看着虽然心酸,但气愤稍平,三白也在渐渐长大啊,能忍受越来越多艰辛并能想办法了,虽然想的也不是长久之计。
小奴逃跑,芸大急,三白劝,请勿急,卿虑过深矣。对三白的好感又加强了一点,反倒是觉得芸确实太不洒脱了,太小心谨慎。我特别能理解她,家庭环境的缘故导致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了就错了,下次注意,对别人的态度也放松一些,尊重别人但又保持自己的高度独立,自己确实没错的话,不用太在意别人。
“妾病始因弟亡母丧,悲痛过甚;继为情感,后由忿激。而平素又多过虑,满望努力做一好媳妇,而不能得,以至头眩怔忡,诸症毕备。”
芸将自己的病因分析的非常清楚。有时候也不要太执着了,越想得到某东西,越在意,就会越不自然,或做出非理智的事,最后往往越得不到,还不如顺其自然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