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之粉饰太平读书笔记
粉饰太平主要写嘉靖一朝的故事。
从十五岁的朱厚熜意外进京当上皇帝开始写起。
正德十六年顽劣的朱厚照撒手西去,由于玩得太厉害居然没有留下一个子嗣继承王位。机遇留给了远在湖北的朱厚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嘉靖皇帝。
杨廷和选择朱厚熜表面是其血统近、聪明,背后却是因为其年仅十五岁便于控制。
只是最后的历史表明,杨廷和的算盘打空了。
从一进城走哪一个们开始,这位少年天子便显示了自己的城府和心计,想想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真不容易。进哪一个门看似事小事却关礼仪,嘉靖从开始为自己争位置,到为父母争位置,嘉靖一朝乃至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大议礼”拉开序幕。
张璁登上历史舞台,杨廷和主动退休还家。
若干年后,直到杨廷和去世,他的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中过状元,仍在流放的儿子杨慎才理解了父亲当时为什么主动认输退休回家。
杨慎把它化作一首词永传后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少年老成的嘉靖皇帝,年龄大了更不了的,虽然天天修道打醮,事实上却控制朝政。
眼看着诸位大臣争权夺利,坐收渔翁之利。
张璁,夏言,陆炳,严嵩,徐阶,走马灯的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应了杨慎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朝争,主要是严嵩结党营私,以及徐阶的隐忍推翻严嵩的斗争。徐阶之隐忍,与杨继盛的耿介产生鲜明的对比,我们的民族欠缺的正是杨继盛这样的硬骨头。
每每想起杨先生,拿着碎自己刮骨头,剜腐肉的情节,总是不寒而栗,这才是中国文人的顾青,这才是中国文人的精神。
在地方,主要是东南胡宗宪以及俞大猷、戚继光抗倭保国的故事。
胡宗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屈膝逢迎严嵩,戚继光为了能够抗倭也是到处拉关系。
或许这是王阳明所谓的“心学”要义,知行合一,不能死板,要学会变通。
最终隐忍的徐阶等来了机会,严嵩的最重要的帮手儿子聪明绝顶的严世藩被缉拿入狱,严嵩被贬。
一个小细节,严嵩率阖家老小跪在徐阶面前祈求保命的时候,或许想起了十五年前他拉着儿子严世藩跪在夏言的面前,但是估计没有想起来几年前王世贞跪在自己面前。
没有帮助王世贞,让其奸臣形象不仅留在史书中,而且还作为戏曲的形象被大家熟知。
一个小人物,沈炼。没有想到明朝锦衣卫还真有一个这样的人,硬骨头的人,正义的人。不知道绣春刀的编剧写沈炼的时候有没有参考这个人。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52571427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