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没逛过的芝加哥书店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叫亚马逊的组织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叫Kindle的东西,改变了人们千年以来阅读的方式。

实体书店深受其害,作为一个本来就是挺夕阳的行业,Kindle的降临更是雪上加霜。随着电子书的盛行,大型连锁书店Borders在几年后便全面结业。当时小编年纪小,只是对城市里的书店突然全部消失感觉突兀。尤其记得在Chicago Theater斜对面的一家几层楼高的书店开始跳楼大甩卖,然后结业,然后进驻了时装店。当然也有做得住的连锁书店,譬如像Barnes & Noble就改变成了复合式的书店,文创、玩具、影音产品全都有,啥都卖,啥都不奇怪。
小编对书店是有特别情感的,求学时期曾经在书店打工,那时候的实体书店生意已经很萧条,上班时间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忙的时候一天一本(是啊就是那么闲),不忙的时候一天几本。阅读的习惯也在那个时候养成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那些硕果剩存的
独 立 书 店
以下将会为大家介绍五家小编认为芝加哥颇有特色的书店,这些书店的入选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单一评审条件:小编的喜好

一开始小编就献出压箱宝:Pilsen Community Books(PCB)。
首先,Pilsen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机会的话小编将单独写一篇介绍这里。
PCB整体的感觉让人很舒服,书架的排放虽然密密麻麻但却给人一种简洁整齐的感觉。大部分书店都会在一进门的正前方设有一个“畅销书”或“新书”区域来吸引人们的眼球。PCB却从进门到书店三分之一为止都把中间的空间给腾了出来,右前方和后方各放置着“新书”和“畅销书”。


左边则是“古董书”:

说是古董其实也没那么旧,大概就是几十年前出版的第一刷,对某些书迷来说当然是相当珍贵的收藏品。
书店中间的部分摆放着一些又是极简主义的文具,现在文具如果不是极简主义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啊,文具界的竞争也是风云暗涌啊。

对的,又是日本文具......日本这个文具王国啊......

中间区域的书架横向摆放着,也是店内唯一不是靠墙的书柜们。在一片书墙中只有这里集中并整洁地放着,这样的摆放方式其实是小编最喜欢的。看起来不会很杂乱,可以让人好好地看书架上的每一本书。

尽管走到了最里面,也还可以一眼看到入口窗户那边洒进来的阳光,配着大片的书墙,这样的景色我可以看一年。

后方有一个可以给人坐下来阅读的小区域并且摆放着一些童书。跟这家书店的其他任何角落完全不一样,这个区域相当明亮,很适合坐下好好翻阅书本。

总结,PCB正正与其名字相称,是一家属于这个社区的文化充电站。这里的书都是二手书,但状态都很好。因为是二手书,价格也非常划算,小编没花太多时间就挖到很多宝。来这个书店的都是附近的邻居,听着他们进门和老板熟悉地寒暄,感谢老板上次为自己介绍的新书,就可以感受到这家书店散发出来的温暖。讲真心话小编很羡慕老板可以拥有这么一个属于社区的,温暖的,被人们需要的大都市中的小角落。


温馨提示:这里还是pet friendly哦


接下来带大家来到一个彩色的世界:Open Books。
Open Books位于Loop里偏西的方向,与高档的West Loop只有一桥之隔。这家书店虽然位于Loop里但却不是什么高档的书店,其存在的意义真的听者伤心闻者流泪,小编也默默地留下了眼泪(啊对其实没哭)。
这家书店的使命我就懒得从他们的网站直接搬过来了,直接看图吧(按图可放大):

因为他们有帮助小孩子和学生的这个大方向,店里大概1/5的书都是童书(那是他们的官方统计,小编去看的时候保守估计有1/3),而且店内非常地......色彩斑斓......书架都是彩色的。


虽然里面的摆设,颜色,和书都不是小编喜欢的类型,但一旦想起它那神圣使命,还是将其放入了这个名单里。

其实仔细一看,书的种类还是很多,有古典有文学有艺术有推理有商业,应有尽有啊!!

有些特别的书下面还是像Volume Bookcafe那样贴上员工推荐的小卡片,心机算尽啊!

最后,也是最让小编感动地方,这里竟然有一个儿童专用读书区,里面的装潢还很童趣。真的是太有心了。



总结:Open Books这一家书店为自己贴上一份社会责任 - 那就是让更多的小孩子和学生可以拥有阅读的机会与权利。在儿童阅读程度逐年下降的趋势下,他们的存在确实对提高阅读能力有正面的影响,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转发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家书店,一群人,在为了小孩子默默地努力着。
好了,鸡汤就灌到这,接下来是小编真正的想法:这家书店真的真的比较适合小孩子或带着小孩子的家长去,至于小编在这里有寻找到阅读的乐趣吗?还在寻找中......
温馨提示1:他们家接受书本捐赠,如果你家里有不再读的书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拿来这里吧!详情可以去这里看看:http://www.open-books.org/give/
温馨提示2:厕所还蛮酷的

来过芝加哥大学或在这边上学的同学们应该对这家书店不陌生,Seminary CO-OP Bookstore(SBC)位于芝加哥大学校园里。小编去的门口正在整修,入口改为了Cafe这边。Cafe的风格也蛮特别的,但这里就不多讲了。

一进门并不惊艳,这里没有挑高楼顶,也没有富设计感的书架,有的只有书。SCB是这次介绍的书店里书量最多的一家,连平时一般书店比较少见的类型都有(譬如Literary Criticism和Gender & Sexuality Studies),应该说毕竟是一流大学里的书店吗?
门口的几个展示区域都是放着比较新的书,有哲学有历史有科学,谁都没落下啊。



这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书海,要说书的数量是肯定没有图书馆多啊,但排得很密密麻麻,书柜与书柜之间的距离很窄,就顶多能给两个人插肩而过。所以正确来说,这里是书的迷宫。

穿梭在这样的迷宫里,你会看到有些椅子放着旁边供人使用,这不是鼓励大家光看不买吗??

靠墙的区域排放着“凹”型的书架,有很多像窟一般的空间里面放着椅子,这是硬生生叫人光看不买啊!


如果不喜欢这种硬邦邦的木头椅子,旁边还有很多舒服的半躺椅供人使用。好了好了不买了行吧?就在这里坐着看完行吧?

再另外的一边又是一个有好几个像读书窟的地方,但这里放的主要是教科书。


有几个值得一讲的特点:
1. 灯光 - SCB除了门口有点自然光以外,里面倒是挺暗的,为了提供足够的光线,这里的照明设计得很好玩,在灰色的天花板下装了一块白色的板,投射着下面吊着的白灯。

2. 黄色小梯子 - 好吧这其实没啥特别的,就觉得挺好看的还有小编是黄色控。书墙上布满了黄色小梯子挺特别的。但书墙就人高,大部分书架的最上方又没放书,梯子你是来搞笑的吗?

3. 书架小窗口 - 这是小编最喜欢的,有些书柜的中间会有一个小的方型洞,展示着一些不知道是该类代表作品还是新货的书(小编才疏学浅)。从洞里看到后面更多的书还蛮带感的。

总结,小编去的时候正值寒假,没什么人,空的不得了,逛得太爽了!(哎呀个人情绪太多了啊)

After-words Books位于市中心密西根大道旁边,虽然隔壁就是游客聚集的旺区,书店这边的街道倒是很冷清,没什么人。但毕竟是市中心景点旁边的书店,一进门就是卖给旅客的东西,这让小编感觉他们有点俗气了啊。

刚才SCB那里是满地椅子,这里一进门就放桌子了啊,太过分了啊!小编以后都在书店把书看完做好笔记行了吧?

一楼基本是图画书和青少年书(就是暮光之城,哈利波特这类的)。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场地,小编问了店员才知道这里是办SpecialEvent的场地,估计是给名气比较小的作家做新书发表或读书会之类的?

跟随着标示走下楼梯来到二楼,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了。


地下室的面积颇大,这个氛围有点像记忆中小时候楼下转角的书店。


小编把这家书店放进来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分类很有趣,一点都不严谨,跟SCB完全相反。

总结,After-words不是最多书最有风格最有信仰的书店,一切都中规中矩,所以介绍也非常简短。但它就像很多很多已经结业的角落小书店一样,开着自己的店,朴实地卖着自己的书。实体书店的利润要多薄有多薄,能在寸土尺金的市中心地区开一家面积这么大的书店,老板很值得尊敬。


终于来到了最后的Kibbitznest Books, Brew & Blarney,从店名就可以得知,这家不是单纯的书店啊,是一家披着书皮的酒吧。带着这样的偏见,小编一进门就被打脸。

这个高挂在大门口的牌子,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感谢你的断网”。断网和书和酒吧的关联随便想就可以有一百多个,但妄下定断是不对的,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一进门就是卖东西,卖手工圣诞卡,完全没有了身为书店的矜持,差评!

放了一堆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东西在一个大书架上,浪费了空间,差评!

店内灯光昏暗,就靠几盏小灯撑着,完全不是读书的好环境,差评中的差评!

玩笑就开到这,其实小编对这家店没有差评,虽然里面的确很暗(照片看不出来那是相机的感光好而已)。刚进去的时候的确觉得有点别扭,但在知道了整个店的中心思想之后,小编便再也无法用一般的眼光来看待这家店了。
“感谢你的断网”,顾名思义就是鼓吹顾客们进来之后要与世隔绝,好好珍惜那些你平时无法享受的时刻:自己阅读的时刻,喝着酒听着音乐的时刻,和朋友聚会的时刻。
正对大门的是吧台和点餐区,正中央的主区域放着可以容纳小团体的大长桌,其他还有零散的一些座位和桌子摆放着。




餐酒牌就放在进门右手边的小桌子上,看好就可以自己去吧台点餐。说是有餐,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食物,就是面包,起司,和热狗,其他全部都是酒,酒的种类倒是挺多的。逛到饥肠辘辘的小编点了热狗吃,结果味道还不错。

光是这些其实不足以让Kibbitznest成为一家让人惊艳的店,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走过吧台,就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指路牌:

然后小编便被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Kibbitznest里面还有两个独立且相当大的空间。
第一个空间是门半掩的读书间,里面的摆设和灯光很悠闲,而且那扇门虽然开着但却给人一种“空间里的空间”的错觉和隐私感。尽管这个空间只跟吧台有一墙之隔,但在里面待着仿佛与外面喝酒高声欢谈的人们隔绝,很适合introextrovert。



好玩的是这里还有可以给顾客使用的 打 字 机 !是真的能打的啊还提供了纸。

第二个空间是一个给人聚会的空间。里面摆放着较大的长方形桌,可以容纳好几个小团体。一进去就看到很多组团来的小伙伴在这里聊天玩桌游,很和乐融融啊。


在外面“Strange Things”的房间里放着很多各式各样的桌游,大家都可以拿到这个空间里一起玩。

里面还有一台钢琴,小编试过了音是准的,所以应该就是可以弹的吧?

总结,Kibbitznest是不可多得的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抱歉小编家有Papi脑残粉)。不管是外观和内涵,小编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是晚饭前后消磨时间以及与小伙伴们聚会聊天的好去处。但单从书店的这一层面来说,书不够全面也不够好,断网这个中心思想倒真的很得分。如果你能在那里挑上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点上一杯啤酒,悠哉地享受断网的时刻,好像也是不错的。

它说的断网其实就是不提供wifi而已,不是说你的手机进去就自动没网了。所以断网与否还是全靠自觉,靠自觉啊!
最后来说一下这个很多人都说好的Amazon Books吧。但它并不在本次推荐的名单里,为了跟本文的开头有所呼应,还是选择顺便讲一下。这个危及实体书店存亡的始作俑者在今年的三月登陆开了芝加哥第一家实体的店面。其实Amazon Books早在2015年的时候已经在总部Seattle的附近开了一家。

呃......严格来说,於其称之为书店,不如直接叫“亚马逊产品展示厅”算了。不是说店里没好书,只是半家店都是Amazon自营的电子产品,看了有种很复杂的感觉。店里的书都是网站上好评热卖商品直接搬上来,由此可见都是 非 常 大众的书,每本书的下面都有从网站上筛选出来的好评。这才是什么都卖,什么都不奇怪,B&N学着点吧!

店内有些准备向你介绍产品的员工,旁边还有一家咖啡店,买书可以直接用手机的Amazon App扫描付账带走。跟Kindle一样,跟你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利。其实这样的方式没什么不好,但就是缺少了一种书店该有的灵魂,一整个都非常地商业化。

Amazon让实体书店危在旦夕,现在又想要重新带起一股实体书店的热潮。会不会太讽刺?
结语:
出于对书店的喜爱,篇幅有点太长了。其实还有一些想要加入的内容,但实在是太多了无法全部写上。对小编而言,独立书店都仿佛代表着一种信仰,一套人生哲理,这是连锁大书店所没有的。
小编本人是书本派,尽管理解Kindle的方便和环保等等优点,实体书本带来的感觉依然无法被取代。触感,味道,和看着剩余厚度越来越少最后翻到最后一页的成就感,早已被深刻地记住。总有一天实体书会完全消失,很可能在有生之年。那么就趁着它们还存在的时候,好好地翻阅他们,好好感受指尖与纸张摩擦的触感。
文章首发在本人的微信订阅号《浪榴莲》转载于豆瓣,住在美国的伙伴你们请多多关注。

-
千日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31 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