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自己的命
老虎在坚持100天写作的第十天写道:“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写作,条理、有趣、敏锐、学习、享受,通过一件事能同时获取多样感受的事不多,这也是一种精巧的人生体验。 ”
他是一个牛人(或许他不这么认为)。
从北京回到老家烟台,再从老家烟台举家南迁到深圳。
从朝九晚五到辞职自由职业。
从一个憎恨跑步的人变成了一个跑者。
从一个人跑步到带领一万人跑步。
从坚持十几期百人百天的跑步计划到坚持写作一百天。
我佩服他是牛人的成功之处就是他每次能认真坚持革自己的命,永远让自己远离舒适区,一直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还没做到。我革自己命没有那么坚定。
对,就是坚定一词,而不是坚持。
一个朋友感慨他的母亲从死亡边缘拉回来,重病得救;他在工作同时业余三个月考出了教师资格证,他工作十五年后开始重新学习数学;他研究股票五六年,现在每周自己看一遍股市所有股票,他从不断亏钱到这个月赚了10万。所有的这些他说归根到底不是因为他的坚持,而是他的坚定。
坚定,不仅仅是坚持,其中更包含了对自我的认定和自信,不断努力,不怕失败。
那我呢?又有多少次革自己的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跟随老虎一直的跑步或许算是,那也是在不断的督促和提醒以及每周奖金的诱惑下完成。
断断续续的读书算不得,太零散,太无序,无读书笔记,无自我总结,没有成为自己的主见。
我又想变成怎样的我呢?
每次喝酒抽烟后的早上都后悔昨晚喝多了、抽多了,每次电视看的眼睛疼而无所获的时候就痛恨自己太过安逸,每次给自己找借口不想出去跑步的时候就鄙视自己没有坚持,每次读书一会就分心的时候就反思自己没有专注。
我永远停留在我想成为的路上。
听罗胖在讲起王阳明的时候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知行合一。
先生在《传习录》中有阐释: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引用Nicole的回答: 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我亦属于那范畴,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听到、看到这些,我都想拍大腿叫绝,这不就是说我吗?
JUST DO IT!
想到就去做,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看看窗外,阳光明媚。
